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工业技术   4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随着勘探程度的深入,西湖凹陷西斜坡全面进入了岩性圈闭勘探阶段,西斜坡主要勘探层系始新统经历了强烈的断陷-断拗转换期,断层相关的断层-岩性圈闭为主要的岩性圈闭类型,为了寻找规模岩性油气藏富集区,需要认识到断层-岩性圈闭的形成条件。此文通过针对断层-岩性圈闭的构造沉积演化及控砂模式研究,认为斜坡带西高东低的地貌背景造成物源自西向东推进,形成的潮坪-潮控三角洲共生的沉积环境下发育的 三角洲分支河道、潮坪砂和潮道等多种类型的砂体,在断裂和地貌的控制下形成顺向主断裂下降盘陡坡砂岩上倾尖灭-断层侧翼封堵圈闭、多级顺向断层下降盘断层上倾封堵-砂岩侧翼尖灭圈闭、反向断层下降盘砂岩上倾尖灭-断层侧翼封堵圈闭、反向断层上升盘断层上倾封堵-砂岩侧翼尖灭圈闭四种类型的断层-岩性圈闭。  相似文献   
32.
本文从做财经数据中心系统的原因分析入手,重点介绍了SMG财经数据中心系统设计的步骤及其主要内容,同时突出了数据中心系统结构及其技术特点.  相似文献   
33.
分析了模具的价格构成,阐述了基于实例的模具价格估算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模具报价系统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34.
 基于颗粒流理论,分别建立大尺度一维、二维颗粒流数值模型,研究低频动载应力波的传播规律。在一维颗粒链模型中,分别从震源激发方式、黏结模型、数值弥散、边界条件的角度系统地研究P波在数值模型中的传播规律,为模拟动载应力波在二维颗粒流模型中的传播提供了参考数据。大尺度一维颗粒链模型(6 400 m)研究结果表明:(1) 雷克子波不存在高频角点,比正弦波更适合模拟波场震源;(2) 当颗粒链模型采用接触黏结时,P波振幅随距离的增大而衰减,但波速基本不变,与理论值的相对误差为0.12%;(3) 当颗粒链模型采用平行黏结时,P波波形产生强烈扭曲;(4) 数值弥散分析表明,雷克子波峰值频率的增大和震中距的增大均会使弥散程度增大,但峰值频率的增大主要使波的振幅降低,震中距的增大使振幅和波速均降低。当频率f≤60.23 Hz,角频率 与波数 近似成线性关系,弥散现象可忽略;(5) 边界条件分析表明,对于刚性边界,反射波与入射波的振幅大小相等,符号相反,边界处质点的位移等于0;对于自由边界,反射波与入射波的振幅完全相等,符号相同,边界处质点的振幅为入射波的2倍;对于吸收边界,反射波振幅比入射波相比大约减少了96.8%,能有效降低反射波的影响。根据以上结论,在大尺度二维六角形排列颗粒流模型(3 000 m 3 000 m)中,采用接触黏结模型,并施加吸收边界条件,分别探讨了P波和S波波阵面特征及波形与波速的变化,并定性地分析了远场条件下的场源效应。结果表明:(1) 当在震源处施加集中力时,模型中出现由点震源激发的P波和S波。考虑到颗粒间的切向刚度为零,S波的存在说明颗粒几何排布对应力波在颗粒模型中的传播规律影响很大;(2) 当震源频率一定时,震中距越大,P波和S波的振幅及波速均因弥散作用而降低,且S波弥散程度更大;(3) 场源效应分析表明,在震源处施加集中力时,P波位移场在力的方向上幅值最大,在垂直于力的方向上无位移;S波位移场在垂直于力的方向上幅值最大,在力的方向上无位移。上述研究得到了应力波在大尺度一维、二维颗粒流模型中传播的规律,与理论分析结果较为吻合,对进一步模拟研究岩石的动态力学行为及其细观机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5.
目的:评估一种末梢血降钙素原检测试剂及其配套仪器的检测能力。方法:选取90例样本,分别采用某公司末梢血PCT检测系统与罗氏PCT检测系统检测PCT值,并检验两者的精密度与重复性、相关性、正确度检验及一致性。结果:该末梢血PCT检测系统的精密度均低于厂家声明的15%,与罗氏PCT检测系统的百分偏倚为13.72%,线性回归分析表明两者具有较高相关性(r=0.990,P <0.01),一致性较好且两系统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Kappa值=0.78,Bland-Altman有1.35%的检测值超出LoA 95%CI,卡方检验P=0.125)。结论:该末梢血PCT检测系统的精密度良好,其与罗氏PCT检测系统的偏倚较小,相关性较高,一致性也较好,两者差异较小,在临床应用中应根据实际情况与特定需求选择合适的检测系统。  相似文献   
36.
β-半乳糖苷酶经固定化后,其催化性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在各种反应条件相同的条件下,固定化酶的最适反应奈件与游离酶相比得到一定程度的拓宽:受反应温度变化的影响变小,pH从5.8~6.2扩宽至5.7-6.5;对乳糖的转化效率有了不少的提高,酶的稳定性也得到了加强。实验中固定化β-半乳糖苷酶重复使用28次,底物转化率均在45%以上,具备了一定实际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37.
首先介绍了羧甲基纤维素(CMC)的性质,从纤维素羧甲基化反应机理出发,回顾了传统制备CMC方法,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纤维素羧甲基化反应和工艺的研究进展,并对不同制备工艺的优缺点进行比较;其次从原料的种类及结晶度、预处理方式、微波辅助、加料方式、溶剂体系选择、醚化剂选择、催化剂选择、工艺参数等方面对CMC制备工艺的影响因素进行总结;最后着重阐述了CMC在生物医学、制药、纺织、食品、造纸、水处理、石油工业、建筑、日用化学品等领域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38.
本文以生产果糖基转移酶的米曲霉SBB201(Aspergillus oryzae SBB201)为出发菌株,通过紫外联合氯化锂诱变获得产酶性能与生长性能各自优良的米曲霉菌株UV-A与UV-B,采用非对称灭活法对这两株菌株的原生质体进行紫外以及热灭活双灭活,然后在PEG作为融合剂的介导下进行原生质体双亲融合,筛选出一株果糖基转移酶生产能力有较大提高的米曲霉新菌株,其酶活力达到了172.95 U/g,比出发菌株提高了64.57%。  相似文献   
39.
结合饱和烃组分的石油地球化学分析需求,本文开展吸附法分离试验,发现利用5A分子筛能够实现对饱和烃中正构和异构分子的吸附分离,可以提高饱和烃组分分析精度。  相似文献   
40.
目的采用亲水相互作用色谱-串联离子阱质谱法分析鉴定低聚半乳糖及其氨基柱分离制备的级分中二糖和三糖异构体组成及其糖苷键特征。方法将二糖和三糖的各个异构体色谱峰的MS~2与MS~3的中性丢失离子特征及相对丰度与文献中相关数据比较,从而推测其异构体结构特征。结果初步定性了量子高科GOS产品中二糖及三糖异构体组成及糖苷键特征;并根据由Sugarpak1色谱柱分离和示差折光检测器检测得到的不同聚合度寡糖的相对百分比及各异构体峰高相对比例计得GOS产品中二糖和三糖的不同糖苷键异构体的相对含量。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可用于鉴别和表征不同来源的低聚半乳糖产品,有望进一步研究以解決目前乳品饮料等复杂的食品基质中GOS定性定量分析的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