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14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个性化舌侧隐形矫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云 《口腔正畸学》2008,15(4):183-185
患者邱某,女,33岁,因牙列不齐要求进行隐形舌侧矫治。  相似文献   
52.
邹卫华  丁云  方峰 《山东医药》2012,52(7):65-66
目的探讨microRNA21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茎环实时定量PCR法检测117份胃癌组织标本和癌旁正常组织标本中microRNA21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胃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 microR-NA21在胃癌组织中相对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00 1)。相关分析显示,microRNA21高表达与胃癌临床分期、浸润深度、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均<0.05),与肿瘤部位(胃窦、胃体和贲门胃底)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microRNA21在胃癌组织中表达上调;其高表达可促进胃癌的发生发展;microRNA21有望作为一个新的潜在生物学标记物用于胃癌的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53.
乳腺癌术前化疗的临床疗效及病理反应观察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术前新辅助治疗的合理应用,改变了乳腺癌治疗首选手术的传统治疗模式,增加了保乳机会,提高了治疗效果。本研究观察了乳腺癌术前新辅助化疗后,局部肿块的临床疗效和病理组织学变化,并探讨临床化疗疗效和病理反应两者之间的符合情况。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血清中白介素-1β(IL-1β)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ELISA)分别测定60例胃癌患者、慢性胃炎患者(60例)及健康体检者(60例)的血清IL-1β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胃癌组血清IL-1β水平明显高于慢性胃炎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慢性胃炎组血清IL-1β水平和对照组血清中IL-1β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胃癌组患者血清IL-1β水平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IL-1β在胃癌患者的血清中呈高表达状态,有望成为胃癌发生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55.
丁云  朱月琴  李勤 《护理与康复》2013,12(2):131-133
总结6例中央性前置胎盘患者剖宫产行子宫动脉栓塞术的护理。护理重点为栓塞治疗前重视心理护理,并完善手术及治疗准备;栓塞治疗后指导患者合理休息和活动,重视饮食护理和预防压疮,加强病情观察,及时发现处理不良情况,预防感染,同时做好健康指导。6例剖宫产及子宫动脉栓塞术均顺利,未发生并发症。  相似文献   
56.
同种异体原位心肺联合移植术后围术期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院于2001年4月26日行同种异体原位心肺联合移植术一例,手术顺利,术后入ICU病房监护。现将在ICU病房围术期的护理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患者,男,31岁。因心悸、活动后气促、紫绀20余年,加重四月余而入院。患者20余年前开始出现心悸,活动后气促、紫绀,无皮肤粘膜黄染、咳痰、咳血。曾反复就诊于乡镇卫生院,诊断为“支气管炎”,给予“抗炎”治疗,治疗后有所“缓解”。但始终未获得完全缓解。四月前,患者自觉上述症状明显加重,不同以往,又前往当地上级医院,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为进一步诊治,患者于1…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皮下乳腺切除后同时行乳房美容手术的方法及意义.方法:共为7例(1 3只乳房)患者按常规行皮下乳腺切除术,酌情应用内窥镜辅助,于胸大肌下植入乳房假体,行乳房重建手术.结果:所有患者伤口Ⅰ期愈合,术后外观良好,医患双方均感满意.结论:对某些患有乳腺疾病需行皮下乳腺切除手术的患者,同时行假体植入乳房重建手术,具有操作方便,效果明显,痛苦小等诸多优点,值得推荐.但皮下乳腺切除需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58.
随着围生医学的发展,剖宫产术式在不断改进、更新。Stark手术法20世纪90年代引进我国。我院自2000年以来开始采用Stark教授创立的新式剖宫产术以及香港周基杰术式的新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改进。经临床观察,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现将临床应用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9.
积极心理学模式虽然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得到应用,但是当前的心理护理主要沿袭以往的“消极心理学”模式,部分心理护理针对患者的疾病开展,有的环节以“问题”为中心,较少考虑患者心理的积极因素。自2006年初,我们在入院护理实践中应用积极心理学模式,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0.
目的:评估乳管镜在乳腺导管内病变诊断中的有效性。方法:收集我院370例乳头溢液患者的超声、钼靶与乳管镜检查资料。336例成功接受乳管镜检查的患者中接受开放性手术者290例。其中,实性乳头状瘤213例,多发乳头状瘤病54例,癌前或恶性病变23例。分别将超声、钼靶和乳管镜检查的结果与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本次研究发现,超声、钼靶和乳管镜检查在乳腺导管内病变诊断中的敏感性分别为67.6%、66.2%和93.1%。结论:乳管镜是乳腺导管内病变诊断中更为敏感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