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2篇
医药卫生   15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外科手术是治疗眼科疾病的有效手段,但易给患儿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尽管患儿在手术前已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但手术后也会产生一系列的心理应激反应,严重影响患儿的心理活动,给手术效果带来了不确定因素[1]。眼科手术患儿在术后给予适宜、有效的干预方式,对减轻患儿心理应激反应和改善预后具有积极意义[2]。近年来,家庭协作护理模式逐渐用于儿科临床护理工作,广泛用于哮喘、残疾儿童、慢性肾病儿童及需特殊照顾的儿童等[3]。本文对40例进行眼科手术的患儿采用家庭协作护理模式干预,探讨其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2.
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卒中协会在2006年发布缺血性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缺血 性卒中预防指南后,再次收集近2年来主要相关的大型临床试验,今年对该指南进行了更新,主要是 抗血小治疗和他汀类药物的应用方面,本刊及时对该指南进行了编译,供广大临床医师参考。  相似文献   
73.
随着高职高专院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师资队伍中青年教师成为了主力军,他们的培养质量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发展,影响到医学生的培养质量。因此,针对高职青年教师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其专业化发展的途径,将有效促进医学教育持续、协调、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74.
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目的:探讨术前或术中辅助降压后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的效果。

方法:收治87例92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入院时眼压均在45.0mmHg以上,术前通过全身及局部使用最大剂量降眼压药物处理,眼压能降至25.0mmHg以下者于降压后2~3d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60眼),如眼压依然高于30.0mmHg且前房深度尚可者,术前先行前房穿刺降压并于降压后1~2d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并前房角分离术(25眼),如药物降压后眼压仍高于35.0mmHg且前房较浅,则手术时行玻璃体腔穿刺抽取部分玻璃体腔液后再前房穿刺实现降眼压后行白内障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并前房角分离术(7眼)。对术前检查和术后6mo随访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包括眼压、视力、手术并发症及中央前房深度和前房角宽度等。

结果:随访6mo~2a,全部病例在随访期间眼压均可控制在20.0mmHg以下,其中有2眼在6mo时需20g/L卡替洛尔滴眼液点眼。术前视力均低于0.3,术后视力:<0.1者5眼,0.1~0.3者22眼,<0.3~0.5者50眼,>0.5者15眼。前房及房角:术后前房均明显加深,房角全部开放者8眼,开放大于270度者23眼,开放≥180度者56眼,开放<180度者5眼。术后并发症:60眼出现较明显的前房反应,其中有16眼出现前房纤维素性渗出。

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于急性发作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有良好的疗效,能及时控制眼压并挽救患者的视功能。前房穿刺或玻璃体穿刺是术前眼压控制不良者有效降眼压手段,有利于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75.
76.
77.
作为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潮,教师专业化已成为教师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本文总结了国内外学者存教师专业化方面的研究成果。针对高职院校医学基础课教师的特点,探讨影响其专业化发展的因素。  相似文献   
78.
 目的 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置入联合房角分离治疗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09至2013-10收治的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80例共92眼经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置入联合房角黏弹剂分离术治疗的效果。所有患者根据术前局部用药眼压控制与房角关闭及粘连情况分4组: G1组(术前用药后眼压≤25.0 mmHg,房角关闭≤270°)42眼、G2组(术前用药后眼压≤25.0 mmHg,房角关闭>270°)12眼、G3组(术前用药后眼压>25.0 mmHg,房角关闭≤270°)10眼和G4组(术前用药后眼压>25.0 mmHg,房角关闭>270°)28眼。比较分析术前、术后各组视力、眼压以及中央前房深度(anterior chamber depth,ACD)、前房容积(anterior chamber angle,ACV)和前房角宽度(anterior chamber angle,ACA)等眼前节结构变化。术后随访12~60个月,平均33个月。结果 术后各组患者视力显著改善、眼压也显著下降(P<0.01),术后视力改善情况:G1组、G2组 优于 G3组、G4组(P<0.01),G3组 也优于 G4组(P<0.01);眼压情况则除G4组[(22.98±4.54)mmHg]仍高于正常外,G1组、G2组和G3组均下降至正常水平,且G1组、G2组眼压下降较G3组(P<0.05)、G4组(P<0.01)明显,G3组也好于G4组(P<0.05),但G1组与G2组在视力和眼压差异均未显示出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视神经萎缩,并且与病程相关,术后仍有20眼(G3组2眼,G4组18眼)未达到有效眼压控制,需加用药物及手术干预。眼前节结构:术后各组ACD、ACA、ACV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1);术后各组间,ACD变化最为显著,其中G1组、G2组显著深于G3组、G4组(P<0.01),G3组也较G4组深(P<0.05),G1组、G2组则明显差别(P<0.05);ACA则仅G1组宽于G4组(P<0.01),其他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ACV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置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是一种治疗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安全有效的方法,可有效提高视力,远期眼压控制效果确切,但疗效与术前眼压控制情况、房角关闭和粘连范围以及病程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9.
目的 探讨Survivin负性显性突变体T34A对前列腺癌细胞体内外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体外实验采用1,2-二油-3-三甲胺基丙烷(DOTAP)+胆固醇(CHOL)阳脂质体包裹Survivin-T34A质粒转染小鼠前列腺癌细胞株TRAMP-C1,通过流式细胞术观察其对培养的TRAMP-C1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体内实验则建立TRAMP-C1前列腺癌皮下移植瘤动物模型,将24只雄性荷瘤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NS)、空载质粒组(PORF-9-null)和治疗组(Survivin-T34A),尾静脉给药,观察各组肿瘤体积及毒副反应.取各组皮下移植瘤石蜡包埋后进行TUNEL染色并测定肿瘤细胞凋亡率.结果 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转染了阳脂质体包裹的Survivin-T34A质粒后的前列腺癌细胞其细胞凋亡率为46%.肿瘤体积测量结果显示Survivin-T34A组的肿瘤体积小于空质粒组及NS组(P均<0.05).TUNEL染色结果显示,Survivin-T34A组肿瘤细胞凋亡率高于其它两组(P均<0.05).结论 Survivin-T34A突变体可抑制小鼠TRAMP-C1前列腺癌的皮下移植瘤,其作用机制与Survivin-T34A能特异并高效地促进该肿瘤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80.
1 病例介绍 1.1 病例1 患者男性,52岁,因"突发头痛伴意识障碍6?h"于2021年4月10日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患者入院前6?h晨起后如厕,突然出现眩晕及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伴有剧烈头痛、嗜睡症状.发病后1?h就诊当地医院,行头颅CT检查示蛛网膜下腔出血破入脑室(图1A~C),行头颅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