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7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地下转露天开采的采空区危害与探测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保证地下转露天开采顺利实施,文章进行了地下采空区危害与探测技术分析.从便于探测和处理的角度出发对地下开采形成的采空区进行了按成因分类.分析认为采空区对露天生产的危害主要体现在经济效益下降、生产接续困难、威胁生产安全和增加穿爆工作难度四个方面.地球物理方法是较为实用的采空区探测方法,其中高密度电法是现阶段实践证明最有效的单一探测方法;而机械探测法适用于疑似采空区的确认.  相似文献   
12.
为了分析露天矿设备生产能力,以灰色系统的建模、关联度分析及残差辨识为基础,建立了灰色系统理论模型,并将该模型应用到某矿设备的生产能力分析预测中。由后验差检验结果,精度检验等级可知,基于灰色理论预测矿山设备的能力拟合精度好,预测结果正确可靠。为矿山设计、矿山生产计划编制及矿山采剥工程模拟时对各设备的生产能力进行动态的随机计算提供了重要的方法,以别于传统的静态参量方法。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目前超深竖井建设悬吊系统吊盘不平衡、钢丝绳受力不均、部分稳车出现溜车等,致使吊盘升降效率低下、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通过开发稳车集控系统、吊盘液压涨力自动平衡装置、稳车正反转检测防溜车系统等有效解决超重超大超深井凿井悬吊系统的稳定。在此基础上,建立稳车钢丝绳拉力天轮在线监控系统,同时监控吊盘载荷,实现超大吊盘平稳运转,充分发挥悬吊提运设备的效率,为超深竖井安全高效建设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为了保障采掘工作的正常接续,实现矿井的高产高效,我国西部矿区综采工作面的区段平巷大多采用双巷掘进方式,巷间区段煤柱先后经历掘进,一次回采及二次回采的扰动影响,矿压显现剧烈。采用锚杆无损检测技术对区段煤柱采动影响区域进行了锚杆轴力实测,进而对区段煤柱锚杆支护体的实时支护状态及其稳定性进行评价,并对区段煤柱超前加固支护设计提出合理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在工作面两端区段平巷里,随测试锚杆距工作面距离增大,锚杆轴力呈先增加至峰值后逐渐减小,直至趋于稳定的总体变化规律;锚杆轴力峰值位置正好对应着区段平巷围岩大量破坏与未破坏的交界区域;通过锚杆轴力变化可以较好地反映工作面前后方的采动影响剧烈范围,为工作面区段平巷超前支护范围及其预防加固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针对滚动轴承故障诊断问题,提出一种在频域进行相关分析诊断故障的新方法。将振动信号进行离散余弦变换得到频域系数,对频域系数自动分段,对不同分段情况下的频域系数进行相关分析,比较不同分段情况下的相关系数,取其最大值,对应的频率即为故障频率。该方法克服了时域内相关分析受噪声影响导致诊断不准确的缺点,在信号含噪声情况下诊断结果稳定、准确。SKF 6205-2RS轴承诊断实例说明该方法的可用性。  相似文献   
16.
微弱信号提取一直是故障诊断领域的难点。结合离散余弦变换(DCT),将离散时间序列经过离散余弦变换处理成对应的系数向量,在阈值处理的基础上,重构信号提取出微弱故障信息。与小波降噪和低通滤波方法进行对比分析,该算法突出了信号的微弱故障特征信息,较好的再现了夹杂在信号中的微弱成分,参数设定简单,结果对参数不敏感。最后通过实验证实该方法的有效性。本算法速度快,简单易行,可用于实时故障监测。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半导体制冷技术的原理及其在工程上的应用,分析了该技术的应用发展前景,探讨了影响半导体制冷性能的因素,并指出了半导体制冷技术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针对轴承故障难以快速诊断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离散余弦变换(DCT)和Hilbert变换提取轴承损伤的特征信息新方法。首先采用离散余弦变换对时域信号进行处理获得系数,再合理选择离散余弦变换系数重构信号,用Hibert包络分析重构信号并从中提取特征频率。实际应用表明,该方法能快速、准确地检测出轴承损伤,可有效应用于轴承故障的在线监测与诊断。  相似文献   
19.
我国许多大型露天煤矿都地处新疆等西部高寒地区,低温环境下边坡岩体中的自由水发生冻结,对损伤岩体的宏微观结构将产生显著影响,使岩体的力学性能进一步劣化,进而诱发大规模滑坡等地质灾害。因此,开展含有初始损伤的饱和煤系岩石在低温条件下的动态力学特性及破坏机制研究,对寒区露天煤矿边坡稳定及安全开采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实时低温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LT-SHPB)试验系统,对含初始损伤的含水饱和露天煤系砂岩开展了低温冲击加载试验,并结合扫描电镜观测,对其动态力学特性及细观断裂机制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冲击速度(强度)的提高,砂岩动态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及峰值应变均快速增大,表现出显著的冲击强化效应;同时,在固定冲击速度下,抗压强度与弹性模量随初始损伤呈逐渐减小的趋势,砂岩的损伤弱化特性显著,而峰值应变则表现出损伤强化特征;(2)冲击载荷作用下砂岩破坏程度随着初始损伤及冲击速度的增大逐渐提高,破坏形式呈现出由张拉破坏向粉碎性复合破坏的转化特征;(3)较常温环境,低温环境下含水饱和损伤砂岩发生显著的冻胀作用,细观上表现为砂岩内部缺陷尺度与缺陷数量增多,其为砂岩动态力学特性产生劣化的根本原...  相似文献   
20.
针对数学形态学结构元素无法动态调整尺寸的问题,结合量子理论提出一种基于非线性量子比特的形态滤波方法,提升形态学的机械振动信号处理效果。分析机械信号与量子理论结合的可行性,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机械振动信号的峰值波谷的量子表达形式;结合振动信号的最大值和最小值,通过数学分析提出非线性量子比特的表达式,用于表达振动信号的瞬时状态;根据振动信号邻域的关联性,分析振动信号的局部特点,建立振动信号的三量子位系统;根据机械振动信号的峰值波谷的量子表达形式,在三量子位系统的框架内,提出机械振动信号在量子概率特征下的结构元素尺寸收缩算子,并基于尺寸收缩算子实现结构元素长度的自适应调整。运用轴承故障信号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比传统方法更加有效地提取出故障脉冲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