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3篇
工业技术   149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1.
以全硫碳酸铵为掺杂剂,采用湿法由硫酸钛出发制得碳氮硫共掺杂TiO2,通过XRD和XPS对掺杂TiO2进行了表征,并对掺杂TiO2的光催化活性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微波辅助加热制备的掺杂TiO2中,C元素部分替位取代了TiO2晶格中的Ti^4+;N元素以两种掺杂形式存在,即进入TiO2晶格替位取代O2^-产生掺杂和通过化...  相似文献   
12.
纳米多孔硅复合材料爆炸反应的实验与理论研究   总被引:10,自引:7,他引:3  
纳米结构多孔硅具有极高的孔隙率和比表面积,在其孔隙内掺入硝酸盐组分形成一种可发生爆炸反应的复合材料.实验表明①多孔硅的比表面积越高,与相关组分的接触面积越大,爆炸越迅猛;②新鲜制备的多孔硅较易发生爆炸,经过存放后需要更高的触发能量才能发生爆炸;③多孔硅-硝酸盐复合材料的爆炸过程与硝酸盐的种类有关,在实验条件下,掺碱金属硝酸盐的复合材料不发生爆炸,而掺镧系金属硝酸盐的复合材料可以发生爆炸;④在镧系硝酸盐中,硝酸钆和硝酸镧最为敏感,在滴加较低浓度时就发生爆炸,而硝酸铒需要在滴加较高浓度时才会发生爆炸.我们依据已有的硅氢加成反应和过渡金属催化炸药分解反应,首次提出了多孔硅-硝酸盐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模型,使用这种模型可以合理地解释实验中的爆炸现象.  相似文献   
13.
CeO2填充环氧树脂,并用偶联剂KH560对CeO2进行表面改性,通过溶液混合法制备CeO2/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分别通过拉曼光谱仪、紫外漫反射光谱仪、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电化学工作站对CeO2/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和电化学防腐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表面改性的CeO2在环氧树脂基体中具有更好的分散性;所制备的改性后CeO2/环氧树脂复合涂层对镀锌板附着力达到1级;与水接触角达到82.5°;电化学防腐性能测试中其浸泡30 min阻抗值在109Ω·cm2以上,浸泡7 d阻抗值基本保持在107Ω·cm2左右,高于未改性的CeO2制备的复合材料和普通环氧树脂材料。改性后CeO2/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附着力、疏水性和化学防腐性能明显优于未改性的CeO2制备的复合材料和普通环氧树脂材料。  相似文献   
14.
冠醚液晶具有液晶的有序性和冠醚络合金属离子的特性,采用单臂冠醚液晶成功地用粒模拟生物膜的离子传输,首次提出了冠醚液晶和PVC的二元复合膜,这种新的仿生膜模型种巧妙地模拟生物膜的温控传输,能更充分发挥膜传输中液晶的基本功能。因此,提出了冠醚液晶分子在液晶志时能自组装成离子通道传输离子。  相似文献   
15.
Fe-Ni-P合金改性空心微珠及吸波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化学镀的方法制备了表面包覆Fe-Ni-P合金的空心微珠,研究了制备方法及条件对空心玻璃微珠表面改性的影响,并对其吸波性能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空心玻璃微珠表面镀层中铁、镍的质量分数分别为30.1%和63.2%,在频率为16.80 GHz处,涂层的反射衰减可达-18.20 dB,且在12.5 ~18.00 GHz频段范围内,反射衰减皆低于-10.00 dB.  相似文献   
16.
反相乳液法制备单分散性Fe3O4微粒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杨旭  陶长元  覃军  杜军 《材料导报》2005,19(5):111-114
为制备单分散性的Fe3O4微粒,采用反相乳液法,以Fe2 与Fe3 按n(Fe2 ):n(Fe3 )=1:2配成的水溶液作为水相,十二烷基磺酸钠为乳化剂,液体石蜡和水溶液形成油包水型乳液,用NaOH共沉淀.实验考察了油/水体积比、搅拌速度、乳化剂及碱用量、乳化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佳的条件是:在V(石蜡):V(水)=6:1,1030r/min的搅拌速度下,乳化剂的量为4.5g/L,乳化20min后,用超过理论用量5%的氢氧化钠共沉淀.用粒度仪和磁天平表征所得Fe3O4,数均粒径为2μm,98%的粒径分布在1~5μm,质量磁化率为2.60×10-2emu/g.  相似文献   
17.
根据以往文献合成和表征了一种大环四胺镍(Ⅱ)配合物NiR(R:2,3,9,10-四甲基-1,4,8,Ⅱ-四氮杂环十四-1,3,8,10-四烯高氯酸),元素分析与以往文献一致。首次研究将该配合物作为模拟水解金属酶催化α-吡啶甲酸对硝基苯酚酯(PNPP)的水解反应。结果表明,配合物在催化PNPP水解中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活性,且活性随体系pH值和温度的增大而增大。根据实验结果,提出了PNPP催化水解的反应机理,分析了PNPP催化水解增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运用LabView和Matlab软件分别采集和处理穿流式刚-柔组合搅拌桨扰动澄清槽中油-水两相流体内部的压力脉动信号,得出的最大Lyapunov指数(LLE)和多尺度熵(MSE),反映流体内部的混沌程度;同时采用流场可视化技术观测流体混合状态。结果表明,相比于刚性组合桨,穿流式刚-柔组合搅拌桨通过穿流孔与柔性部分的共同作用改变流场的结构和能量耗散方式,使流体的混沌程度和混合状态都优于刚性组合桨。当转速为88 r·min-1时,流体的混沌混合都达到最佳状态,各实验条件下的LLE均大于零,表明流场混合体系已进入混沌状态,且穿流式刚-柔组合搅拌桨体系的MSE明显高于刚性组合桨体系,说明穿流式刚-柔组合搅拌桨的混合效果优于刚性组合桨。另外,柔性片上穿流孔的数目和柔性桨叶的厚度对流场的混沌特性也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菱锰矿浸取及除杂工艺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目前国内外菱锰矿的浸取方法及除杂工艺的研究进展,重点评述了预焙烧浸取法、直接酸浸取法、还原浸取法等浸取工艺及铁、铝、镁、钙、重金属等杂质的净化方法,并对我国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低价钒和铬难以在碱性条件下直接反应溶出,钠化焙烧会产生较多的废气和废水,钙化焙烧则会带来较大能耗。试验以H_2O_2作为氧化剂,对钒铬还原渣中钒铬的碱性湿法浸出过程进行强化。研究了Na OH用量、反应温度、H_2O_2用量、反应时间以及搅拌转速等参数对钒铬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升高反应温度,延长反应时间,可以提高钒和铬的浸出率。在碱性条件下,低价钒比较容易被氧化成高价而溶出,即使氧化剂用量较小时,钒也比较容易被氧化;在H_2O_2的氧化作用下,钒的浸出率高达94.30%。铬的浸出率随着H_2O_2用量的增加呈现线性增加的趋势,在合适条件下,铬的浸出率高达90.12%。H_2O_2作为一种清洁的氧化剂,在反应过程中不会引入杂质,并且能够实现钒和铬的同步高效浸出。该方法具有对环境友好、反应效率高等优势,可以作为一种新型高效氧化技术进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