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32篇
  免费   487篇
  国内免费   116篇
医药卫生   4735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79篇
  2022年   137篇
  2021年   133篇
  2020年   146篇
  2019年   109篇
  2018年   114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72篇
  2015年   123篇
  2014年   167篇
  2013年   133篇
  2012年   106篇
  2011年   151篇
  2010年   147篇
  2009年   132篇
  2008年   136篇
  2007年   133篇
  2006年   151篇
  2005年   143篇
  2004年   130篇
  2003年   106篇
  2002年   141篇
  2001年   445篇
  2000年   405篇
  1999年   285篇
  1998年   140篇
  1997年   65篇
  1996年   75篇
  1995年   99篇
  1994年   80篇
  1993年   55篇
  1992年   47篇
  1991年   46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5篇
  1976年   5篇
  1960年   5篇
  1959年   5篇
  1957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K562及K562/VCR对长春新碱诱导凋亡的敏感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人类白血病细胞株K562及耐长春新碱的K562变异株K562/VCR对长春新碱诱导凋亡的敏感性的差异,以探讨抗凋亡在白血病多药耐药性(MDR)中的作用。方法将K562及K562/VCR分别用浓度为0、0.001、0.010μg/ml的长春新碱诱导24h,用流式细胞仪PI染色法、TUNEL法及ELISA法分别进行细胞凋亡检测。结果经浓度为0、0.001μg/ml长春新碱诱导后,K562细胞凋亡率分别为(4.10±0.17)%、(13.30±3.74)%,而K562/VCR细胞凋亡率分别为(3.61±0.69)%、(9.06±4.24)%,统计学显示两者差异无显著性(n=3,P>0.05)。而长春新碱浓度达0.010μg/ml时,K562及K562/VCR细胞凋亡率分别为(36.48±6.70)%、(10.45±3.71)%,两者差异有极显著意义(n=3,P<0.01)。TUNEL及ELISA检测结果与此类似。结论K562及K562/VCR对长春新碱诱导细胞凋亡的敏感性不同,耐药细胞对药物诱导细胞凋亡的抵抗性增强可能在白血病MDR发生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2.
目的:分析和总结残胃癌外科治疗结果。方法:回顾分析1986年至1997年间我院收治的19例残胃癌的临床表现、治疗及生存结果。结果:残胃癌缺乏相对特异的症状。538%患者术前有不同程度的贫血。手术切除率及根治切除率分别为789%和684%。手术并发症率为263%。该组总5年生存比率及13例根治手术后的5年生存比率分别为235%和364%。该组4例Ⅰ期、Ⅱ期病例术后均得到长期生存;9例Ⅲ期、Ⅳ期病例根治术后1年、2年、5年生存比率分别为778%、444%、222%。5例行姑息或探查术病例,其术后生存均不到1年。结论:积极外科手术尤其是根治手术是残胃癌有效治疗手段,对于早期病变,术后有良好的预后;对于中晚期病例,可延长生命,部分病例仍可能得到长期生存。早期诊断是提高预后的关键。残胃手术并发症相对较多。改善患者术前营养状况是降低并发症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93.
94.
芩荑合剂吸入对哮喘豚鼠气道嗜酸粒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 :研究芩荑合剂对哮喘豚鼠气道嗜酸粒细胞 (Eos)凋亡的影响。方法 :2 4只豚鼠随机分为 3组 ,即对照组、模型组和芩荑合剂吸入组 (1 8ml kg) ,每组 8只 ,以卵蛋白吸入致敏激发制作哮喘豚鼠模型 ,密度梯度分离法分离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BALF)中Eos ,应用流式细胞术 (FCM)检测其凋亡率。结果 :对照组豚鼠BALF中Eos计数为 0 32± 0 11× 10 9 L ,Eos凋亡率为 14 1±4 2 % ;与对照组比较 ,模型组豚鼠BALF中Eos显著增加 (P <0 0 1) ,Eos凋亡率显著下降 (P <0 0 1) ;芩荑合剂吸入组同模型组相比 ,BALF中Eos显著减少 (P <0 0 1) ,Eos凋亡率显著增加 (P <0 0 1) ,且BALF中Eos数量与Eos凋亡率呈显著性负相关 (r=- 0 895 ,P <0 0 1)。结论 :Eos凋亡异常是支气管哮喘的一个重要的发病机制 ;芩荑合剂吸入可促进气道内Eos凋亡 ,减少Eos聚集 ,从而减轻哮喘气道炎症。  相似文献   
95.
