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406篇
  免费   12693篇
  国内免费   8841篇
工业技术   127940篇
  2024年   486篇
  2023年   1721篇
  2022年   4160篇
  2021年   5517篇
  2020年   3886篇
  2019年   2866篇
  2018年   3089篇
  2017年   3371篇
  2016年   2913篇
  2015年   4664篇
  2014年   5891篇
  2013年   6912篇
  2012年   8589篇
  2011年   9078篇
  2010年   8847篇
  2009年   8034篇
  2008年   8339篇
  2007年   7948篇
  2006年   6927篇
  2005年   5635篇
  2004年   4009篇
  2003年   3036篇
  2002年   3059篇
  2001年   2726篇
  2000年   2044篇
  1999年   1032篇
  1998年   719篇
  1997年   474篇
  1996年   370篇
  1995年   290篇
  1994年   218篇
  1993年   219篇
  1992年   135篇
  1991年   84篇
  1990年   90篇
  1989年   108篇
  1988年   61篇
  1987年   40篇
  1986年   33篇
  1985年   26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28篇
  1980年   34篇
  1979年   21篇
  1977年   43篇
  1976年   81篇
  1959年   20篇
  1951年   1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对宝浪油田地层结垢倾向进行了理论分析,对宝浪油田地层结垢机理进行了静态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992.
在总结前人对管材模具进行设计和分析方法的基础上,采用ANSYS参数化建模的方法,就支架式机头中关键几何参数的变化对流场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的模拟分析,从而可实现对口模设计的指导。  相似文献   
993.
Two chemically modified starch derivatives, crosslinked amino starch (CAS) and dithiocarbamates modified starch (DTCS), were prepared and used for the removal of Cu(II) from aqueous solutions. CAS was found to be effective for the adsorption of Cu(II), which tended to form a stable amine complex. Adsorption of Cu(II) onto DTCS was higher than that onto CAS. Experiments showed that the adsorption processes of Cu(II) on both CAS and DTCS were endothermic, and followed Freundlich isothermal adsorption. For both adsorbents, dynamic modeling of their adsorption showed that the first‐order reversible kinetic model described the adsorption process. The adsorption rate constants of CAS and DTCS were 1.578 and 10.32 h?1, respectively. From the results of the thermodynamic analysis, free energy ΔG, enthalpy ΔH, and entropy ΔS of the adsorption process were calculated. © 2004 Wiley Periodicals, Inc. J Appl Polym Sci 92: 3881–3885, 2004  相似文献   
994.
为了综合利用DD混剂(1,3-二氯丙烯和1,2-二氯丙烷的混合物),以工业副产品DD混剂为主要原料,使1,3-二氯丙烯与丙烯酸、氢氧化钠反应,合成了丙烯酸-3-氯-2-丙烯酯并分离出1,2-二氯丙烷,并确定了适宜的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995.
DTPA-双(3,5-二甲氧基-4''''-氨基二苯乙烯)的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3,5-二甲氧基苄溴为起始原料,通过Witting-Hornor反应,再经Fe/HCl还原,合成了3,5-二甲氧基-4'-氨基二苯乙烯.再与DTPAA反应得到标题化合物,其结构经IR、MS、1HNMR、元素分析确证.  相似文献   
996.
南极假丝酵母脂肪酶发酵条件优化及酶学性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分别用摇瓶和15L发酵罐,对南极假丝酵母产胞外脂肪酶的培养基成分和操作条件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到最优的培养基组成为:豆粉40g/L,淀粉15g/L,豆油5mL/L,K2HPO4g/L,MgsO4·7H2O1g/L,Tween-800.1%,酵母膏5g/L;操作条件为:温度24℃,初始pH值为6.0,通气量为10.0L/min。在此培养条件下,发酵周期缩短至54h。由15L发酵罐生产的酶液酶活达到19.2U/mL。酶液在pH值为4.0~6.0和7.5~9.0范围内较稳定,其最适宜pH值范围为6~8.5;70℃时酶的催化活性最大.在40~70℃的温度范围内保持1h后残留酶活为60%。  相似文献   
997.
简要概述了注射成型过程中的非等温结晶和2种计算结晶度的方法。结果表明,在注射模CAE开发中,用DSC测量是一种比较实用简便的计算结晶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8.
利用长江口的现场观测资料分析河口不同区段表层细颗粒泥沙絮凝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河口上段水域,流速对絮凝表现为破坏作用,盐度是"制约"条件,流速和浊度对絮团影响明显,絮团平均粒径约为40.69mm,是分散粒径的4倍左右;口门最大浑浊带水域絮团峰值出现在憩流或者中等流速处,高盐度抑制、低盐度促进絮团生长,小潮时流速影响最明显、大潮时则是盐度,絮团平均粒径小潮为28.54mm、大潮35.17mm,是分散粒径2~3倍左右;北港口外,絮团生长或者破碎频繁,流速表现出促进作用,盐度有抑制作用,盐度对絮团影响最大,絮团平均粒径约为110.36mm,是分散粒径的18倍左右。  相似文献   
999.
根据2011年枯季和2012年洪季在大、中、小潮期间的多点同步现场观测资料,分析研究了磨刀门河口悬沙浓度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磨刀门口悬沙浓度纵向分布呈近岸高,远岸低的趋势;横向分布具有季节性差异,洪季主槽大于滩地,枯季滩地大于主槽;垂向分布洪季主要以斜线型分布为主,枯季主要以抛物线型分布为主。潮周期平均含沙量大潮普遍大于中、小潮;洪、枯季磨刀门口外落潮含沙量普遍大于涨潮含沙量。洪季含沙量混合较为均匀,落潮时含沙量增大,涨潮时含沙量减小,枯季含沙量分层明显,。受波浪潮汐作用,一个周期内有多次明显的再悬浮过程,涨潮时增大,落潮时减小。  相似文献   
1000.
香料紫罗兰酮合成工艺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和承尧  于军  陶元器 《云南化工》2006,33(1):1-8,14
以山苍子油、柠檬草油为原料合成紫罗兰酮,研究了缩合反应、环化反应、产品精制的工艺条件;并缩合反应中,柠檬醛的转化率为99%以上,产品得率95%;环化反应中,假性紫罗兰酮的转化率98%以上,产品得率90%。产品中总含酮量95%,其中α-紫罗兰酮占8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