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7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3篇
工业技术   38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氢气被认为是高效和无污染的清洁能源,电解水制氢产物单一,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本文将研究一种低成本、高性能的非贵金属-四氧化三钴电催化剂,以硝酸钴为原料,通过传统的水热合成法制备出形貌可控的四氧化三钴电催化剂,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高分辨率的透射电子显微镜等手段对四氧化三钴进行表征及性能测试。  相似文献   
43.
正"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绿色建筑及建筑工业化"所属项目"目标和效果导向的绿色建筑设计新方法及工具"(项目编号:2016YFC0700200)于2016年8月获科技部审批立项。该项目由天津大学牵头,联合清华大学、东南大学、同济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沈阳建筑大学等重点高校、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等大型勘查设计院、中建集团等建设企业共30家单位,组  相似文献   
44.
一种采用半导体致冷的集成大功率LED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介绍了一种采用半导体致冷技术散热的集成大功率发光二极管(LED),这种利用珀尔贴效应设计的大功率LED散热封装结构,不但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大功率集成LED器件的散热问题,还可以使LED器件在高温、震荡等恶劣环境中正常工作.这样,既可拓宽LED的运用领域,又能有效延长大功率LED的寿命.采用该封装技术封装的白光LED,发光稳定,光衰小,寿命长.  相似文献   
45.
IP over WDM网络中,业务疏导能有效提高波长带宽利用率.然而,单一化的业务疏导机制难以满足不同业务的QoS要求,也很难做到经济合理地使用光路.提出了一种支持多优先级业务的疏导机制,该机制根据光路传输的时延和丢包特性来选择恰当的疏导路径,同时,该机制结合了抢占和流量分割技术,能有效地实现流量分割和多路抢占,降低了业务的阻塞概率.仿真结果显示,该疏导机制在保证业务QoS的同时,降低了高优先级业务的阻塞概率;在业务负载低时,能有效减少抢占.  相似文献   
46.
通过超声波辅助提取,对玫瑰茄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择超声波功率、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固液比为考察因素,以玫瑰茄多糖提取率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考察各个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玫瑰茄多糖提取率的影响。最佳提取工艺为:超声波功率为270 W,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30 min,固液比1∶20(g/mL),提取2次,最佳提取条件下玫瑰茄多糖提取率为60.35%。  相似文献   
47.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欧前胡素的含量,以水提液中欧前胡素提取率为实验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之上,以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液料比为考察因素,利用Box-Behnken Design响应面法进行三因素三水平试验设计.响应面法优选出白芷中欧前胡素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72℃、液料比8倍、提取时间1.5 h,在该条件下欧前胡...  相似文献   
48.
以医院门诊大厅为研究对象,对我国寒冷地区典型城市——天津市的5所典型医院门诊大厅的空间形式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分别在冬季、春季、夏季对室内物理环境进行了监测及数据分析,以了解既有医院门诊大厅室内热环境和光环境的现状,并结合软件模拟进行分析总结,为医院门诊大厅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9.
目的通过一起河鲀中毒事件的流行病学调查和人群关于河鲀安全性的知识、态度、行为(KAP)调查,探讨河鲀食用安全的风险管理措施。方法通过病例搜索,调查病例家庭成员进食史及发病情况,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发病的高危因素,制作调查问卷调查了解当地村民有关河鲀中毒的知识、态度和行为。结果共搜索到14例病例,其中1例死亡。症状主要为头晕(100%)、四肢无力(79%)、四肢肌肉麻痹和行走困难(71%)、口舌肢端麻痹(71%)等。食用河鲀是发病的危险因素,加工过程保留鱼肝共同煮食可增加中毒的危险(RR=1.8,95%CI=1.1~3.1)。KAP调查发现70%(33/47)的村民近3年曾进食过河鲀,其中88%(29/33)来源于市场或流动摊贩;98%(46/47)的村民知道河鲀有毒,94%(44/47)的村民知道国家法律禁止食用河鲀鱼,但仍有94%(44/47)的人认为其味道鲜美值得品尝。结论食用混杂于无毒河鲀中的有毒河鲀是导致本次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居民对河鲀安全性知晓率高但依从性差。  相似文献   
50.
生物法处理有机废气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生物法处理有机废气(VOCs)的理论以及3种处理VOCs的生物工艺及其优缺点,并对影响生物法处理VOCs性能的重要因素,如填料、营养物质、微生物以及微生物量的控制等进行了详细阐述,结合生物法处理VOCs的研究现状对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