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69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我国医疗服务行业发展态势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医疗服务行业的发展既面临挑战,也充满机遇。文章分析了行业及发展环境的现状,阐述了转变思想观念的内涵及其必要性,探讨了医疗服务行业发展的机制及趋势问题。  相似文献   
62.
四川省甘孜州历史上尚未证实有鼠疫自然疫源地存在.通过近10年的鼠疫监测工作,1997年首次从该省的甘孜州石渠县青海田鼠体内分离到鼠疫菌,证实了该地区存在鼠疫自然疫源地.2007年9月德格县首次从旱獭体内分离到疑似鼠疫菌2株,按照卫生部菌种管理规定对2株疑似鼠疫菌株做了毒力试验.  相似文献   
63.
目的比较胃苏颗粒联用奥美拉唑治疗成人活动期胃溃疡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内镜下溃疡愈合率以及组织学溃疡愈合质量、生命质量改善程度。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将92例经胃镜证实伴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成人活动期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47例)和对照组(45例)。治疗第1~2周,2组均予幽门螺杆菌根除四联疗法,试验组同时给予胃苏颗粒5 g·次?1,3次·d?1,泡服。第3~8周,试验组给予胃苏颗粒(剂量服法同前)联合奥美拉唑胶囊,每次20 mg,1次·d?1,口服。对照组仅给予奥美拉唑胶囊20 mg·次?1,1次·d?1,口服。结果治疗第2周末,试验组改善腹痛、腹胀、反酸、嗳气、烧心的发生频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改善腹痛程度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8周后,2组内镜下溃疡愈合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理组织学检查显示试验组腺体密度和腺管形态恢复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的生命质量改善程度比较,在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的变化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生理功能变化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治疗活动期胃溃疡,在质子泵抑制剂有效抑酸基础上,联合应用中成药胃苏颗粒,能更快缓解多种临床症状,能显著促进胃黏膜组织形态结构的恢复,提高溃疡愈合质量,同时改善心理功能、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64.
目的了解青海省三江源地区牧区群众的高危行为习惯与布鲁杆菌病的关系,为进一步制定预防和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三江源地区的9县1镇141例布鲁杆菌病患者开展1∶4配对病例对照研究,通过调查问卷收集布鲁杆菌病发病危险因素,采用1∶4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布鲁杆菌病发病的危险因素,使用SPSS 17.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141例布鲁杆菌病患者及564例健康对照者,三江源地区与布鲁杆菌病有关高危行为习惯有食用半熟肉、人畜共用生活用品、饮用生奶、不定期清理生活环境、手部有创伤、人畜混居、个人防护、个人消毒、布病防护知识。对于流产物和死畜的处理多数人选择丢掉和卖掉,而病畜是以卖掉的方式处理居多。单因素Logistic分析得出3个可疑危险因素:人畜混居、个人防护、食用半熟肉,χ2分析后发现只有人畜混居因素不同性别组的构成无统计学意义;其他因素在不同性别组、不同年龄组、不同民族组、不同职业组的构成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出3个可疑因素与人患布鲁杆菌病有直接的关系。结论三江源地区布鲁杆菌病防治知识的了解率较低,有待提高,牧区群众从事高危行为时较少采取防护措施;生活中仍存在着较高比例的高危行为,需要加强布鲁杆菌病健康知识宣传及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65.
2004年青海省人间鼠疫菌生物学特性及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2004年7月青海省祁连县发生第一起人间鼠疫,10月份在乌兰县、称多县、囊谦县、曲麻莱县又相继发生了6 起,共发病20人,死亡9人,这是继 1983年以来青海省鼠疫发病人数和疫情数最多的1年。为了深入了解疫源地结构性质、菌株遗传变异的规律性及其流行病学意义,作者对2004年发生在青海省7起人间鼠疫菌株的生物学特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6.
