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30篇
  免费   274篇
  国内免费   150篇
医药卫生   5254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116篇
  2022年   126篇
  2021年   107篇
  2020年   88篇
  2019年   91篇
  2018年   110篇
  2017年   69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104篇
  2014年   213篇
  2013年   176篇
  2012年   180篇
  2011年   229篇
  2010年   244篇
  2009年   249篇
  2008年   264篇
  2007年   294篇
  2006年   258篇
  2005年   253篇
  2004年   289篇
  2003年   209篇
  2002年   173篇
  2001年   166篇
  2000年   149篇
  1999年   107篇
  1998年   105篇
  1997年   107篇
  1996年   85篇
  1995年   81篇
  1994年   72篇
  1993年   58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46篇
  1989年   42篇
  1988年   33篇
  1987年   34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27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15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3篇
  1965年   2篇
  196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探讨宽叶缬草提取物(VOL)对戊四氮(PTZ)致癫大鼠模型的脑电和行为变化的影响.方法:用PTZ 37.5mg/kg腹腔注射Wistar大鼠28天建立慢性癫癎模型,同时胃管分组给予VOL 500 mg/kg、1 000 mg/kg、1 500 mg/kg,每天三次,观察大鼠行为及脑电变化.结果:PTZ致癫癎大鼠在28天时87%为重度发作,脑电发作潜伏期及癎波密度分别为4.01±1.70 min,145.75±19.84个/min ,应用三种不同剂量的VOL治疗三周后大鼠癫癎发作程度明显减轻,脑电发作潜伏期延长,分别为7.36±2.18 min、9.42±2.05 min、11.19±1.95 min,癎波密度减少与PTZ模型对照组比较,P<0.05;且高剂量组更明显.结论:VOL能有效对抗PTZ的点燃作用,且有剂量依赖性,在第3周时才开始显效.  相似文献   
72.
目的 探究4种临床CT扫描方式对受检者常见组织吸收剂量的影响及胸部扫描的辐射场空间分布,以期为受检者与机房内空间辐射防护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热释光探测器(TLD)测量仿真体模的眼晶体、甲状腺、性腺、胸部和腹部皮肤在4种CT扫描方式下的吸收剂量。利用TLD监测胸部螺旋扫描时距离CT诊断床不同位置处的空气比释动能。结果 仿真体模的眼晶体、甲状腺、性腺、胸部和腹部皮肤在4种CT扫描方式下的吸收剂量分别为0.040~64.818 mGy、0.154~10.155 mGy、0.028~0.154 mGy、0.443~17.141 mGy和0.093~14.346 mGy。胸部扫描时空间辐射场的空气比释动能最大值为0.049 mGy,且与CT球管距离越大数值越小。结论 4种CT扫描方式对受检者常见组织的吸收剂量一般不会超过阈剂量。单次CT胸部扫描时陪检者所受剂量较小。为减少辐射危害,在CT扫描中可采取屏蔽措施来减少受检者组织吸收剂量,同时陪检者应适当增加与球管和诊断床的距离。  相似文献   
73.
目的 分析风湿痹痛膏联合西药治疗肝肾亏虚型膝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患者7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治疗组37例。2组均应用硫酸氨基葡萄糖泡腾片、双醋瑞因胶囊治疗。治疗组加用风湿痹痛膏治疗。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WOMAC评分、SF-36评分、HSS评分情况均较对照组改善(P<0.05);治疗组的膝关节疼痛、腰膝沉重、下肢酸楚、行走痛或不适等中医证候积分均较对照组明显好转(P<0.05)。结论 风湿痹痛膏联合硫酸氨基葡萄糖泡腾片、双醋瑞因胶囊治疗肝肾亏虚型膝骨关节炎疗效安全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4.
目的 分析输卵管性不孕患者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及药敏试验情况,找出指导临床合理治疗的方法。 方法 收集2018年1月—2019年12月间诸暨市第四人民医院以及诸暨市人民医院妇产科门诊、不孕不育科收治的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380例为研究对象(研究组),另收集健康育龄女性体检者38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液体培养法检测解脲支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和人型支原体(Mycoplasma hominis,Mh),分析两组支原体检出情况以及输卵管性不孕患者支原体药敏试验结果。 结果 两组共检测出支原体感染332例(43.68%),研究组249例(65.53%),对照组83例(21.84%),其中以Uu为主(36.84%),Mh和Uu+Mh检出率分别为5.00%、1.84%。研究组Uu、Mh、Uu+Mh及支原体总感染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80例输卵管性不孕患者中,不同年龄阶段支原体感染率比较,20~30岁组Uu及支原体总感染率均高于31~40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u、Mh和Uu+Mh对四环素、强力霉素、交沙霉素均有敏感性,对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司帕沙星有耐药性。2019年输卵管性不孕妇女支原体阳性标本耐药率与2018年大致相似,仅Uu 对阿奇霉素、罗红霉素及左氧氟沙星耐药性出现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82、5.490、5.131,均P<0.05)。结论 输卵管性不孕的发生可能与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存在一定联系,应对患者进行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常规检测及药敏试验,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治疗。若无条件进行药敏试验时,可优先选择四环素、强力霉素、交沙霉素治疗。  相似文献   
75.
