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篇
工业技术   9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细胞的新陈代谢过程可以抽象地描述成交互的复杂网络,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这种描述和分析有助于理解代谢网络的结构和功能.本文首先对高质量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代谢网络数据进行整理,构建了该网络中的所有代谢反应列表.随后用代谢物图(即节点表示代谢物,连线表示代谢反应)来表示这些反应,形成的...  相似文献   
42.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east square support vector machine,LSSVM)是1种新的机器学习算法,它采用结构风险最小化准则,能有效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且具有运算速度快、抗噪能力强等特点.本文针对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发酵建模中,选择重要模型参数值的问题,提出利用全局搜索能力强的量子粒子群优化算法,优化LSSVM建模过程的重要参数,并将该混合建模方法应用于L-缬氨酸发酵,建立L-缬氨酸产物浓度、菌体浓度和底物浓度等重要过程变量的预测模型,在线预估这些不能在线测量的生化状态变量.实验表明,混合算法所建立起的L-缬氨酸发酵模型在模拟菌体生长、底物消耗及发酵产酸过程的变化等方面都比BP神经网络建模方法具有较小的拟合误差和较好的推广性能,可以为L-缬氨酸发酵生产过程提供动态模拟,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3.
针对三维空间飞行器复杂飞行任务的路径规划,提出一种建立磁导率连续过渡带模型的人工磁场建模的路径规划方法.用该方法建立飞行区域障碍物模型、兴趣区域模型、飞行高度限定模型;采用有限元分析法解算飞行区域各个点磁场方向;通过逐点迭代方法生成路径.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在路径平滑性能、兴趣区域搜索性能和避险性能上比传统SIMPLEC分别提高了4.6%、3.1%、21.01%,比人工势场法分别提高了4.3%、47%、12.14%.人工磁场法扩展了势场在路径规划中的应用,具有一定有效性.  相似文献   
44.
介绍了光同步数字体系中用于STM-1/STM-4模式下段开销处理专用集成电路的设计,重点分析了设计方面的难点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实验证明所设计的电路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45.
黄元凯  黄海生 《建筑施工》2008,30(3):211-213
地下车库现浇顶楼盖采用CBM自稳型薄壁空心管作为结构填充物,是一种新工艺,具有缩短施工工期、降低楼面荷载减少自重、节约工程成本等方面独特的优势。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薄壁空心管混凝土楼板的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46.
黄海生  叶春雷 《轧钢》2013,30(1):56-57,72
针对江西新余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冷轧厂连续退火机组常因自动控制系统的缺陷引起加热段被迫停机的问题,采取了提高检测信号的可靠性、优化联锁控制条件、完善控制功能等措施,提高了机组运行的稳定性,减少了不必要的停机时间。  相似文献   
47.
结合从事造价中程审核的工作实践分析了工程结算审核中常见问题,并提出了造价控制的若干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48.
根据交换系统的要求,设计了A率μ率转换器ASIC。该转换器具有Intel CPU的接口功能。经硬件实验证实,结果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49.
陆克中  黄海生  方康年 《福建电脑》2011,27(1):22-22,15
针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由于建设经费不足导致实验室建设落后问题,从合理规划,节约实验用房,预留发展空间;功能整合,节约设备,降低办学成本;合理利用,变废为宝,提高设备利用率;软硬结合,克服设备短缺,有效开展实验教学;课内外结合,构建电子教学平台,分期分批开放实验室这五个方面对实验室的建设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良...  相似文献   
50.
黄海生  胡剑斌 《轧钢》2020,37(4):78-80
针对采用带头与卷取机芯轴橡胶套筒定位区动态接触的传统自动定位技术控制效果不好而带来带头印缺陷的问题,对其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这是因为不同规格、钢种带钢的工艺参数不同,带钢穿带过程中在传送辊上的打滑量不同,在传输通道上的下垂量不同,带头到达卷取机芯轴定位区时计算带头位置与实际带头位置存在不稳定的偏差,因此带头定位精度不稳定。为此,开发了双动态自动定位技术,穿带过程中预留了足够的带钢打滑及下垂富余量,且带头与定位区中心线在助卷皮带咬入口静止状态下接触,消除了影响带头定位精度的主要因素,带头定位精度能稳定在±15 mm的误差范围内。实际应用效果表明,该方法可行、实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