[目的]评价3种不同方法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85例经病理学诊断的晚期肺癌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27例)经静脉给药化疗组,B组(30例)单纯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组,C组(28例)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化疗组.3组均采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进行治疗.[结果]近期疗效总有效率56.5%,其中A、B、C 3组分别为40.7%(11/27),56.7%(17/30),71.4%(20/28)(P《0.05).1、2年生存率3组分别为53.8%、30.0%;69.2%、48.2%;83.5%、65.7%,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未出现脊髓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结论]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化疗是治疗晚期NSCLC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其疗效优于静脉注射和单纯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  相似文献   
96.
目的研究黄芪注射液拮抗氯化镉诱导的大鼠睾丸和附睾毒性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50只SpragueDawley雄性大鼠随机分成5组:低浓度黄芪组(A1)、高浓度黄芪组(A2)、环磷酰胺组(CP)、氯化镉组(Cd)和对照组(C)。预先连续7d分别给A1组和A2组大鼠腹腔注射黄芪注射液5g·kg-1·d-1和10g·kg-1·d-1,CP组和Cd组以等量蒸馏水腹腔注射作对照。之后连续21d给A1组、A2组和Cd组大鼠同时腹腔注射氯化镉溶液(0.2mg·kg-1·d-1)。染镉后第22天处死大鼠,观察睾丸脏器系数、精子头计数、每日精子生成量、附睾尾精子计数和畸形率以及睾丸和附睾病理学;检测血清和睾丸组织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和丙二醛(MDA)。结果A2组睾丸脏器系数、睾丸精子头计数、每日精子生成量和附睾精子计数[(5.68±1.19)、(49±9)×106/g、(10.2±2.3)×106/g、(47.5±22.5)×106/ml]明显高于Cd组[(3.11±0.16)、(39±11)×106/g、(5.1±0.3)×106/g、(10.9±2.4)×106/ml](P<0.05或P<0.01);A2组大鼠精子畸形率[(7.04±0.12)%]明显下降,与Cd组[(17.81±1.55)%]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A2组血清及睾丸组织MDA含量和T-SOD活力与Cd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黄芪注射液可用于防治氯化镉的生殖毒性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黄芪清除氧自?  相似文献   
97.
为了解急性白血病(AL)早期死亡的高危因素,对近10a上海地区27家医院共347例AL住院患者早期死亡的高危因素进行了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出血、感染和多脏器衰竭是AL死亡的主要原因。全反式维甲酸的应用降低了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早期病死率,早期死亡的高危因素为:年龄≥60岁或≤1岁,发病时伴有出血,弥散性毛细血管内凝血,肝脏明显肿大,FAB分类属于急性骨髓细胞白血病,外周血细胞>100×109/L,BPC<50×109/L,伴发病发热和感染。提示:为了降低AL的早期病死率,必须针对上述高危因素采取相应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8.
贲门癌的外科治疗结果(附1 832例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总结贲门癌的手术治疗结果,探讨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对1832例患者进行单因素分析,生存率用寿命表法计算,差异的显著性采用Logrank检验。结果本组切除率76.3%,根治切除率53.4%。5年生存率:切除术23.5%,根治性切除术29.9%。上切缘<5cm与≥5cm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18.4%和25.8%,下切缘<5cm与≥5cm分别为20.8%和24.5%。它们之间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术前放疗与单一外科治疗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29.4%及21.5%,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放疗可提高生存率,但目前未发现有统计学意义。切缘长度达到或超过5cm可显著提高5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99.
慢性苯中毒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多态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238及TNFα308基因的多态性与慢性苯中毒易感性的关系。方法以50例慢性苯中毒工人为病例组,60例接触苯而未中毒的工人为对照组,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LFP)方法检测TNFα238及TNFα308基因的多态性,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对苯中毒的易感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苯接触健康组TNFα238GG基因型为95%、AG基因型为5%、AA基因型为0%;苯中毒组TNFα238GG基因型为92%、AG基因型为6%、AA基因型为2%,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苯中毒组TNFα308GG基因型为76%、AG基因型为24%、AA基因型为0%;苯接触健康组TNFα308GG基因型为93%、AG基因型为7%、AA基因型为0%。经χ2检验,苯中毒组TNFα308AG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2,P=0.013)。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TNFα308AG基因型是苯中毒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5.3,P<0.05)。结论TNFα308AG基因型的个体容易发生苯中毒。  相似文献   
100.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 D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患者主要致死的原因.而尿蛋白及血清肌酐、尿素氮的异常则是糖尿病肾病肾功能损害的主要临床表现.尿蛋白测定是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常用指标,肌酐是肌酸的代谢产物,绝大部分由肾小球滤过排除体外.尿素氮是体内蛋白质的代谢产物,主要由肾脏排泄.当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时,血中肌酐和尿素氮含量必将上升.因此,本实验观察了糖尿病肾病大鼠血糖及尿蛋白及血肌酐、尿素氮的动态变化,以及消渴颗粒剂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血糖及尿蛋白及血肌酐、尿素氮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