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65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简要介绍了鞍钢1450mm五机架冷连轧机组的工艺参数、仪表配置及过程控制系统.从整个机组的过程控制全线物料跟踪、在线数学模型和模型自适应三方面对该冷连轧过程控制系统进行了分析.过程控制系统运行情况表明,全线的物料跟踪、钢卷跟踪准确无误,在线数学模型系统制定的轧制规程合理,模型自适应对模型起到了很好的修正作用,满足了整个连轧机组在线控制的要求.  相似文献   
52.
研究了同步OPS网络边缘节点的光分组组装方案,根据网络输入流的自相似特性,提出了一种针对固定光分组长度的组装算法-AFL(Adaptive Algorithm for Fixed Length Assembling).AFL算法能根据网络输入流的变化,动态调整组装参数,从而改善汇聚性能,提高网络带宽利用率.  相似文献   
53.
依托于鞍钢1500 mm冷连轧机工作辊窜辊在线改造工程,利用1~3机架增加工作辊窜辊功能平台,结合工艺技术设计及控制系统开发,实现了对带钢边部减薄的自动控制。简要介绍了边降控制系统的硬件配置与软件设计流程,并详细阐述了边降控制系统中过程控制的预设定计算方法及基础自动化闭环反馈控制、弯辊补偿算法。生产实践表明,边降控制系统的投入,能有效控制电工钢产品的边部减薄,并使之达到预定的控制目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4.
波分复用环网中带内串扰的分析与实验论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波分复用(WDM)全光通信环网中串扰起因,指出WDM环网中的串扰分析可以简化单一串扰源的情况。从接收机检测光电流的概率分布函数出发,给出了一单串扰源的精确误码率表达式,串扰功率代价的分析结果与论证实验的测量非常吻合。  相似文献   
55.
阐述了冲压型GCr15板带轴承钢的特点,提出了生产该用途轴承钢铝脱氧的必要性和优越性,并实践了不同冶炼阶段加铝的实际效果,并讨论了炉渣碱度对加铝工艺及钢中最终Als含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56.
分析了地理信息系统(GIS)与网络管理系统(NMS)的结合,详细阐述结合后的体系结构以及各层面的特点,分析了其功能结构模块及其实现技术,最后给出了相关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57.
周成  赵坦  朱隆浩  金耀辉  李家安 《钢铁》2019,54(4):68-72
 为了研究TMCP工艺对低碳Ni-Nb钢显微组织转变类型和晶粒尺寸的影响规律,研究了不同TMCP工艺下的显微组织特征及其对力学性能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在未变形轧制情况下,当冷却速度小于5 ℃/s时,显微组织为铁素体和珠光体,铁素体晶粒尺寸随着冷却速度的增大而减小;在变形轧制情况下,随着冷却速度的增加,组织中的铁素体晶粒尺寸明显减小;当冷却速度增大到5 ℃/s时,微观组织中出现了大量粒状贝氏体。试制钢板试验表明,当冷却速度为4 ℃/s时,试验钢的组织为准多边形铁素体,可以有效提高钢的低温韧性;当冷却速度达到6 ℃/s时,试验钢微观组织中出现大量粒状贝氏体,明显降低钢的低温韧性。  相似文献   
58.
研究了不同淬火温度对620 MPa超高强海洋工程用钢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钢经两相区淬火+回火处理后的组织为板条状铁素体和回火索氏体,其强度较低,低温韧性较高,当使前驱体调整为马氏体时,导致铁素体板条束尺寸缩短和增宽,最终实验钢强度下降,低温冲击韧性变化不明显;实验钢经完全奥氏体相区淬火+回火处理后的组织为回火索氏体,其强度较高,低温冲击韧性较低,当调整前驱体为马氏体后,最终形成了更加细小均匀的回火索氏体组织,此时其强度变化不明显,但低温冲击韧性得到较大提升。  相似文献   
59.
随着企业IT基础设施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数据中心整合和虚拟私有云技术越来越成为企业关注的重点。提出一种基于虚拟专用网络实现企业虚拟私有云(VPC)的体系架构,并讨论实现该体系结构的目标和途径,重点阐述基于虚拟专用局域网服务(VPLS)技术实现VPN的设计原理,最后给出所述VPC架构在上海烟糖集团数据中心部署中的验证。  相似文献   
60.
业务的多样性和不断出现的新业务正在驱动网络的发展,以IPTV为代表的基于流媒体的业务对光网络提出了新的挑战,光网络需要引入组播功能,支持组播业务。组播功能的引入使得光网络的带宽利用率得到有效提高。组播是未来光网络必不可少的技术。层叠网络的进一步演进,将进一步融合IP组播和光网络组播。未来,可以通过降低光网络组播树的粒度来降低光组播的使用门槛,这将有利于促进组播技术的更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