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30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HLC—I型生物活组织力学试验机的研制及其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生物软组织的特点,遵循力学的基本原理,设计的HLC-I型生物活组织力学试验机,通过设计的弦式加载定向器,轴向拉伸定向器和管道器官定位器,实现了活体、半活体生物软组织的拉伸和充压试验。并以大白鼠坐骨神经和兔肠系膜上静脉为实验对象,分别进行活体,半活体和离体SCN的拉伸试验和有神经支配及无神经支配的SMV的充压试验。  相似文献   
12.
胸肩前区的血供主要来自胸肩峰动脉,该动脉发出三角肌支、胸肌支和锁骨支,均有分支至胸大肌。其中94%的三角肌支发出一个外径平均1.22mm的皮支—胸肩峰皮支,分布于三角肌前部、锁骨下窝和胸大肌上部的皮区,面积平均80.63cm~2,以胸肩峰动脉或其三角肌支为蒂,可设计一个含胸肩峰皮支轴型皮瓣的扩展型胸大肌肌皮瓣。  相似文献   
13.
14.
解剖学技术     
全书共五章,约12万字,插图36幅,由重庆新华印刷厂印刷,重庆第三军医大学科研处发行,预期1979年8月出版,每册约1元,欢迎预约。现选登部分于下。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成人及成年狗的冠状动脉,从几何形态、最优化问题、显微结构成份含量和生物力学特性等几方面进行研究。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最常选用的人及狗的胸廓内动脉、大隐静脉和狗股静脉的显微结构成份含量及生物力学特性与冠状动脉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生物软组织试验台上,对7例成人的左冠状动脉前室间支、旋支、右冠状动脉、胸廓内动脉以及大隐静脉进行二维载荷的力学试验,得到上述血管的增量弹性模量、容积弹性模量和压力-应变模量。血管的弹性模量随血压的增长而变大,胸廓内动脉的力学性质比大隐静脉更接近于冠状动脉,且有利于它在移植后保持较长期的畅通。动脉的C/E值大小能够反映动脉弹性的大小。本文还讨论了冠状动脉壁力学性质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理中的可能作用。  相似文献   
17.
膝关节半月板动脉的巨微解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18.
19.
要利用30侧成年尸体,自局部动脉注射10%醋酸乙酯油画红显示肩胛下动脉各分支,在手术显微镜下,解剖观察旋肩胛皮血管。旋肩胛皮动脉干分为单干型(63.33%)和分叉型(36.67%),多数呈弓型向下,分布于岗下窝和邻近的皮肤,与胸背血管的肌皮支、肋间血管的皮支和侧胸区的血管形成丰富的吻合。旋肩胛动脉及其皮血管的管径分别平均在2.5mm和1mm以上,可以满足显微外科血管吻合的要求。从解剖学的角度看,肩胛背区是一处较好的带蒂游离皮瓣供区。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生物软组织试验台上,对7例成人的左冠状动脉前室间支、旋支、右冠状动脉、胸廓内动脉以及大隐静脉进行了一维载荷的力学试验。上述血管Young's模量(dT/dλ)随张应力(T)的增长而变大,其一维本构方程为指数函数关系。人胸廓内动脉的力学特性,比大隐静脉更接近于冠状动脉。讨论了血管显微结构成份含量与力学特性的关系,认为动脉的C/E值可以作为动脉弹性的经验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