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58篇
工业技术   8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31.
A large signal model for InP/InGaAs double heterojunction bipolar transistors including thermal effects has been reported,which demonstrated good agreements of simulations with measurements.On the basis of the previous model in which the double heterojunction effect,current blocking effect and high current effect in current expression are considered,the effect of bandgap narrowing with temperature has been considered in transport current while a formula for model parameters as a function of temperature has been developed.This model is implemented by Verilog-A and embedded in ADS.The proposed model is verified with DC and large signal measurements.  相似文献   
32.
A two-stage MMIC power amplifier has been realized by use of a l-μm InP double heterojunction bipolar transistor(DHBT).The cascode structure,low-loss matching networks,and low-parasite cell units enhance the power gain.The optimum load impedance is determined from load-pull simulation.A coplanar waveguide transmission line is adopted for its ease of fabrication.The chip size is 1.5×1.7 mm~2 with the emitter area of 16×1μm×15μm in the output stage.Measurements show that small signal gain is more than 20 dB over 75.5-84.5 GHz and the saturated power is 16.9 dBm @ 79 GHz with gain of 15.2 dB.The high power gain makes it very suitable for medium power amplification.  相似文献   
33.
金智  程伟  刘新宇  徐安怀  齐鸣 《半导体学报》2008,29(10):1898-1901
研制成功了一种无微空气桥的亚微米InP基异质结双极晶体管(HBT) . 发展了小于100nm的发射极侧向腐蚀工艺,实现了亚微米的InP基HBT. 发射极宽度的减小有效提高了频率特性,发射极面积为0.8μm×15μm的HBT的电流增益截止频率达到了238GHz. 发展了基极-集电极的侧向过腐蚀工艺,有效减小了结面积,提高了最大振荡频率. Kirk电流密度达到了3.1mA/μm2. 据我们所知,电流增益截止频率是目前国内三端器件中最高的,Kirk电流密度是国内报道的HBT中最高的. 这对于HBT器件在超高速电路中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4.
从物理机制上分析了超高速InP/InGaAs SHBT碰撞电离与温度的关系,通过加入表示温度的参数和简化电场计算,得到一种改进的碰撞电离模型.同时针对自有工艺和器件特性,采用SDD(symbolically defined device)技术建立了一个包括碰撞电离和自热效应的InP/InGaAs SHBT的直流模型.模型内嵌入HP-ADS中仿真并与测试结果进行比较,准确地拟合了InP/InGaAs SHBT的器件特性.  相似文献   
35.
36.
通过计算应变多量子阱中的净应力和应变弛豫,讨论了激光器结构中应变多量子阱的稳定性。净应力是失配位错增殖的驱动力,是应变多量子阱稳定的重要判据。因此,用单结点模型计算了应变多量子阱结构中的净应力。计算结果表明,净应力的最大值在应变多量子阱结构中的位置与阱层和垒层的厚度以及阱层的失配有关,非应变垒层和盖层能在一定程度上稀释净应力。在此基础上,利用动力学模型计算了应变多量子阱的应变弛豫。  相似文献   
37.
本文介绍了一款具有较高输出功率和宽调谐频率范围的基波压控振荡器单片集成电路。其制作工艺为fT =170GHz,fmax =250GHz的0.8um InP DHBT工艺。电路核心部分采用了平衡式考毕兹振荡器拓扑,并在后面添加了一级缓冲放大器来抑制负载牵引效应,并提升了输出功率。DHBT的反偏CB结作为变容二极管来实现频率调谐。芯片测量结果表明,VCO的频率调谐范围为81- 97.3GHz,相对带宽为18.3 %。在调谐频率范围内最大输出功率为10.5 dBm,输出功率起伏在3.5 dB以内。在该VCO的最大调谐频率97.3 GHz处相位噪声为-88 dBc/Hz @1MHz。在目前所报道的InP HBT基VCO MMIC中,本文在如此宽的频率调谐范围内实现了最高的输出功率。  相似文献   
38.
把人工神经网络理论应用于教学质量评估,本文提出了三层神经网络的评价方法,通过对已知样本的学习以及对神经网络的构建,使网络更可以具有专家经验和知识,同时也减少在评价过程中人为因素的影响,弥补了教学质量评价过程中的不足,提高了模式分类的准确性和高效性,较好地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性,为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的研究提供了较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9.
回顾展望了基于π-共轭分子体系的碳基纳米技术的三个重要研究领域:有机半导体体系、石墨烯和碳纳米管,并重点评述了相关的基础科学和技术研究进展.近年来,该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和成果,对相关材料的结构、性质和性能等基本认识越来越深入,基于碳基纳米技术的器件正在逐渐融入到主流电子产品,在推动微纳电子学科的发展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0.
根据多晶硅电池对表面抗反射薄膜设计的需要,基于薄膜反射特征导纳矩阵理论结合电池的背底反射,建立了完善的表面反射和电池吸收计算模型,在已知薄膜复折射率的前提下可给出反射率的精确计算结果.利用该计算模型,设计了多种表面反射结构,其中硅量子点镶嵌氮化硅与二氧化硅组成的双层抗反射薄膜,在AM1.5光谱下其积分反射率最低可达到4.38%;分析了不同硅量子点体积比对于该双层抗反射膜的影响,系统给出了实际生长该双层抗反射层的具体参数,即富硅氮化硅中的Si:N=1:1时即可达到较好的表面抗反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