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6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38篇
医药卫生   50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 利用网络药理学探究活血化瘀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以桃仁、红花、泽兰、丹参、益母草、川牛膝、王不留行等七味临床常用活血化瘀中药为研究主体。利用中药化学成分数据库TCMSP平台,检索获取七味活血化瘀药有效活性成分,通过Targets information软件获得有效成分对应靶点。使用GeneCards数据库收集EM相关靶基因,利用韦恩图工具得到活血化瘀药有效成分治疗EM的靶基因。应用Cytoscape 3.6.0软件构建活性成分-作用靶点-疾病网络。应用KEGG数据库分析获得靶点基因富集的信号通路。结果 七味活血化瘀药共筛选出94种活性成分,119个作用靶标。其中槲皮素、木犀草素、山柰酚等为关键活性成分,PTGS2、PTGS1、NCOA2、NCOA1等为关键靶点。七味中药共有20条EM相关KGEE通路,涉及性激素、炎症、细胞调亡以及血管生成等各个方面,其中PI3K-Akt、IL-17、TNF-α等炎症相关通路为主要通路。结论 活血化瘀药治疗EM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特点,针对EM的疼痛、炎症以及月经紊乱状态均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2.
目的研究胸椎骨折术后长、短节段内固定系统在矢状面矫形中的疗效。方法选取自2004-06-2012-06期间有完整随访资料的胸椎骨折145例,根据采用内固定节段的不同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采用长节段内固定系统治疗胸椎骨折)75例,对照组(采用短节段内固定系统治疗胸椎骨折)70例,全部病例经过6~36个月的随访,术后对其骨折椎体进行矢状面矫形的统计,采用JOA评分等指标,采用SPSS 15.0进行统计。结果采用长节段后路系统治疗胸椎骨折的观察组与短节段固定对照组在术后矢状面矫形的恢复上有显著差异,术后JOA评分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长节段固定手术治疗胸椎骨折的临床预后满意,大部分随访表明无需再次进行前路手术。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腰背肌锻炼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观察组(进行腰背肌锻炼)38例和对照组(未进行腰背肌锻炼)3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0天、20天腰痛评分(VAS评分)、腰椎活动度及下肢放射痛的改善程度。结果:观察组手术后10天和20天VAS评分为3.89±1.76分、1.92±1.23分,分别低于对照组的5.99±2.05分、4.82±1.98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腰椎活动度、下肢放射痛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背肌锻炼能缓解腰椎手术后的腰痛及下肢放射痛,提高腰椎活动度,对患者术后康复、巩固手术疗效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探讨奥替溴铵、比特诺尔和地芬诺酯对IBS的治疗作用及副作用。方法 201例IBS腹泻型和腹痛型患者按照双讯随机对照观察分为A组(奥替溴铵)、B组(比特诺尔)和C组(地芬诺酯)。所有患者均需进行治疗前、后症状评分。疗效判断标准为:显著、中度、轻度缓解和无效。结果 三组治疗后症状平均积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48)。A组和C组中度以上缓解率(69.4%和72.1%)显著高于B组(50.75,p=0.029,0.01)。A组治疗后腹痛、腹胀、排便异常感和腹部触痛积分均性减低(P=0.000-0.039),B组和C组治疗后腹痛、排便异常(排便次数增多、大便性状、黏液便)和腹部触痛积分和组内平均积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47)。A组副作用发生率(8.1%)显著低于B组(23.9%,P=0.014)和C组(35.3%,P=0.000),主要由于B组(12.7%)和C组(25.0%)便秘发生增加。结论 上述三种药物对IBS的治疗均有效,其中奥替溴铵选择性作用于腹痛型,比特诺尔和地芬诺酯主要作用于腹泻型。奥替溴铵副作用少,耐比特诺尔和地芬诺酯长期使用易导致便秘。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下肢肌间静脉增宽与膝关节镜术后下肢肌间静脉血栓形成的关系,从而肯定超声诊断下肢肌间静脉增宽在关节镜术中的积极作用。方法:选取体育医院2015年6月-2017年8月超声科接诊的388例创伤科入院行膝关节镜手术的患者,术前下肢肌间静脉内径大于5mm者为静脉增宽组共72人,术前下肢肌间静脉内径小于5mm为对照组共316人,观察术后有无血栓及凝血指标异常(血小板计数(PL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及D-二聚体(DD))。结果:术后1周内静脉增宽组肌间静脉血栓发生率20.8%(15/72),均位于小腿,对照组无血栓形成,两组对象的血栓形成率存在明显差异(P<0.05);随着静脉增宽程度增加,术后下肢肌间静脉血栓形成的概率明显增加(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血栓组患者DD及FIB水平明显升高,PLT水平明显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血栓组比较,术后血栓组的FIB含量明显增高,而APTT水平明显减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肌间静脉增宽与术后肌间静脉血栓形成有一定关系,随着肌间静脉宽度的增加,血栓形成率增加。住院患者的血凝指标也可以反映血栓形成情况,可以为进一步的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6.
卢宁  丁杰 《贵州医药》2007,31(8):723-723
2003年1月至2007年1月我院应用紧急侧脑室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丘脑出血破入脑室引起梗阻性脑积水患者19例,取得较满意的疗效。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共19例患者,其中男11例,女8例,年龄52~73岁,平均63.7岁。50~69岁16例,70岁以上3例。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8例,发病后血压均有升高  相似文献   
27.
目的:研究G蛋白耦联胆汁酸受体(G-protein-coupled bile acid receptor 1,GPBAR1,同时也被称为TGR5)特异性激动剂6α-乙基-23(S)-甲基胆酸[6 alpha-ethyl-23(S)-methylcholic acid,INT777]对原代施万细胞髓鞘形成的影响并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8.
直肠癌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及直肠癌前切术后,常规于骶前留置引流管行负压引流,预防骶前化脓性感染[1]。一种方法为骶前引流管自会阴部引出;另一种方法为骶前引流管自左右侧腹膜外引出。现将我院2004年6月~2005年7月,对80例直肠癌切除术患者采用不同引流方法对舒适及康复的影响  相似文献   
29.
尿潴留是直肠癌切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尿潴留的发生,给患者造成很大的痛苦,但有效的护理措施,对于预防尿潴留减轻患者的痛苦,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对直肠癌手术后留置尿管的患者,改进膀胱冲洗方法,在拔除尿管前采用300m l生理盐水内加庆大霉素8万U,加温至38~40℃,快速膀胱灌注,拔除尿管后立即让患者排尿,对于降低尿潴留的发生率,取得较好的效果。1资料与方法1.1资料自2003年2月~2004年12月,对126例直肠癌切除术后患者,改进拔尿管的方法预防尿潴留,进行临床观察对照。其中男80例,年龄30~76岁;女46例,年龄34~68岁。根据手术的先后,…  相似文献   
30.
正精准医学时代的到来促进了生物样本库的迅速发展~([1]),我国生物样本库的数量已经呈现逐步上升趋势。然而,生物样本库建设过程中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需要引起生物样本库建设者的高度重视。生物样本库安全管理体系需要考虑生物安全和生物安保两个层面,其中生物安全(biosafety)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