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3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1.
采用激光诱导炽光和激光诱导荧光技术研究了燃料种类对碳烟演变过程的影响。以CH_4、C_2H_4、C_3H_8的扩散火焰为研究对象,测量了碳烟的体积分数、粒径、颗粒数浓度以及多环芳烃相对浓度的二维分布。结果表明:CH_4、C_2H_4、C_3H_8火焰的碳转化因子分别为0.0058、0.144、0.043;碳烟颗粒的平均粒径为9.2,20.8,14.7 nm,对应的颗粒数浓度分别为6.9×10~(21),8.7×10~(21),7.8×10~(21) m~(-3);对于含有较多碳原子或不饱和键的燃料,碳烟和环芳烃的生成演变过程更为迅速;比表面增长速率和生长时间的综合变化导致C_2H_4火焰中碳烟颗粒的粒径最大,C_3H_8次之,CH_4最小。  相似文献   
12.
针对热重-红外联用分析中确定气体产物的释放速率对了解热分解过程、气固反应的重要性, 通过关联热重分析仪中测得的固体样品质量损失速率, 提出了依据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测得的非对称性气体产物响应光谱信号强度时间变化,获得该气体逸出速率的定量校正分析方法.并以热重-红外联用碳酸钙样品热分解过程为例, 重点讨论了载气流速、样品质量等参数对逸出气体光谱信号滞后、形变的影响. 结果发现,气体传输滞留时间、扩散逆混合时间主要取决于载气流速, 而与样品质量无关.  相似文献   
13.
为了定量分析热反应过程中连续或彼此重叠产生的多组分混合气体产物,提出依据气体混合物的红外吸收特征谱带强度时间分布确定热重-红外联用中多组分气体产物逸出体积流量的定量计算方法.以氧气气氛中炭黑固体样品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气体的热重-红外联用实验为例,重点讨论载气流速的选择对多组分气体产物定量结果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在适当的载气流速下,可忽略反应气体的消耗以及微量气体产物的析出对多组分气体产物逸出体积流量定量计算的影响.当热反应过程中逸出的混合气体存在弱吸收红外、甚至不吸收红外的气体时,可采取近似定量方法实现多组分气体产物逸出体积流量快速定量表征.  相似文献   
14.
在水资源短缺的背景下,提高地下水超采区的灌溉用水效率意义重大。通过对地下水超采的重点治理区域津冀地区井灌农户玉米的生产与灌溉情况进行调研,运用随机前沿模型(SFA)与TOBIT模型,测算玉米种植的农业生产技术效率以及灌溉用水效率,从农民自身及家庭特征、农业生产特征、灌溉特征以及用水管理情况4个维度分析农业灌溉用水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与其他地区相比,地下水超采区玉米生产技术效率较高,但灌溉用水效率较低,有一定的节水潜力。对于地下水超采的井灌区,农民年龄、受教育年限、农业劳动人数、农业收入占家庭收入的比重以及灌溉方式对灌溉用水效率产生显著的影响;而农业生产特征、水资源紧缺认知程度、对节水灌溉技术的了解程度以及用水管理情况受井灌以及地下水超采的影响,对灌溉用水效率没有显著的作用。对于地下水超采的井灌区,应从农民自身以及家庭特征出发,发挥农户在灌溉中的能动作用,提高灌溉用水效率。  相似文献   
15.
大容量直流锅炉在线寿命监测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某厂捷制200MW直流锅炉主要承压高温部件的寿命在线监测,通过有限元分析计算,获得了各控制部件的应力集中系数,比较各寿命规范,结合该炉的具体情况,提出了适合计算机寿命在线监测方法.对监测部件的内外壁温差按不同的温升速度,不同的内壁放热系数及采用常物性和变物性等条件下,进行数值计算,解决了在线寿命计算机监测系统遇到的问题,并开发了大容量电站直流锅炉在线寿命监测软件包.  相似文献   
16.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PC/PBT共混物结晶行为及酯交换反应对共混物结晶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范围内,PC的引入对PBT的结晶起到促进作用,提高其结晶速率,缩短了结晶时间,但对PBT的成核机理和晶体生长方式没有发生很大的改变.共混时间延长,共混物中PBT的结晶能力增强,结晶度增大.  相似文献   
17.
介绍喷墨打印相纸的市场现状和技术发展,重点探讨高质量喷墨打印相纸的新型原材料、涂层结构和涂布工艺。  相似文献   
18.
生物质热裂解制油的动力学及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不同升温速率下对水曲柳原料在 30 0~ 12 0 0 K范围内进行了热重分析试验 ,试验显示生物质热裂解随温度升高经历五个不同阶段。采用微商法和积分法对其主体阶段的分析得到相互一致的结果 :活化能为 10 1.4 k J/mol、指数因子为 1.2 2× 10 7s- 1 的一阶一步动力学模型。在所开发的以流化床反应器为主体的生物质热裂解制油系统上对生物质进行热裂解试验 ,得出了温度、粒径、停留时间和木种等几种最为重要的参数对热裂解制油的影响规律 ,并在 773K左右成功制取出产率高达 6 0 %的生物油 ,同时用色质联机分析 (GC- MS)技术对所制取的生物油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9.
利用双螺杆挤出机制备聚碳酸酯(Pc)/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B来酸酐接枝氢化苯乙烯-丁二烯啕E乙烯共聚物(SEBS-g—MAH)的共混物。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平板流变仪研究了SEBS-g—MAH对PC/PBT共混物的机械性能、断面形态结构、动态力学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SEBS-g—MAH提高了PC/PBT共混物的相容性,随着SEBS-g—MAH用量的增加,共混物的缺口冲击强度和断裂伸长率上升,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下降。当SEBS—g-MAH质量分数为5%时共混物的综合性能最佳,同时,SEBS-g—MAH的加入,并未对PC/PBT共混物的成型加工性能产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20.
采用热松弛时间表征微纳米含碳粒子受热瞬间热扰动和热响应存在的时间迟滞,同时结合Kn数判断受热粒子所处的流动区域修正空气导热系数,建立亚微米碳粒的单相延迟双曲型瞬态激光诱导辐射传热传质模型,分析碳粒子经高能脉冲激光照射前后其温度与激光诱导辐射光谱强度的时域变化特征。重点讨论了热松弛时间与激光能量等参数对不同粒径尺度的碳粒激光诱导辐射光谱信号的影响。结果表明,热松弛时间值越大,入射激光能量越高,粒径越小,受热颗粒的激光诱导辐射光谱信号振荡幅度越强,非傅里叶效应越显著,这为采用激光诱导辐射技术进行高温环境亚微米量级含碳微粒的定量测量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