目的观察并探讨鼠疫菌对不同剂量和pH值的糖(醇)培养基发酵结果,以便在工作中找出鼠疫菌对糖(醇)类发酵的理想选择值。方法选取对鼠疫菌有典型鉴定特征的5种糖(醇)类:阿胶糖、鼠李糖、麦芽糖、蜜二糖、甘油,用鼠疫菌生化实验常规制备方法配制糖(醇)基础培养液,按不同剂量(0.5~1.0 g)、不同pH(7.2、7.4、7.6)制成的糖(醇)培养基,接种鼠疫菌,观察其对鼠疫菌发酵影响。结果 1%和pH7.6糖(醇)培养基对鼠疫菌正常发酵结果优于0.5%和pH7.2~7.4的糖(醇)培养基,特别是对阿胶糖和甘油。结论制备糖(醇)培养基时选取剂量1%和pH7.6为鼠疫菌发酵的理想选择值。  相似文献   
67.
探讨儿童青少年的体脂含量及其分布与青春发动时相提前的相关性,为研究青春发动时相提前的机制提供依据.方法 2016年1月上旬采用立意抽样的方法,选取北京某地区2所小学三四年级女生和四五年级男生及2所中学八九年级男女生共1 527名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对参与者的一般情况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运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体成分对青春发动时相提前的影响.结果 在1 527名受试者中177名青春发动时相提前,检出率为1 1.6%,女生为12.2%,男生为11.0%.参与者的上臂、肩胛及腹部皮褶厚度的平均值分别为(15.2±4.8,13.4±:6.3,14.6±6.6) mm,体脂及总脂肪含量平均值为(22.2±6.2,11.2±6.2) kg.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控制年龄、是否独生子女、家庭经济状况、父母亲文化程度等混杂因素之后,上臂部皮褶厚度(OR=2.03,95%CI=1.26~3.27)、肩胛部皮褶厚度(OR=2.14,95%CI=1.32~ 3.46)、腹部皮褶厚度(OR=2.05,95%CI=1.26~3.31)、体脂含量(OR=1.88,95%CI=1.17~3.02)和总脂肪重(OR=2.08,95%CI=1.31~3.32)与女生青春发动时相提前呈正相关;而男生肩胛部皮褶厚度(OR=1.90,95%CI=1.16~3.10)与其青春发动时相提前呈正相关.结论 体脂含量过高及体脂分布与儿童青少年青春发动时相提前具有相关性,并且有明显的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68.
目的 对2009—2021年河南县布鲁菌病(简称“布病”)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为制定有效防控措施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ose-bengal plate agglutination test, RBT)和试管凝集试验(standard tube agglutination test, SAT)方法,实验结果结合流行病学个案调查确定患病病例,数据使用Excel 2007软件录入,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流行特征。结果 确诊布病病例71例,患病率为1.41%,男性31例,女性40例,男女比例为0.78∶1。年龄最小为15岁,最大为77岁,>15~55岁年龄组病例数最多为69例;民族为藏族;职业为牧民。结论 青海省布病流行仍是小范围、点状、分散发生,相关部门需建立“群防、群治”机制,才能遏制布病疫情的回升趋势。  相似文献   
69.
目的 了解喜马拉雅旱獭组织分离的1株羊种布鲁菌的基因组生物学信息。方法 应用新一代基因测序分析技术,对喜马拉雅旱獭组织分离出的菌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组装和功能注释。结果 对获得分离菌株的全基因组概况和功能基因分析,从生物学信息角度挖掘喜马拉雅旱獭分离的布鲁菌关键生物学信息。此株羊种布鲁菌的基因组含3 301个基因,总长度为2 856 832bp,平均长度为847bp; GC含量约57.30%,占基因组全长的86.65%;主要内部基因1 021个,占全基因组的17.03%;插入序列350bp。结论 从全基因组水平分析喜马拉雅旱獭源性布鲁菌的基因组序列、编码基因和功能等,为了解该布鲁菌菌株的后续有关研究提供充足的数据支持,为喜马拉雅旱獭源性布鲁菌病感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