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22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0 毫秒
11.
可逆的逆乳化钻井液——钻井液技术的重大飞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发明了一种对钻井、完井和修井很有用的新型逆乳化钻井液。这种钻井液利用一种酸碱化学转化剂能够很容易且可逆地从油包水乳状液转化为正常的水包油乳状液或者返回到原来的油包水乳状液。其中所用的表面活性剂在有石灰时是很强的油包水乳化剂。但这种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性酸存在时就变成了正常的乳化剂。这些表面活性剂的可逆乳化性能可使钻井液在钻井、完井操作的不同阶段从油包水钻井液变成正常的水包油钻井液。在钻井阶段钻井液可以是油包水钻井液 ,能够达到与油基钻井液相媲美的所有优良性能。在完井阶段以及后续操作中 ,通过添加水溶性酸 ,可将油包水乳状液变成水包油乳状液 ,从而使其具有很好的滤饼清洗作用 ,改善裸眼完井生产 ,更好地固井 ,有效地清除钻屑并使废弃物减至最少。这种可逆体系操作简单易行 ,与通常使用的油基钻井液相比 ,在目前操作中无需外加改变或添加其他的添加剂。这种可逆钻井液是万能的 ,尤其与目前市场上新型外来钻井液相比 ,具有物美价廉的特点。这种可逆性使泥浆在性能、产量、最小环境影响、成本控制各方面都达到要求。本文讨论了可逆油包水乳状液技术在满足钻井操作的环境和功能要求方面的总体影响。实验数据表明 ,在不同的油水比、泥浆相对密度及经常遇到的污染条件下具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一种主电路采用IGBT全桥结构,驱动电路采用M57962L模块,利用单片机控制技术的高频逆变电源的设计方法,同时对电路的工作原理作了分析与仿真,该电源系统为小型化和智能化臭氧发生器电源的研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一种主电路采用IGBT全桥结构,驱动电路采用M57962L模块,利用单片机控制技术的高频逆变电源的设计方法,同时对电路的工作原理作了分析与仿真,该电源系统为小型化和智能化臭氧发生器电源的研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油田进入开发后期,原油产量的压力越来越大,为弥补后备资源的不足,在老油田寻找新储量依然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老油田内部并密度较大,并网控制程度较高,寻找大型新汕藏的可能性很小,但是找到小目标隐蔽油气藏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老汕田寻找新估量具有较大的潜力,不同的油田由于地质特点不同,寻找新储来的侧重点不同。总的来说,在构造比较复杂的油田,应重点研究油层和构造的匹配关系.发现新油藏;在油层发育构造相对简单的汕田,应加强油层分布规律研究、细分厚汕层及落实国闻条件、具体来说、老油田寻找新储金应从以下几个方…  相似文献   
15.
文章主要介绍了薄层色谱快速、方便地检测脂肪酸甲酯含量高低的方法及其在生物柴油转化率测定上的应用情况,探讨了该分析方法的优越性和存在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6.
针对110 kV以上电压等级隔离开关电触头易发热的现象,以具有代表性的GW4A-126型高压隔离开关为对象,研究电触头的温度特性。在简化电触头结构后,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 建立触指部分的三维模型,在不同接触电阻、接触面积和负载电流的条件下对模型施加载荷,根据得到的温度场分析触指最高温度的变化情况。仿真结果表明:接触压力、接触电阻、接触面积、负载电流和触点材料是影响电触头温度的主要因素;接触电阻和负载电流越大,电触头温升幅度越明显;增大接触面积可以提高电触头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18.
泌阳凹陷安棚深层系主要指埋深大于2800m左右以核三下亚段为主的勘探目的层系,属扇三角洲沉积。砂岩储层的孔隙结构明显分为两大类,反映了以填隙物晶间孔隙为主的和以有效孔隙及裂缝为主的两种孔隙介质的孔隙结构特点。孔喉分布状况差,结构复杂,喉道微细且不均匀,致密低渗是该套储层突出特点。快速堆积,颗粒大小混杂,分选差,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低,是导致深层系砂岩低渗的主要原因;成岩作用,特别是压实作用和晚期碳酸盐胶结作用是影响储层微观非均质性和导致储层致密低渗的主要因素。综合研究可将砂岩储层划分为三类,其中Ⅰ、Ⅱ类为深层系有效油气储层,Ⅲ类储层为无效储层,但可作为有效储气层。根据孔隙度、声波时差随深度的变化关系及孔隙度、渗透率的平面展布特征,结合试验资料及微相平面展布,对深层系储层类型纵向和平面分布进行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9.
赵庆 《世界电信》2011,(3):18-23
2月14-17日,2011年移动通信世界大会(Mobile World Congress 2011,以下简称MWC2011)在西班牙第二大城市巴塞罗那举办。大会吸引了全球194个国家和地区的1300多家信息通信企业以及约6万名观众的参与,  相似文献   
20.
赵庆  康义逵 《河南石油》2007,21(3):36-38
为了降低油田特别是中低渗透油气田井网部署和注水(含高压注水)开发的风险,减少储层压裂改造的盲目性,实现油田的合理开发,必须对储层水力缝裂的形态有较准确的预测,而这种预测必须建立在对储层现今地应力了解的基础之上。应用测井资料研究计算现今储层地应力,是一种低成本计算储层地应力场分布的研究方法。实例计算结果表明,这一方法求得的地应力剖面资料和同一储层地应力平面分布资料有一定的准确可靠性,可以用于指导低渗透油田的井网部署和储层的整体压裂酸化改造,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