背景:既往利用活性屏等离子技术制备的银涂层大都不涉及纳米领域,形成的银涂层为“薄膜样”,被覆基质表层且表面银颗粒分布不均,其长效抗菌能力受到挑战。目的:采用活性屏等离子体表面改性(ASPSM)技术制备可“埋入”不锈钢(SS)基质内部的纳米银涂层,观察其抗菌能力。方法:以不锈钢为基体,采用ASPSM技术制备纳米银涂层,其中通过调整轰击时间(1,2,4 h)制备3组涂层样品,分别记为1 h-Ag-ASPSM@SS、2 h-Ag-ASPSM@SS和4 h-Ag-ASPSM@SS,通过抑菌环实验、革兰染色分析3组涂层的抗菌能力。以不锈钢为基体,制备庆大霉素联合万古霉素抗生素涂层样品,记为ACNs。将不锈钢、2 h-Ag-ASPSM@SS、ACNs分别插入金黄色葡萄球菌或铜绿假单胞菌悬液中,采用涂布平板法分析样品长效(84 d)抗菌能力。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别与不锈钢、2 h-Ag-ASPSM@SS、ACNs共培养,进行CCK-8、活死染色与细胞上清乳酸脱氢酶活性检测。取连续暴露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悬液12周后的不锈钢、2 h-Ag-ASPSM@SS、ACNs,采用滚平板法评估材料表面残留活菌量,采用万古霉素药敏纸片法评估材料表面残留活菌耐药性。结果与结论:①随着轰击时间的延长,样品表面纳米银的直径与含量逐渐增加,其中2 h-Ag-ASPSM@SS在形成了均匀球形纳米颗粒的情况下表面银含量较高。②抑菌环实验、革兰染色显示,相较于1 h-Ag-ASPSM@SS、4 h-Ag-ASPSM@SS,2 h-Ag-ASPSM@SS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与铜绿假单胞菌有更好的抑制效果。与两种细菌共培养42,84 d后,2 h-Ag-ASPSM@SS组洗脱液涂布平板上的活菌数量显著少于不锈钢组、ACNs组;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共培养84 d后、与铜绿假单胞菌共培养42 d后,ACNs组洗脱液涂布平板上的活菌数量多于不锈钢组。③CCK-8、活死染色与细胞上清乳酸脱氢酶活性检测显示,2 h-Ag-ASPSM@SS无明显的细胞毒性,ACNs具有明显的细胞毒性。④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共培养12周后,2 h-Ag-ASPSM@SS组表面残留活菌量少于不锈钢组,ACNs组表面残留活菌量多于不锈钢组;与不锈钢组比较,ACNs组表面残留活菌株对万古霉素的敏感性显著下降(P<0.001),2 h-Ag-ASPSM@SS组表面残留活菌株对万古霉素的敏感性无明显变化(P>0.05)。⑤结果表明,ASPSM技术制备的纳米银涂层提高了不锈钢表面纳米银含量的沉积效率,并且具有持久的抗菌特性、良好的细胞相容性。  相似文献   
76.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45岁,右中上腹疼痛18 d、加重1 d入院。腹痛无明显诱因,开始程度较轻,发作性隐痛,每次持续数分钟,可自行缓解。入院前1 d凌晨右上腹疼痛突然加剧,呈持续性阵发性加重,向右肩、背部放射,伴有大汗、畏寒、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与胆汁混合物,约250ml。既往无其他病史。入院时查体:体温36.4 ℃,脉搏86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21/13 kPa。  相似文献   
77.
夏玲  时强  李萍  何国英  刘洪珍 《新中医》2023,55(9):139-143
目的:观察补气调气散联合盆底康复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盆腔器官脱垂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盆底康复治疗仪进行常规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气调气散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气虚症状评分、盆底表面肌电值、尿失禁严重程度和性功能及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度(POP-Q分度)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气虚症状评分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观察组气虚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快速收缩阶段、紧张收缩阶段、耐力收缩阶段的盆底表面肌电值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快速收缩阶段、紧张收缩阶段、耐力收缩阶段的盆底表面肌电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简表(ICIQ-SF)评分较治疗前降低,女性性功能指数调查量表(FSFI)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ICIQ-SF评分低于对照组,FSF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POP-Q分度情况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POP-Q分度情况...  相似文献   
78.
目的 了解杭州市部分非医疗机构辐射防护现状,为相关主管部门制定非医疗机构放射性危害因素监测规划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和现场检测相结合的方式对杭州市5家非医疗监测机构的人员防护用品配置及放射源和射线装置的辐射水平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 5家监测机构均已开展个人剂量监测,且个人年剂量当量满足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放射源和射线装置机房周围剂量当量率检测结果均低于检测仪器的最低探测下限;储源状态时,距源容器外表面5 cm 和100 cm处的最大周围剂量当量率值分别为22.2 μSv/h和2.0 μSv/h;源使用状态时,距源容器外表面5 cm 和100 cm处的最大周围剂量当量率值分别为44.3 μSv/h和5.0 μSv/h。结论 正常运行状态下,杭州市部分非医疗监测机构的放射源和射线装置所产生的辐射剂量水平处于低水平状态,但部分距源容器外表面周围剂量当量率值处于较高水平,非医疗机构需提高辐射防护意识,加强辐射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79.
我科在不同时期采用了甲氨蝶呤 (MTX)肌内注射及选择性输卵管造影 (SSG)下妊娠部位注射MTX2种方法治疗输卵管妊娠 ,现将临床效果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1995年 1月至 1999年 12月 ,早期输卵管妊娠患者 12 0例 ;年龄 2 0~ 4 0岁 ,平均 2 7.2岁 ;停经时间 35~ 5 5d ,无或有轻度腹痛 ,尿hCG试验均阳性。所有病例符合下列条件 :①生命体征平稳 ;②B超示 :输卵管妊娠包块最大直径 <5 .0cm ,直肠窝无积液或积液≤ 2cm ;③血 β -hCG <4 0 0 0U L ,连续 2次血 β -hCG测定值上升 ;④WBC>4 .9× 10…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