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23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研究培元解郁方的抗抑郁作用及其对色氨酸(Tryptophan,TRP)-犬尿氨酸(Kynurenine,KYN)途径的调节。方法:急性应激造成小鼠抑郁模型,采用Noldus Etho Vision XT9系统采集分析小鼠强迫游泳不动时间,采用HPLC-MS/MS技术检测脑组织色氨酸、犬尿氨酸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肝组织中色氨酸2,3-双加氧酶(Tryptophan 2,3-dioxygenaes,TDO)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急性应激可以引起小鼠不动时间延长,肝组织TDO活性增高,TDO mRNA表达增多。天丝饮、培元解郁方能缩短小鼠不动时间(P0.05),降低TDOmRNA表达数量,天丝饮尚有明显的抑制喹啉酸(Quinolinic acid,Q)作用。结论:天丝饮、培元解郁方具有抗抑郁药物样作用,这一作用可能与减少急性应激后血清皮质酮(Corticosterone,C)的含量,降低TDOmRNA的表达有关;天丝饮表现出明显的抑制神经毒性的作用可能与调节KYN代谢产物有关。  相似文献   
82.
目的: 分析V因子Leiden突变及蛋白S、蛋白C低下与脑静脉窦血栓行抗凝治疗有效性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7年5月至2022年2月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脑静脉窦血栓的10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DNA检测及酶联免疫吸附沉淀检测判定患者是否存在V因子Leiden突变及蛋白S、蛋白C水平,分别以单纯V因子突变为观察A组33例,单纯蛋白S、蛋白C低下为观察B组34例,无V因子Leiden突变及蛋白S、蛋白C低下为对照组36例,记录三组在给予抗凝治疗的第3、7、15 d的血栓弹力图参数及INR、APTT的水平,研究比较V因子Leiden突变及蛋白S、蛋白C与脑静脉窦血栓抗凝有效性的关系。结果: 观察A组在抗凝治疗第3、7、15 d时凝血反应时间(R)延长水平不明显、血凝块形成速率(K)延长水平不明显、最大血凝块强度(MA)减少水平不明显及凝血功能指标INR升高水平不明显、APTT延长水平不明显,与对照组及观察B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B组仅在抗凝治疗3 d R延长水平、K延长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B组在抗凝治疗第7、15 d时R延长水平明显、K延长水平明显、MA减少水平明显及INR升高水平明显、APTT延长水平明显,但和对照组相比,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V因子Leiden突变的脑静脉窦血栓的患者行抗凝治疗效果较差,对于蛋白S、蛋白C低下的患者行抗凝治疗效果较好,对于无V因子Leiden突变及蛋白S、蛋白C低下的患者抗凝治疗效果最好,V因子Leiden突变及蛋白S、蛋白C低下与脑静脉窦血栓的抗凝有效性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83.
84.
目的观察加巴喷丁联合普拉克索治疗不宁腿综合征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此类疾病提供一种可行的治疗方法。方法26例诊断为RLS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单用普拉克索治疗组(A组)和加巴喷丁联合普拉克索治疗组(B组),每组13例。A组给予普拉克索口服,最终剂量为0.25 mg/d;B组除给予相同剂量的普拉克索外,给予加巴喷丁口服,剂量为600 mg/d。均连续用药12周,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T_0)、治疗后2周(T_2)、6周(T_6)、12周(T_(12))的IRLS(不宁腿严重程度量表)、PSQI(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AIS(阿森斯失眠量表)、VAS(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以此来评估疗效并记录两组治疗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各观察时间点,两组患者IRLS、AIS、PSQI、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治疗后2周,B组各项治疗效果优于A组(P<0.05)。在治疗后6周及12周,B组在改善IRLS、PSQI上仍然明显优于A组(P<0.05)。A组、B组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3.1%(3/13)和38.5%(5/1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头痛、恶心,B组最常见的不良反应除头痛、恶心外,还有头晕、口干。结论加巴喷丁联合普拉克索治疗不宁腿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较单用普拉克索疗效好,且安全性较高,耐受性较好,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85.
<正>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异常与高血压无相关性南京医科大学附属一院的Duan等在江苏省六个地区6992名居民中开展了一项横断面研究,调查中国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异常与高血压的关系。共收集6583例资料(女性4115例,男性2468例),分为甲状腺功能正常(5669例,86.11%),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108例,1.65%)和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806例,12.24%)三组。经过校正年龄、性别、体质指数和吸烟状况,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和甲状腺功能亢进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和脉压与正常组没有  相似文献   
86.
