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4篇
工业技术   22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8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本文介绍了Fe对Al-gMg-2.6Si合金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Al-9Mg-2.6Si合金中的Fe的添加可以小幅度提高屈服强度,但是伸长率会相应下降.提高Fe含量到1.6wt.%合金仍具有较高延展性(5%),该合金对Fe污染具有较高容忍度.  相似文献   
92.
在薄板冷轧过程中,轧制油的润滑性、稳定性是影响薄板质量的重要因素.辽河油田减侧线油与合成酯以质量比为7∶3的比例调合作为基础油,按一定比例加入不同种类的非离子复配乳化剂、极压抗磨剂、防锈剂、消泡剂和防腐剂,并加入体积分数为95%的水进行乳化,制备冷轧油乳化液.以我国现行乳化液使用行业标准为依据,着重考察非离子乳化剂中的酯类与醚类复配的乳化剂对冷轧油乳化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同一种基础油,酯类和醚类的非离子复配乳化剂的乳化稳定性比单一种类的酯类或醚类复配体系要好;最终产品符合乳化液行业使用标准.  相似文献   
93.
大庆原油经过常减压蒸馏得到劣质渣油,测定劣质渣油的性质,将劣质渣油和标准的70#高等级道路沥青1∶1比例初步调配。然后选择合适的再生剂C,添加8%的再生剂C,成功地调配出符合高等级道路90#石油沥青质量标准(GB50092.96)的合格沥青,从而使劣质渣油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94.
随着计算模型规模与复杂性的不断提高、中子学自动建模程序的发展,中子学计算后处理已逐渐成为中子学分析工作的瓶颈。FDS团队为提高中子学计算后处理效率,利用科学计算可视化等相关技术,自主研发了集数据管理、预处理与可视化分析于一体的中子学可视化系统SVIP-N;并基于可编程图形处理(programm able 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实现了体数据的裁剪可视化等高级功能。以国际热核实验堆ITER的中子通量密度场为测试用例进行的测试与初步应用实践表明,SVIP-N显著简化了中子学分析工作的流程,提高了分析效率,为中子学计算后处理提供了直观、高效、实用的可视化分析环境。  相似文献   
95.
96.
由环己酮氧化法制备的ε-己内酯单体,由于原料环己酮与产物ε-己内酯的分离较为困难,必须在环己酮存在条件下进行ε-己内酯定量分析。实验研究了ε-己内酯在紫外光区的吸收光谱,找到了ε-己内酯与环己酮的特征吸收峰,绘制了ε-己内酯在ε-350nm处的标准曲线,并通过环己酮的标准加入法以及使用传统的水解法验证了本方法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对ε-己内酯定量分析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97.
废橡胶粉改性道路沥青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介绍了橡胶粉用于改性道路沥青的现状。总结了橡胶粉改性沥青的生产方法、改性机理、改性效果、混合料性质及生产设备的研究进展。对制约我国胶粉改性沥青形成产业化的瓶颈,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8.
再生沥青由于其轻组分含量较多,在老化过程中粘度变化较一般道路沥青敏感得多,无法再沿用考察一般道路沥青抗老化性能的方法。根据再生沥青的特殊性,分别采用失重系数法和,Ic(胶体不稳定指数)变化法考察了沈阳一大连、沈阳一铁岭高速公路再生沥青的抗老化性能,实验结果证明了这两种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99.
研究了工艺条件对含氟改性丙烯酸酯乳液的单体转化率的影响并优选出制备该改性乳液的最优方案。利用红外(FTIR)对涂膜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w(复合乳化剂)=4%,w(引发剂)=0.6%,w(有机氟)=6%,n(BA)/n(MMA)=46︰51,聚合温度为80℃时单体转化率最高,稳定性最好,乳胶膜疏水性好,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100.
柴油氧化萃取脱硫工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过氧化氢为氧化剂,甲酸为氧化反应的催化剂,甲醇为萃取剂,对柴油选择性氧化萃取法脱硫技术的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O与S摩尔比为10,氧化时间为40min,氧化温度为70℃,萃取剂为甲醇,剂油比为1.0,萃取时间为30min,萃取温度为室温的最佳工艺条件下,一级萃取柴油的脱硫率为78.2%;三级萃取柴油的脱硫率为97.7%,柴油硫含量为18μg/g,小于50μg/g,达到欧Ⅳ排放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