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9篇
工业技术   20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01.
本文研制出一种性能优异的适用于Sn1.0Ag0.5Cu焊膏的无卤素松香型助焊剂,用润湿性和腐蚀性作为衡量标准,并按照助焊剂的主要性能指标对这三种配方进行了综合性能评价.  相似文献   
202.
对助焊剂的活性组分和其他组分采用正交试验进行筛选,根据工业标准对其进行了焊料铺展面积测试,效果较好的活性剂进行复合处理,对配制出的活性剂溶液加入松香配制成助焊剂进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当有机酸和三乙醇胺的质量比为12:1,占助焊剂质量分数的13.68%时,溶液的pH值达到3.94,扩展率可达80.06%,钎焊后的焊点光...  相似文献   
203.
一种醇基低固含量免清洗助焊剂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无铅焊料的焊点铺展及润湿力实验考察了活性剂对助焊剂润湿性能的影响,并据此研制出了一种以乙醇为溶剂、以有机酸和有机胺为活性剂并使用复合表面活性剂的免清洗助焊剂.结果表明:使用复合表面活性剂的助焊剂的润湿效果要好于使用单一表面活性剂的助焊剂.其中,以使用Op-4与壬基酚聚氧乙烯醚质量比为8:1的复合表面活性剂的助焊剂的...  相似文献   
204.
针对自冲铆接接头拉剪强度的数值模拟方法进行研究.对0.7mm低碳钢+0.7mm低碳钢同种材料自冲铆接接头,0.7mm低碳钢+2mm铝合金的异种材料自冲铆接接头的剪切拉伸过程建立有限元模型,并对其剪切拉伸过程及铆钉与板材的受力变形情况和破坏失效模式进行了模拟和分析.从数值模拟结果可以看出,钢-钢同种材料与钢-铝异种材料自...  相似文献   
205.
基于放电法的高压电场感应取能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高压电力线上安装的在线测量装置需要持续可靠的电能供应,提出了一种新的通过感应高压电场来获得能量的电源技术。这种技术的主要思想是通过安装在电力线与大地之间的一个金属极板来获得恒定的位移电流,使之向一个小容量的取能电容充电,进而通过一个放电电路将能量转移到一个大容量的储能电容上,当存储的能量达到一定水平,则提供给后端的测量装置。由于电力线的电压是稳定的,因此这种供电方式较少受到负载和环境的影响。文中详细介绍了放电法电场感应取能技术的主要原理和优化设计方法,并将之应用于一种隔离开关触头温度在线测量和无线传输装置中,该系统已经在110kV变电站中成功挂网运行,从而验证了技术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6.
针对超薄板焊后面外失稳变形的机理以及矫正的研究目前仍较少。以厚度为0.07 mm的不锈钢金属箔为研究对象,建立基于壳单元的有限元计算模型,采用热-力顺序耦合的方法针对激光焊中出现的波浪变形现象进行数值模拟。波形分布的数值模拟结果与实测基本吻合。分析认为在整个焊缝长度上的焊接应力会在焊接过程中自身平衡,拉伸应力区外会有压应力来平衡,从而产生间隔分布的局部压应力区导致波浪变形出现。发现采用0.15%的预拉伸方法可以大大减少薄板的面外失稳变形量,其主要原因是焊后焊缝中的塑性应变发生了由压缩向拉伸应变的转变。采用滚轴碾压可以矫正焊缝处的波浪变形,随焊碾压可以使超薄板焊后整体面外变形幅度降低,由原来的0.46 mm下降至0.25 mm,直径72 mm滚轴碾压后焊缝处波浪变形高度差被基本控制在0.002 mm之内,接近平直。研究结果对提高超薄板结构的焊接质量具有积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7.
在不同沉积路径下采用冷金属过渡电弧增材制造技术制备了H13钢成形件,基于热-弹塑性有限元法对成形件的热历程进行了分析,并通过试验研究了成形件的显微组织和硬度。结果表明:同向和双向路径沉积得到5层单道和单层5道成形件的热历程基本一致,双向沉积5层单道成形件第3层中间点的峰值温度远高于双向沉积单层5道成形件第3道中间点,5层单道成形件的热累积效应更明显;5层单道成形件的板条状马氏体组织比单层5道成形件的粗大;同向沉积5层单道成形件在同一高度上的硬度略高于双向沉积成形件,同向沉积和双向沉积单层5道成形件在水平方向的硬度分布基本相同,5层单道成形件的平均硬度略低于单层5道成形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