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8篇
医药卫生   15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90 毫秒
71.
本文分析了1964~1994年在我科治疗的47例脑干胶质瘤,结合文献复习,对脑干肿瘤的诊断和治疗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72.
脊髓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与显微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脊髓海绵状血管瘤显微外科治疗的经验。方法 对 1992年 3月~ 2 0 0 2年 12月收治的 17例脊髓海绵状血管瘤病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手术均采用后正中入路 ,显微直视下切除病变。结果  17例脊髓海绵状血管瘤病例中 ,全切 13例 ,部分切除4例。术后 11例脊髓功能改善 ,4例无变化 ,2例加重 ,无死亡。结论 脊髓MRI检查是确诊本病的惟一可靠手段 ,娴熟的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可使该类手术治疗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73.
功能性脊神经后根手术治疗脑瘫患者下肢痉挛性瘫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利孙  章翔  付洛安  费舟  梁景文  高大宽 《医学争鸣》2001,22(23):2195-2197
目的:研究功能性脊神经后根手术治疗下肢痉挛性瘫痪的改进方法。方法::对19例脑瘫患进行手术,其主要症状为下肢关节僵硬和行走困难。通过对腰3和腰5做跳跃式椎板切除,显露腰2,3和腰5,骶1脊神经。对后根纤维进行电刺激,选择刺激阈值小予以切断。每个后根的切断比例根据患症状和年龄特点进行调整,手术后按照统一的方案进行功能康复训练。结果;19例患术后肢体痉挛都得到缓解(100%),表现在肌张力下降,踝阵挛和病理反消失或减轻。随访3-12mo,16例行走功能显改善(84.2%),其中8例步态基本正常。3例行走功能不明显,但关节活动范围增大。结论:功能性脊神经后根手术是治疗下肢痉挛性瘫痪的有效方法;采用跳跃式椎板切除和个体化的后根纤维切断比例有助于减少并发症;术后强化康复训练对改善肢体功能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4.
神经导航在脑肿瘤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章翔  张剑宁  费舟  付洛安  刘卫平  吴景文 《医学争鸣》2001,22(23):2179-2182
目的 探讨在神经导航指导下 ,脑肿瘤及周围结构的定位和外科手术治疗效果 .方法 应用 Stealth Station和Vector Vision神经导航系统 ,手术切除 36例脑肿瘤 ,总结治疗效果 ,分析定位准确性与疗效的关系 .结果  36例脑肿瘤共 36个 ,全切除 35个 (97% )、次全切除 1个 (3% ) .出院时患者症状明显改善 2 9例 (81% )、无明显变化 7例 (19% )、本组无症状恶化及死亡 .平均注册误差和 10 cm预期准确性分别为 (2 .0 9± 0 .6 7) mm和 (1.95± 0 .37) mm.术中持续准确性SA1,SA2和 SA3分别为 (2 .0 2± 0 .95 ) ,(1.0 3± 0 .48)和 (1.15± 0 .98) mm.结论 使用 Stealth Station和 Vector Vision神经导航系统 ,在术前可制定脑肿瘤手术计划 ,术中提供瘤体的动态跟踪和实时导航 ,手术定位准确、可靠 ,有助于肿瘤全切除及降低手术并发症 ,疗效好  相似文献   
75.
NIDRAN诱导脑胶质瘤细胞凋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宁得朗 (NIDRAN)对人脑胶质瘤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 .方法 用含 10 μmol· L- 1 NIDRAN的 RPMI16 40培养液 ,作用于 SHG44细胞 3h,收集细胞用于形态学检测 ,DNA电泳及流式细胞分析 .结果  1形态学观察 :大部分瘤细胞体积缩小 ,核固缩 ,染色质浓缩在核模边缘呈月牙状聚集 ,有凋亡小体形成 . 2 DNA电泳 :在 80 0 bp以下可见明显的 DNA梯状带 . 3流式细胞分析 :出现典型的细胞凋亡峰 ,凋亡细胞占细胞总数的 32 .1% .结论  NIDRAN可诱导人胶质瘤细胞发生凋亡 .  相似文献   
76.
