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7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21.
本文以热风干燥法为对照,研究了微波干燥对高水分稻谷中脂肪酶、脂肪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并选出最佳的加工方式,以起到抑制酶活性、延缓储藏过程中稻谷陈化的作用,达到高水分稻谷快速安全入仓的标准。结果表明:微波处理对稻谷脂肪酶、脂肪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的反应最适温度和热稳定性、最适pH和pH稳定性均有影响。热风和微波处理后三种酶的酶学性质均发生变化,其中采用实际功率为(980.34±16.42)W的微波条件处理2 min将稻谷加热至60℃,经过缓苏处理(70℃于烘箱4 h取出)后,三种酶的性质变化影响最为明显。在此条件下稻谷脂肪酶、脂肪氧化酶、过氧化物酶的灭活率分别为50.33%、63.83%、26.20%,可以在高水分稻谷入仓前快速有效地抑制酶活,起到延缓储藏过程中稻谷陈化的作用,进而为我国安全储粮提供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22.
为了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清筛质量,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收集道碴污物颗粒方法。同时,对道碴吸污装置气力输送系统进行研究和设计计算,旨在为今后研发道碴吸污装置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3.
24.
本文重点阐述了传统广电媒体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进程中,重构全媒体新闻生产业务流程,为新型融媒体业务形态提供支撑,改变了广播、电视、新媒体独立、线下、分散、低效的生产方式,形成了网络化、在线可移动的全媒体一体化工作流程,同时又对全媒体新闻生产业务流程推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25.
在风电、光伏等间歇式可再生能源大量接入系统的背景下,系统惯量降低造成的系统频率稳定问题越来越突出,在灵活性资源配置中有必要考虑系统惯量的影响。从系统灵活性分析的角度出发,首先介绍了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接入后净负荷的特点以及基于系统发电机惯量和容量的系统惯量计算方法。然后,在此基础之上,基于系统最大频率变化率限制和最大功率变化量,提出了系统最低惯量的计算方法。最后结合灵活性的分析过程,提出了考虑最低惯量约束在灵活性分析中的考虑方法。该方法应用于灵活性资源优化过程中,可以改变系统低惯量状态下的灵活性资源配置,提高系统惯量,进而提高系统的频率稳定性,实现系统灵活性、频率特性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26.
为了研究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注氮气泡沫可行性及影响因素,研制了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细观物理模型和宏观剖面可视化物理模型,可由细观到宏观对缝洞型油藏注泡沫可行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室内物理模拟。细观物理模型实验结果表明:水驱后,剩余油主要以封闭孔洞内剩余油、阁楼油、绕流油和油膜的形式存在;氮气泡沫能通过重力分异及阻力效应启动阁楼油与绕流油并剥离油膜。在宏观剖面可视化物理模型上进行了注泡沫影响因素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含油饱和度较低时,以低部位井注、高部位井采(低注高采)的方式注泡沫效果更好,注泡沫时机不宜过早,宜在充分水驱的基础上转注泡沫;底水能量过强则不利于注泡沫,同时存在一个最优的泡沫注入量。对于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开采中后期,注泡沫开采能够有效维持高效开发,提高原油采收率。  相似文献   
27.
胜坨油田胜二区东二段稠油油藏原油粘度较高,平均6439mPa.s,油井单井产能低,截至2004年底,累计产油18.05×104t,采出程度3.93%,油藏基本满足蒸汽热采的条件。为探讨区块注汽热采的可能性,2008年选取了位于构造中、高部的4口油井,进行热采试验,单井产量显著提高,获得了理想的开发效果和良好的经济效益,充分说明了本块稠油油藏适合蒸汽吞吐生产,为区块下部高速开发指明了方向,也为类似区块的开发,提供了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28.
针对多回特高压直流单层接入特高压交流电网、单层接入超高压交流电网及分层接入特高压和超高压交流电网这3种模式,从多馈入短路比、交流系统稳态电压以及直流极限传输功率3个角度分析交直流混联系统的稳态特性,并提出基于自组织临界慢过程的直流极限传输功率分析方法。通过对两回特高压直流馈入的某区域电网进行仿真计算,验证分析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在一般情况下,采用分层馈入模式有助于提高系统的多馈入短路比,增强交流系统对特高压直流的电压支撑能力。  相似文献   
29.
作为LF重要的组成部分,钢包车工作环境较为恶劣,地面粉尘较多,为保证钢包车能平稳运输钢水,应对其传动系统进行优化设计。传统设计中多采用类比、经验法计算钢包车传动系统,估算电机和减速机功率。从钢包车受力分析入手,借鉴桥式起重机传动系统设计思路,深入地分析了钢包车传动系统特点,并提出了一套新的钢包车传动系统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30.
研究了不同微波有效功率下高水分稻谷的微波干燥特性,以及探讨了微波处理工艺对稻谷加工品质及微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较低的微波功率(485和927 W)下,处理初期稻谷温度迅速升高,水分下降缓慢,当温度达到65℃、含水量达到19. 7%左右时,稻谷升温速度减小,而水分下降速度加快。微波功率增加可显著提高稻谷的升温速度和降水速率,但高功率微波干燥稻谷易产生焦糊现象。采用有效功率927 W的微波条件,2 min可将稻谷加热至60℃,稻谷含水量从21. 58%降低至19. 96%。通过4 h缓苏处理后,稻谷表面细菌量下降3. 6 log CFU/m L,表面霉菌量下降3. 3 log CFU/m L,对稻谷内部霉菌可实现95%灭菌,稻谷的出糙率和整精米率无显著下降(P 0. 05),分别为83. 92%和68. 14%。与自然通风及热风处理稻谷至入仓偏高水分18. 34%相比,微波与热风联合处理只需20 min,其稻谷加工品质较高,杀菌效果也远远高于自然通风及热风处理。因此,适宜的微波处理在保障高水分稻谷加工品质的前提下,可显著缩短干燥时间,并获得高质量的杀菌效果,实现高水分稻谷快速安全入仓处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