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0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73篇
医药卫生   38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91.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连续性血液滤过(CVVH)对细胞因子的清除作用以及对血浆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方法 采用静脉注射内毒素(E.coli O111: B4,15.7 μg/kg)的方法诱导内毒素休克猪模型。将内毒素休克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6)、 CVVH组 (n=6,前稀释法,等于后稀释法的45 ml·kg-1·h-1)和高容量血液滤过(HVHF)组 (n=6,前稀释法,等于后稀释法的70 ml·kg-1·h-1)。于造模前(基线)、成模时(T0),成模后1 h(T1)、6 h(T6)、12 h(T12)、24 h(T24)分别测定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10和IL-18水平。 结果 对照组动物平均生存时间为(15.4±5.2) h;CVVH 组为(21.4±7.1) h;HVHF组为(22.4±6.7) h,CVVH组和HVHF组的生存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 < 0.05)。3组动物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和心排出量(CO)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内毒素休克猪成模后出现BUN和Scr的进行性升高,两治疗组的BUN和Scr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但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对照组TNF-α和IL-6水平在T1时达高峰,IL-10水平在T0时最高,随后不断下降。IL-18水平在成模后上升,后无明显变化。CVVH组血浆IL-10(T6、T12、T24)水平低于对照组(P < 0.05)。HVHF组TNF-α(T6)和IL-10(T6、T12、T24)水平低于对照组和CVVH组(P < 0.05),3组的IL-6和IL-18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L-6(T6、T12)水平和动物生存时间呈负相关(P < 0.05)。 结论 CVVH和HVHF治疗均能显著延长内毒素休克猪的生存时间。CVVH能有效清除IL-10;HVHF治疗能清除TNF-α和IL-10;但CVVH和HVHF对IL-6和IL-18水平无明显影响;CVVH和HVHF均能有效清除BUN和Scr。IL-6水平是预测内毒素休克预后的独立指标。  相似文献   
92.
本文简要综述近几年来晚期缺血预适应在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保护机制以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3.
罗格列酮对两肾一夹高血压大鼠的降压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对两肾一夹高血压大鼠的降压作用,并探讨其与调节糖脂代谢的关系。方法两肾一夹高血压大鼠24只,随机分为未治疗组(2K1C)、罗格列酮5mg·kg-1·d-1组(RGL5)、罗格列酮20mg·kg-1·d-1组(RGL20)。另设一假手术组(SHAM)作为空白对照。每2周测一次收缩压、体重,共观察10周。干预前后采空腹静脉血查血清胆固醇、三酰甘油及葡萄糖。结果干预结束时,与2K1C组收缩压比,RGL5组无差异,RGL20组第二周开始降低(P<0.05);与2K1C组三酰甘油水平比,RGL5组、RGL20组均较低(P<0.05),但后两组之间三酰甘油水平无差异。结论罗格列酮5mg·kg-1·d-1对2K1C大鼠有降三酰甘油作用,但无降压作用。罗格列酮20mg·kg-1·d-1对2K1C大鼠有降三酰甘油作用,亦有降压作用,但其降压作用可能不完全依赖于其调节糖脂代谢的作用。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狼疮性肾炎早期临床表现、生化与病理指标与患者5年肾功能稳定率的关系,为指导临床预后判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对55例狼疮性肾炎的临床、生化、病理资料进行预后分析。结果病程初期的24h尿蛋白定量越高,间质炎症、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病变越严重,慢性病变越严重,则肾功能恶化危险性越大。结论24h尿蛋白定量、间质炎症、间质纤维化程度及小管萎缩,是能够提示狼疮性肾炎5年肾功能稳定率的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95.
住院患者急性肾损伤的发病情况调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了解我国综合性医院住院患者急性肾损伤(AKI)的发病率、病因构成、预后,以及肾功能受损对住院费用和住院时间的影响。 方法 通过调查2004年9月1日至2005年8月31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住院患者的肾功能检测结果,筛检出AKI患者,进行病史复习,总结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转归、肾功能受损的性质、导致肾功能不全的基础疾病等。 结果 观察期间共有住院患者37 365例次,其中1263例患者住院期间发生AKI,发病率为3.38%。观察期间住院患者总病死率为1.52%,其中AKI患者病死率为18.57%,经校正后AKI对患者住院病死率的OR值为10.08(P < 0.01)。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高龄、Scr上升的百分比是AKI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 结论 住院患者AKI的发病较常见。患者Scr上升26.5 μmol/L即可增加死亡的风险,增加住院费用,延长住院天数。患者的预后同肾脏受损的程度相关,其病死率随Scr上升百分数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96.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虽然有些偏颇,但也不无道理,肾脏作为体内重要的解毒、排毒器官之一,常首当其冲地成为多种药物的“靶子”。药物可通过直接毒性作用、诱发免疫反应等机制造成肾小管或肾小球的损害。临床上,可表现为蛋白尿、血尿、多尿或少尿、夜尿增多、糠尿、电解质素乱等,严重的,还会导致急性或慢性肾功能衰竭。[编者按]  相似文献   
97.
造影剂肾病预防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造影剂肾病(contrast-induced nephropathy,CIN)是指放射学造影后引起的急性肾损害,通常以血清肌酐(Scr)比造影前升高44.2μmol·L-1以上,或较基础值升高25%为诊断标准。随着造影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在药物中毒所致的急性肾衰竭病因中,造影剂仅次于抗生素,居第2位,CIN也已成为院内发生急性肾衰竭的第3大病因[1]。一旦发生CIN,目前并无肯定有效的治疗方法[2],因此,如何预防CIN是当前肾脏科、放射科、心脏科等医师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CIN易发的危险因素主要有肾功能不全、糖尿病肾病、充血性心力衰竭、有效血容量不足、应用大剂量造影…  相似文献   
98.
终末期肾病患者普遍存在高磷血症,而高磷血症是终末期肾病患者死亡率和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增高的重要因素。另外高磷血症还可引起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骨营养不良、转移性钙化等,因此有效控制血清磷水平是终末期肾病一体化治疗的重要措施。目前高磷血症的治疗主要包括饮食限磷、透析治疗、磷结合剂的应用及必要时甲状旁腺的切除。本文将具体介绍各种磷结合剂用于治疗高磷血症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9.
100.
目的:探讨螺旋CT增强肺动脉造影(SCTPA)和放射性核素肺通气/灌注(V/Q)显像二者结合在肺栓塞(PE)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高度怀疑肺栓塞的患者,行SCTPA和V/Q显像检查以及相关检查,评价SCTPA,肺V/Q显像以及联合检查对PTE的诊断价值。结果:SCTPA对检出段以上PE有明显优势,V/Q显像在检出亚段PE上有优势,可减少误诊及漏诊,准确评价病情,在临床工作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结论:SCTPA和V/Q显像检查相结合有望代替肺动脉造影(PA),提高对PTE的诊断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