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8篇
医药卫生   15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目的研究外源性干扰素—β(IFN-β)基因对胶质瘤细胞系SHG-44的诱导凋亡作用,探索胶质瘤基因治疗的新途径。方法利用脂质体转染方法将IFN-β真核表达载体pSV2IFNβ导入人SHG44胶质瘤细胞。应用流式细胞仪和免疫荧光法检测IFN-β基因的稳定转染及表达,利用Hoechst染色、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凋亡情况。结果IFN-β基因成功转染SHG44胶质瘤细胞并得以表达,并诱导SHG44胶质瘤细胞凋亡。结论IFN-β能够诱导入SHG44胶质瘤细胞凋亡,本实验为IFN-β基因治疗人脑胶质瘤的应用奠定了初步基础。  相似文献   
92.
目的:本文分析并探讨了64例小脑幕脑膜瘤的分型、手术入路和方法。方法:本文总结了1990年至2006年期间,64例小脑幕脑膜瘤(女39,男25)行手术治疗。患者年龄19~73岁(平均43岁)。临床表现为头痛(38例)、共济失调(33例)、头昏(28例)、听力下降/耳鸣(15例)、癫痫(8例)、颅神经损害(29例)。脑膜瘤分为三型:Ⅰ型(幕上型):肿瘤主体位于幕上17例;Ⅱ型(幕下型):肿瘤主体位于幕下32例;Ⅲ型哑铃型(幕上下型)15例:肿瘤向幕上下发展。其中,又根据肿瘤主体发展方向分为两个亚型:Ⅲa型4例:肿瘤主体位于幕上,向幕上发展;Ⅲb11例:肿瘤主体位于幕上,向幕下发展。结果: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单纯幕下入路38例,单纯幕上入路19例,幕上幕下联合手术7例。手术切除的64例患者中,SimpsonⅠ级和Ⅱ级56例,Ⅳ级8例。无手术死亡的病例。结论:根据肿瘤的位置、大小及生长方向选择手术入路。术中尽量避免过度牵拉造成肿瘤周围组织及血管的损伤。此外,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可作为小脑幕脑膜瘤的补充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93.
0 引言 颅内脑膜黑色素细胞瘤很少见 ,国外也多为个案报道[1,2 ] .因此对其临床病理表现及生物学行为缺乏系统的观察 ,往往将此瘤与恶性黑色素瘤相混同 .我们共遇到资料完整的颅内脑膜黑色素细胞瘤 4例 ,结合文献对其临床、病理、预后等进行讨论 ,供同道参考 .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例 1,男 ,4 3岁 ,因头痛、左面部麻木 2a入院 .神经系统检查 :左侧三叉神经 2 ,3支支配区面部浅感觉减退 ,余无异常 .头颅CT示左额颞近蝶骨大翼部类圆形均匀高密度占位病变 ,边缘清楚 ,周围轻度脑水肿 ,肿瘤有均匀一致强化效应 .左翼点入路开颅手术 ,肿…  相似文献   
94.
功能性脊神经后根手术治疗脑性瘫痪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研究功能性脊神经后根手术治疗脑性瘫痪的一些改进方法。方法 对16例主要表现为双下肢运动障碍的脑瘫患者进行手术。通过对腰3和腰5做跳跃式椎板切除,显露腰2、3和腰5、骶1脊神经。对后根纤维进行电刺激,选择刺激阈值小者予以切断。根据患者症状和年龄特点对每个后根的切断比例进行调整。手术后按照统一的方案进行功能康复训练。结果 术后随访3~6个月,16例患者肌张力增高均得到缓解,踝阵挛和病理反射消失或减轻。13例行走功能明显改善,其中4例步态已基本正常。3例行走功能改善不明显但关节活动范围明显增大。结论 跳跃式椎板切除可能是一种理想的手术显露方法;后根纤维的切断比例应遵循个体化原则;术后强化康复训练对改善肢体功能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5.
Analysisof164patientswithnon-space-occupyingintracranialhypertension¥(章翔)(费舟)(张志文)(张剑宁)(刘卫平)(付洛安)(李安民)(易声禹)(付相平)ZhangXiang,Fe...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脑胶质瘤细胞增殖和凋亡的水平以及与脑胶质瘤病理级别的关系. 方法:选择83例脑胶质瘤标本,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和TUNEL法分别检测PCNA蛋白的表达和凋亡细胞,计算脑胶质瘤增殖指数(PI)和凋亡指数(AI),评定脑胶质瘤日常生长水平(ODG). 结果:脑胶质瘤PI,AI及ODG分别为(28±19)%,(1.0±0.8)%和(12±10)%,三者均随脑胶质瘤病理级别的增高而升高(P<0.01),三者在恶性胶质瘤均显著高于良性胶质瘤(P<0.01). 结论:PI,ODG及AI能较为客观地反映脑胶质瘤细胞恶性增殖和凋亡的水平,可作为判定脑胶质瘤病理级别有价值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7.
本文分析了1964~1994年在我科治疗的47例脑干胶质瘤,结合文献复习,对脑干肿瘤的诊断和治疗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98.
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是指由于原发性高血压病引起的脑实质内出血。虽然HICH的治疗方式日益增多,但目前其病死率仍在40%左右,且约有3/4的存活患者遗有不同程度的残疾[1]。我院自1996年至2005年采用手术方法治疗HICH256例,现报告如下。一、  相似文献   
99.
脊髓空洞症的手术治疗与临床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对脊髓空洞症应用外科手术治疗进行探讨,以提高该种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129例脊髓空洞症经CT或MRI扫描检查确诊,应用外科手术治疗,并进行平均1.5年以上的随访及评判治疗效果。结果:86例经受空洞-蛛网膜下腔分流术或空洞切开术的病人,空洞腔均显闭合,43例单纯行枕-颈减压的Amold-Chiari畸形或脊髓闭合不全的病人,其空洞腔亦见明显缩小。结论:在脊髓空洞症病人宜采取外科手术治疗,而枕-颈减压,空洞切开术或空洞-蛛网膜下腔分流术是可供选择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提高儿童期颅咽管瘤的诊断水平与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总结 2 5例颅咽管瘤的诊断措施 ,手术技巧和治疗结果。本组均经 CT或 MRI扫描确诊。手术采取经蝶入路行肿瘤切除术。结果  1 3例肿瘤获全切除 ;8例次全切除 ;余 4例为部分切除 ,术后无死亡。2 0例获长期随访 (平均 3.6年 ) ,其中 1 7例 (85.0 % )恢复良好 ,3例 (1 5.0 % )肿瘤复发 ,需行再次手术治疗。结论 对儿童期颅咽管瘤采用 CT或 MRI进行诊断并选择合适病例经蝶入路显微手术切除 ,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