目的 研究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因子 (u PA)与人脑胶质瘤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方法 采用 Northern印迹分子杂交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43例人脑胶质瘤和 5例正常脑组织 u PA m RNA及蛋白的表达 ,并与临床生物学参数进行综合分析 .结果 上述组织或细胞均表达 2 .5 kb的 u PA m R-NA转录物 ,高级别胶质瘤较低级别和正常脑组织 u PA m R-NA表达水平明显增高 (P<0 .0 1 ) ,但低级别胶质瘤和正常脑组织 u PA m RNA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 (P>0 .0 5 ) .术后 1 8mo内复发和生存期小于 3a者 u PA m RNA表达显著高于术后 1 8mo无复发及生存期大于 3a者 (P<0 .0 1 ) ;靠近坏死区域的瘤细胞亦有 u PA m RNA表达 ,u PA m RNA表达水平与胶质瘤微血管数量呈正相关 (r=0 .5 6 ,P<0 .0 1 ) ,而与患者性别、年龄及肿瘤大小则无显著相关 .u PA蛋白主要分布在胶质母细胞瘤、间变性星形细胞瘤组织的瘤细胞及内皮细胞 ,低级别胶质瘤较少 .结论  u PA基因表达可能与胶质瘤的恶性发展有关 ,对预测高级别胶质瘤的侵袭性及术后复发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7.
小鼠endostatin基因的克隆与C6鼠脑胶质瘤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克隆小鼠endostatin基因,检测其表达蛋白的生物学活性,应用该蛋白治疗大鼠C6脑胶质瘤。方法 从小鼠胶原XⅧcDNA用PCR法克 endostatin基因,重组入PUC19,测序后构建非融合表达载体pDH-endostatin,使其在DH5α内经温度诱导表达,纯化该表达蛋白并用鸡胚绒 囊膜 内皮细胞抑制实验检测其活性,经荷瘤大鼠皮下注射该蛋白治疗其脑胶质瘤,结果 成功获得551bp的e  相似文献   
78.
目的 探讨颅内压(ICP)和脑灌注压(CPP)监护在急性颅内血肿救治中价值。方法 选择两组病人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监护组:对65例急性颅内血肿患者进行了持续ICP监测和CPP监测根据监测结果进行治疗;非监护组:65例病情相似的患者按常规治疗,不做ICP监测和CPP监测。结果 监护组65例在治疗前ICP均增高。56例CPP降低;ICP和CPP数值高低与治疗效果有比较密切的关系。两组病人治疗效果有明显差别,监护组死亡率12.3%,非监护组20%,监护组人均甘露醇用量、电解质紊乱及少尿型肾衰发生率均低于非监护组。结论 ICP和CPP监护在颅内血肿救治中具有积极意义。可以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减少脱水剂用量及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79.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强烈地震.地震所致的伤员有181人转运我院,其中入住我院神经外科的伤员20例,占11.6%,经治疗全部康复出院.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脑损伤后应激状态下室旁核(paraventricular nucleus,PVN)神经元中c-fos基因的表达机制及其意义。方法:成年雄性昆明小白鼠28只,随机分为7组,1组为正常对照组,其余6组为致伤组,以小鼠局灶性脑损伤模型为研究对象,采用原位杂交法对脑损伤后不同时间PVN神经元中c-fos基因表达状况进行检测。结果:脑损伤后5min,小鼠双侧PVN中有散在分布的c-fos阳性细胞,损伤后15min,c-fos阳性细胞呈低密度,较同期皮层神经元中密度要高,30min时达到最高密度,而后回到基线水平;损伤后24h仍有低密度表达,结论:脑损伤后机体处于应激状态,可以通过不同于皮层神经元的其他途径诱发PVN中c-fos基因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