<正>TG是日本2型糖尿病患者与LDL-C相当的首要冠心病危险因素日本糖尿病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尚未完全阐明。日本糖尿病并发症研究(JDCS)亚组分析入选了940例男性和831例女性有心血管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平均58.2岁,随访7.86年,结果发现冠心病和脑卒中的发生率分别为9.59和7.45/1000患者·年,心肌梗死和脑梗死的发生率分别为3.84和6.29/1000患者·年。多变量COX分析表明,1og转换的血清TG水平(HR:1.54;95%CI:1.22~1.94,每升高1个标准差)与LDL-C(HR:1.49;95%CI:1.25~1.78,每升高1个标准差)相比是一个潜在的冠心病独立预测因素。TG和LDL-C水平与冠心病风险呈连续线性相关,位居冠心病高危因素的前3位,而且它们的作用是累加的。但是,TG水平的影响独立于血压水平。收缩压水平是除年龄外唯一的脑卒中强预测因素(HR:1.31;95%CI:1.04~1.65,每升高1个标准差)。由此得出结论,在日本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血清TG水平是与LDL-C相当的首要的冠心病预测因素,而西方国家并非如此。因此,不同种族的糖尿病大血管病变预防策略需要特别说明。[J Clin Endocrinol Metab,2011 Aug 24.(Epub ahead of print)]  相似文献   
87.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心血管疾病之一,抗栓治疗是药物治疗的基石.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显著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但增加消化道出血风险.临床上常在抗栓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质子泵抑制剂(PPI)预防消化道出血.研究显示,PPI削弱氯吡格雷抗血小板作用,但对临床心血管事件的影响结论不一.因此本文将PPI在ACS...  相似文献   
88.
姚瑞山  柯永红  袁晓晓  于雪 《全科护理》2012,10(32):3055-3057
介绍了我国社区居家养老的现状,分析了目前我国社区居家养老存在着法律法规不健全、社区养老服务意识淡薄、服务人员专业化水平低、资金短缺等问题,提出发展我国社区居家养老需要政府部门支持、明确服务内容、提高服务人员的素质及专业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89.
目的:观察三七花治疗亚健康伴失眠(肝气郁结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108例患者随机分治疗组56例,以三七花治疗;对照组52例口服谷维素,连续用药30天。采用阿森斯失眠量表、中医证候评分量表观察各组的临床疗效和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的阿森斯失眠量表积分及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1),治疗组下降和对照组相比,有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三七花能改善亚健康失眠(肝气郁结型)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90.
目的:研究缺氧后适应中蛋白激酶Cε(PKCε)与钙敏感受体(CaR)相互作用对乳鼠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Wistar乳鼠(出生后3-7 d)心肌细胞培养3-5 d,随机分为7组:正常对照组(N组),缺氧/复氧组(H/Re组),缺氧后适应组(HPC组),GdCl3组(GdCl3,NiCl2,CdCl2组),caffeine组(caffeine, GdCl3,NiCl2,CdCl2组),PKCε抑制剂组(PKCI组)和PKCI+GdCl3组 (PKCI,GdCl3,NiCl2,CdCl2组).采用饱和氮气pH6.8的D-Hanks液和含20%新生牛血清的DMEM液复制心肌缺氧/复氧模型.检测各组细胞存活率及各组乳酸脱氢酶(LDH)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变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心肌细胞膜CaR和PKCε蛋白表达水平,免疫共沉淀检测细胞膜上CaR和PKCε的相互作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SCM)测定心肌细胞内游离钙([Ca2+]i)的变化,TUNEL染色观察细胞凋亡.结果:H/Re、GdCl3和PKCI组的细胞存活率低于对照组和HPC组;反之,LDH活力和MDA含量高于对照组和HPC组.同时,在GdCl3、caffeine和PKCI+ GdCl3组CaR的蛋白表达水平较HPC和PKCI组增高,且[Ca2+]i和细胞凋亡率也高于后2组;而PKCI和PKCI+ GdCl3组PKCε蛋白表达水平低于H/Re、HPC、GdCl3和caffeine组.免疫共沉淀检测到CaR和PKCε在细胞膜上发生相互作用.结论:在乳鼠心肌细胞缺氧后适应中,PKCε已转位到细胞膜和CaR相互作用,此相互作用能减少[Ca2+]i,对缺氧的乳鼠心肌细胞在进行复氧时产生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