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834篇
  免费   1212篇
  国内免费   771篇
医药卫生   27817篇
  2024年   90篇
  2023年   426篇
  2022年   437篇
  2021年   340篇
  2020年   395篇
  2019年   462篇
  2018年   433篇
  2017年   315篇
  2016年   422篇
  2015年   384篇
  2014年   1178篇
  2013年   840篇
  2012年   1030篇
  2011年   1118篇
  2010年   1062篇
  2009年   1167篇
  2008年   985篇
  2007年   1309篇
  2006年   1297篇
  2005年   1363篇
  2004年   1295篇
  2003年   1133篇
  2002年   757篇
  2001年   898篇
  2000年   999篇
  1999年   984篇
  1998年   782篇
  1997年   812篇
  1996年   816篇
  1995年   798篇
  1994年   615篇
  1993年   445篇
  1992年   466篇
  1991年   411篇
  1990年   342篇
  1989年   263篇
  1988年   135篇
  1987年   121篇
  1986年   107篇
  1985年   108篇
  1984年   78篇
  1983年   90篇
  1982年   72篇
  1981年   65篇
  1980年   54篇
  1979年   35篇
  1978年   15篇
  1977年   9篇
  1965年   8篇
  1960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对青花椒Zanthoxylum schinifolium根皮中抗炎活性成分进行跟踪分离研究。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MCI以及半制备HPLC等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现代谱学技术鉴定化合物的结构,以脂多糖(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炎症模型进行抗炎活性评价。结果从青花椒根皮的醋酸乙酯部位中共分离得到4个香豆素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青花椒素A(1)、7-甲氧基香豆素(2)、异东莨菪内酯(3)和秦皮乙素(4)。在LPS诱导RAW264.7细胞产生一氧化氮(NO)的模型中,化合物1~4均对NO的产生具有抑制作用,半数抑制浓度(IC50)值分别为(0.21±0.03)、(0.92±0.16)、(0.15±0.02)和(0.26±0.04)μmol/L。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是1个罕见的香豆素类化合物,命名为青花椒素A。化合物3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所有化合物均具有较强的抗NO生成活性。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探讨颅脑术后继发颅内多重耐药(MDR)鲍曼不动杆菌(AB)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1 586例颅脑术后颅内感染的临床资料。根据脑脊液培养结果确定颅内感染病原体。结果 脑脊液培养显示AB感染124例,其中MDR-AB共99例。颅内AB感染的发生率为7.82%(124/1586),颅内MDR-AB感染的发生率为6.24%(99/1586),占颅内AB感染的79.8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住ICU、肺部MDR-AB感染、开颅手术>1次是颅内MDR-AB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颅内MDR-AB感染是临床治疗的难题,预防MDR-AB感染对改善颅脑手术病人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缩短ICU入住时间、改善ICU条件对预防颅内MDR-AB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探讨初诊未服药的帕金森病(PD)患者抑郁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 性收集 2010 年 10 月至 2019 年 12 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神经内科运动障碍门诊初诊未服药的 218 例 PD 患者(PD 组)和 171 名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对照组)的资料。采用统一 PD 评定量表 (UPDRS)第Ⅱ、Ⅲ、Ⅴ部分评估 PD 患者的运动症状,采用 PD 睡眠量表(PDSS)、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 (MoCA)和非运动症状问卷(NMSQ)评估 PD 患者的非运动症状。采用 24 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 24)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受试者的抑郁、焦虑程度。比较 PD 组和对照组抑郁发作的发病 率、临床资料的差异,比较帕金森病抑郁(dPD)和非帕金森病抑郁(n-dPD)患者临床症状的差异。采用 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初诊未服药 PD 患者抑郁的危险因素。结果 PD 组 HAMD-24 评分为 8.0(4.0, 13.0)分,dPD 的发病率为 12.4%(27/218),其中轻度、中度和重度抑郁患者分别为 5 例、18 例和 4 例。对 照组 HAMD-24 评分 2.0(0,2.0)分,抑郁发作的发病率为 6.4%(11/171),其中轻度、中度和重度抑郁患者 分别为 5 名、5 名和 1 名。两组抑郁程度和抑郁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dPD 组患 者的 HAMD-24 总分及各因子评分、HAMA 评分、NMSQ 评分高于 n-dPD 组,运动分期为早期、姿势异常 步态不稳(PIGD)亚型的患者比例高于 n-dPD 组,UPDRS-Ⅱ评分和 PDSS 评分低于 n-dPD 组(P< 0.05)。 HAMA 评分高(OR=1.167,95%CI=1.077~1.265)、NMSQ 评分高(OR=1.235,95%CI=1.052~1.449)和 PIGD 运动障碍亚型(OR=2.024,95%CI=1.053~3.891)是 PD 患者发生抑郁的危险因素(P< 0.05),PDSS 评分高 (OR=0.971,95%CI=0.945~0.997)是 PD 患者发生抑郁的保护因素(P< 0.05)。结论 初诊未服药 PD 患 者的抑郁程度以中度抑郁为主,焦虑、非运动症状多、睡眠质量差和 PIGD 型 PD 患者更易患抑郁。  相似文献   
994.
