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7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王英  陈培锋 《激光技术》2007,31(5):507-507
本文建立了圆柱面镜和聚焦镜作为二极管快轴准直系统的模型,给出了系统设计方法和关键参数的控制方法,通过仿真论证了以圆柱面镜做二极管激光器快轴校准的可行性。只要适当设计柱面镜半径、光源到柱面镜的距离、柱面镜到聚焦镜的距离及聚焦镜焦距,就可以得到满足要求的最小泵浦光尺寸。  相似文献   
52.
由二阶矩定义的光束参量变换理论及其推广的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评价了以二阶矩方法定义的M^2参数的各种特性,推导了光束的以二阶矩方式定义的光腰和发散角经过薄透的变换规律,定义了广义的R,导出广义的ABCD法则,并由此讨论了广义ABCD法则推广到其它定义方式下的光腰和发散角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3.
多棱镜扫描分光多头激光毛化技术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提高激光毛化(LT)效率以满足企业生产的实际需要,生产出具有可控表面形貌的冷扎钢板,提出了一种采用多棱镜扫描分光的多头激光毛化技术的实现方案,从原理和光路设计上对其进行了分析,并进行了生产实践.结果表明,其单头脉冲频率可以达到30 kHz,毛化点密度可达7×7 dots/mm2,脉宽范围0.03~1 ms;对于600 mm×1800 mm的辊面,在6×6 dots/mm2毛化点密度下,毛化效率可达35 min/根,满足企业的实际生产需要;同时得到圆形毛化点,改善了冷轧激光毛化板的均匀性,从而提高了激光毛化板的力学性能.基于该技术的双头激光毛化设备已投入实际生产并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54.
对激光束M2参数问题的一点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与M2参数有关的一些问题.当采用光束二阶强度矩方法定义光束光斑大小和远场发散角时,M2参数满足M2≥1.但当改变其定义后,例如,采用86.5%(或其它百分比)功率通量法定义光束光斑大小和远场发散角时,由此定义的M2参数(Mpc2)的最小值是多少,什么样的光束具有最小的M2参数(Mpc2).本文在采用86.5%(或其它百分比)功率通量法定义光束光斑大小和远场发散角的前提下,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共焦腔的输出光束应具有最小的M2参数(Mpc2);当采用86.5%功率通量法定义光束光斑大小和远场发散角时,M2参数(Mpc2)仍满足:Mpc2≥1;但当采用其它百分比定义时,M2参数(Mpc2)有可能小于1,Mpc2的大小取决于所定义的光斑半径内包含的光功率的百分数.  相似文献   
55.
本文提出以下观点:“无衍射”光束并非“不发散”光束;只有当阑孔足够大时,截取后的有限直径“无衍射”光束在一定范围内仍具有中心光斑不发散特性;“超衍射极限”提法欠妥.  相似文献   
56.
陈培锋  丘军林 《中国激光》1995,22(7):493-496
推导了变反射率镜激光谐振腔输出光束的传输特性,求得了其光斑大小W(z),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7.
激光熔覆WF218合金粉末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激光熔覆用WF—218合金粉末的激光熔覆工艺和熔覆层组织、性能进行了研究,获得了WF—218钴基合金粉末激光熔覆层厚度和宽度与最小比能量关系曲线和熔覆层的性能数据,为用户选择和使用激光熔覆WF—218合金粉末和在气门等产品上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8.
针对多路数控机床运行过程中难以实现实时监测和自动报警问题,提出一种基于STM32和云平台的同步监测方法,并对状态监测系统的硬件系统和软件流程进行设计。利用NB-IoT网络和MQTT即时通信协议连接云平台,使用SIM800C通信模块提供网络连接,实现数控机床状态监测数据和云平台的稳定连接和监测。该系统具有成本低、可二次开发、易维护等特点,可满足多线路监测、实时报警的工业物联网需求。  相似文献   
59.
王莫  陈培锋  王英  龚磊  李航  蔡雯 《激光技术》2020,44(5):553-556
为了产生径向偏振光,采用组合半波片和组合线偏振片在腔外对线偏振光做极化整形的方法,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为检测该径向偏振光产生系统的性能,采用旋转检偏器法对输出光束的偏振分布进行了检测,并用经典斯托克斯参量测量法计算了偏振纯度,最后基于马赫-曾德尔干涉的原理,检测了径向偏振光对称区域的线偏振相位关系。结果表明,当组合线偏振片为4个分块时,获得了偏振纯度为80.5%的径向偏振光,并检测出光斑对称区域的线偏振相位差为π。这一结果对在低成本条件下产生高纯度的径向偏振光是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60.
提出了一种新的测量系统对微小角度进行高精度的实时测量,并给出了系统的测量原理和设计。测量系统将位置敏感探测器(PSD)与计算机测量控制相结合,用光学的方法实现了在较高精度下对微小角度的动态测量,在±2 0’角度变化范围内可以达到0 .1’精度,可以广泛的应用在小角度的高速高精度测量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