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6篇
  免费   130篇
  国内免费   57篇
工业技术   1703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74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77篇
  2018年   84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112篇
  2013年   102篇
  2012年   95篇
  2011年   106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利用微弧氧化技术在以硅酸钠为主要溶质,配以辅助添加剂Na2WO4、KOH、Na2EDTA的电解液中,在LY12铝合金表面原位生长陶瓷层。用WTM-1E型球-盘磨损实验机对试样的摩擦学性能进行了研究,并用SEM、XRD分析了微弧氧化陶瓷层的表面形貌和相结构。结果表明:铝合金在电流密度10 A/dm2,电解液温度40~60℃,处理时间10~60 min条件下,可以原位形成均匀致密的表面陶瓷改性层。微弧氧化处理后的试样在干摩擦小滑动距离下表现出良好的耐磨性能。  相似文献   
22.
利用微弧氧化技术在以硅酸钠为主要溶质,配以辅助添加剂Na2W04、KOH、Na2EDTA的电解液中,在LY12铝合金表面原位生长陶瓷层。用WTM-IE型球-盘磨损实验机对试样的摩擦学性能进行了研究。并用SEM、XRD分析了微弧氧化陶瓷层的表面形貌和相结构。结果表明:铝合金在电流密度10A/din2,电解液温度40~60℃,处理时间10~60min条件下,可以原位形成均匀致密的表面陶瓷改性层。微弧氧化处理后的试样在干摩擦小滑动距离下表现出良好的耐磨性能。  相似文献   
23.
提出一种新的钛合金表面强化方法,利用加弧辉光离子无氢渗碳技术在钛合金表面形成渗碳层。该方法是在加弧辉光离子渗镀技术中引入由高纯石墨制成冷阴极电弧石墨靶,按冷阴极场致发射机制,源源不断地从电弧石墨靶上发射出高能量、高密度、高离化率、高速度的离子流,成功的在钛合金(Ti6Al4V)基材表面形成25—30μm厚的渗碳层,同时避免了氢元素对钛合金造成的氢脆问题。电化学腐蚀试验表明钛合金无氢渗碳后耐蚀性能得到提高,在0.5mol/L的稀硫酸腐蚀介质中,耐蚀性提高7倍多。渗碳后钛合金表面显微硬度达到936(HV)。其中,渗碳层相结构采用XRD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24.
介绍了一种在钢铁基体上制备氮化钽薄膜的新方法———网状阴极法。其设备简单、价格低廉。实验中发现 ,在工艺参数调配合适的条件下 ,可制备出结构为面心立方和密排六方结构的氮化钽薄膜。薄膜较致密且均匀 ,与基体结合良好。分析了优选工艺参数条件下合成的氮化钽膜的成分、组织、表面和断口形貌及结合力。  相似文献   
25.
周海  陈飞  吕俊霞  杨英歌  丁莉  任蕾 《热加工工艺》2006,35(22):47-48,65
采用低温气体多元共渗技术对25CrNiMo钢试样进行C、N、O共渗,实现了在材料表面形成均匀的渗层。而且渗层又厚又致密。利用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子显微技术测定了渗层相的组成及其表面形貌,采用电化学测试技术对渗层在1.0mol/L 稀HCl溶液中的耐蚀性与原始材料的耐蚀性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同时对渗层的显微硬度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渗层以氧化物、氮化物和碳化物为主,且氮化物居多,渗层约15μm,耐蚀性得到了大大的提高,腐蚀电流密度由原始材料的84.5mA/cm^2降到54.2mA/cm^2,腐蚀速度由0.496mm/a降到0.318mm/a。其腐蚀速度也低于原始试样的腐蚀速度,其表面硬度最高可达859HV,是基体显微硬度的3.4倍。  相似文献   
26.
The NiCrAIY+ZrO2 thermal barrier coating was prepared on the surface of TiAI alloy by plasma spraying technique. The microstructure and phase structure were analyzed using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and X-ray diffractometry (XRD). The high temperature oxidation resistance of the plasma sprayed samples at 850℃ was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bonding between thermal barrier coating and substrate is very good. Surface hardness of TiAI alloy is improved too, The microhardness of the coating surface is about HV 900 after the oxidation test at 850 ℃. The oxidation resistance of the samples is improved remarkably.  相似文献   
27.
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了聚苯胺/聚环氧乙烷( PANI/PEO)纳米纤维,研究了电压、接收距离对电纺PANI/PEO纳米纤维直径的影响,对电纺参数进行了优化。通过对电纺接收端的控制,制备了平行纳米纤维阵列,实现了纳米纤维的定向排布;通过对电纺射流沉积次数的控制,制备了PANI/PEO纳米单纤维传感器,并对NH3进行了气敏性测试。结果表明:当电纺电压为20 kV且接收距离为20 cm时,获得的PA-NI/PEO纳米纤维直径为105 nm,且形貌较佳,在此优化参数条件下制备的单纤维PANI/PEO纳米传感器在常温下对低浓度的NH3有良好的线性响应输出。  相似文献   
28.
解放思想,推动中国水电事业科学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910年在云南石龙坝兴建第一座水电站至今,中国水电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已走过了百年的历程,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进一步加快水电开发,是加强水资源综合利用、优化能源结构、推进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态环境、促进西部大开发、发展区域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十二五"任务繁重而艰巨,在新的形势下,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切实解决好水电发展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推动水电事业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29.
荆江河段的主流变化主要表现为弯曲分汊段的主支汉交替及单一弯道段深泓半径的变化,综合考虑两者关系,提出了能描述荆江分汉段及单一弯道段主流线特点的无量纲常数--弯曲特征数r,并针对同一河段分析了汛期平均流量、洪峰变差系数、年输沙量及输沙指数等水沙条件变化与主流线变化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汛期平均流量较小、水流相对饱和度低、来水来沙过程较为均匀使得滩槽高差较小,横断面向宽浅发展,从而减弱河道对水流的约束,弯曲特征数较小,主流顺直;反之主流向弯曲发展.  相似文献   
30.
介绍了ATMEL公司的高档单片机AT90CAN128与射频芯片CC2420构成的基站利用在智能交通(ITS)中来实现对交通信号灯控制的目的。设计了具有CAN模块的基站板的硬件结构,同时开发了与其硬件结构相关的底层驱动。该基站应用在智能交通(ITS)控制交通灯上,实验证明该方法比传统的利用定时交通灯控制的方法更能缓解大城市交通的压力,具有良好的实时控制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