PCR-RFLP检测载脂蛋白CⅢ基因T-455C多态性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PCR-RFLP)检测栽脂蛋白CⅢ(apoCⅢ)T-455C多态性的方法,探讨南通汉族人群中apoCⅢ多态性与高三酰甘油血症(HTG)的相关性。方法:用PCR扩增apoCⅢ基因启动子区包含T-455C多态性在内的DNA片段,扩增产物用限制性内切酶BseG Ⅰ酶切后电泳,分析apoCⅢ基因型,同时采用生化方法检测研究对象的血脂和载脂蛋白水平。结果:检测到3种基因型,分别为-455TF、-455TC和-455CC。HTG患者组和健康对照组apoCⅢ-455C等位基因频率(50.44%比33.11%)和apoCⅢ-455CC基因型频率(26.55%比12.16%)均有显著差异(P〈0.01);C等位基因携带者患HTG的风险是非携带者的2.06倍(95%CI:1.31~3.24);-455C等位基因携带者有较高的三酰甘油(TG)和apoCⅢ蛋白水平(P〈0.05)。结论:PCR-RFLP是一种快速、敏感的分析apoCⅢ基因启动子区T-455C多态性的方法;apoCⅢ-455C等位基因与HTG的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   
995.
患者男,47岁。阵发性头痛、左下肢麻木2周,伴阵发性右下肢无力、右眼疼痛1周。症状于平卧时可明显减轻。体格检查:右半身少汗。既往高血压史20年,糖尿病史4年。颈部3DCE-MRA显示左颈总动脉直接延续为颈外动脉,颈内动脉残迹未见确切显示(图1A)。头部3D TOF MRA显示左侧大脑前动脉和大脑中动脉分别由右侧大脑前动脉、左侧大脑后动脉通过前交通动脉和后交通动脉供血(图1B、C)。颅底CT薄扫:左侧颈动脉管未见显示(图1D)。讨论本例先天性颈内动脉缺如通过MRA和颅底CT检查做出诊断。MRA能显示颈内动脉缺如、颅内侧支循环及可能存在的其…  相似文献   
996.
1.5T高场磁共振对于脊髓病变的诊断敏感,分辨力高。我们回顾分析了40例脊髓软化症的磁共振表现,对脊髓软化的异常信号进行了分期,并论述了脊髓软化的病因,现总结如下: 材料和方法(一)临床资料40例患者,男35例,女5例,年龄为4~66岁,16例伴有椎间盘突出或骨质增生  相似文献   
997.
目的:分析果胶铋与阿莫西林联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收治的14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入院顺序将所有划分为两组,即:观察组(70例)与对照组(70例)。对照组7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给予果胶秘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7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给予果胶秘联合阿莫西林、克林霉素、奥美拉唑治疗;对比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7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7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果胶铋与阿莫西林克林霉素、奥美拉唑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有利于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促进患者的快速康复,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了解ABCR评分对我国肝癌患者再次行TACE的指导意义.方法 收集连续行TACE治疗的126例肝癌患者,根据其甲胎蛋白、BCLC分期、Child-Pugh分级和影像学检查资料,计算每例患者的ABCR评分.进一步根据ABCR评分将患者分为-3~0分组,1~3分组和≥4分组,应用Log-Rank检验比较其生存期是否有差异.结果 患者的总体中位生存期为30.0个月,95%CI [21.6,38.4];-3 ~0分组的中位生存期为57.0个月,95%CI[32.8~81.2],1~3分组的中位生存期为16.0个月,95%CI[0.4~31.6],≥4分组的中位生存期为12.0个月,95%CI[5.6~18.5].3组患者的生存期应用进行统计学检验对比,其卡方值为24.00,P<0.05,证明3组患者生存期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ABCR评分对我国肝癌患者是否再次行TACE治疗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其指导意义有待进一步设计良好的研究确定.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阶段式责任制临床带教方案的设计与实施效果。方法将在神经内科实习的109名大专及本科护生按时间段分为对照组51人、观察组58人。对照组按教学大纲一对一带教;观察组设计阶段式责任制带教方案,通过专家及临床护理人员审核后用于教学。6周实习结束评价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理论考试、教学查房成绩及教学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阶段式责任制临床带教方案用于指导护生临床实习,有利于提高护生的理论成绩和综合能力,且受护生欢迎。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研发一种新型可注射、可降解及具有抗骨质疏松作用的载药缓释体系,观察其理化性能及对兔骨质疏松模型的骨修复效果。方法载药缓释体系以磷酸钙为基体,将载有不同剂量辛伐他汀(Simvastatin,SIM)的聚左乳酸(Poly-L-Lactic Acid,PLLA)微球与磷酸钙物理共混获得一种可注射、可降解及抗骨质疏松的载药体系,实验分为对照组、低剂量SIM-PLLA缓释组及高剂量SIM-PLLA缓释组,分别测定载药缓释体系的可注射性、凝固时间、力学强度、药物缓释规律及骨质疏松兔模型体内成骨活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含SIM-PLLA缓释体系凝固时间有所延长(P0.05)、可注射性提高(P0.05)且具有合适的抗压强度(P0.05),植入骨质疏松兔体内4周及12周后,三组材料随着材料的降解均有新生骨长入,但SIM-PLLA缓释组材料的降解率及新骨生成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其中以高剂量SIM-PLLA缓释组最高。结论 SIM-PLLA缓释体系具有良好的注射性能及合适的力学强度,对兔骨质疏松模型有明显的成骨活性及抗骨质疏松效果,有望成为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及不规则骨缺损的新型生物医学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