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4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赵勇胜  赵拥军  赵闯 《雷达学报》2016,5(3):302-311
针对利用单个观测站接收多个外辐射源信号从而实现对目标定位的单站无源相干定位问题, 该文提出了一种联合角度和时差的加权最小二乘定位算法。首先, 将角度和时差的观测方程线性化处理, 考虑方程中的各项误差, 将定位问题建立为加权最小二乘模型。然后利用迭代方法对模型求解。最后, 对算法的定位性能进行了理论分析。仿真结果表明, 不同于仅时差定位方法至少需要3个外辐射源才能定位, 联合角度和时差定位方法仅需一个外辐射源即可定位, 且在同样数量外辐射源条件下估计精度高于仅时差定位;算法的均方误差低于最小二乘算法, 在时差测量噪声较大时定位精度仍然能逼近克拉美罗界。此外, 对系统几何精度因子图的分析表明, 目标及辐射源的位置对定位精度也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2.
针对单站外辐射源条件下的目标定位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大似然的时差-频差联合定位算法。首先根据时差和频差的观测方程,构建目标位置和速度的最大似然估计模型。然后采用牛顿迭代算法对最大似然估计模型求解,得到目标位置和速度估计。最后,推导了算法的克拉美罗界和理论误差,并证明了二者相等。仿真结果表明,算法定位精度高于两步加权最小二乘算法和约束总体最小二乘算法,在测量误差较高时仍能达到克拉美罗界。通过对系统几何精度因子图的分析,确定目标及外辐射源数量和位置也是影响定位精度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3.
采用一维柱实验模拟方法,研究了地下水受BTEX污染过程初期,含水层中顺序氧化还原环境的空间变化规律,并对模拟柱不同高度出水中BTEX各组分的浓度进行监测。结果表明,模拟柱中各氧化还原灵敏性指标的浓度分布呈现以下规律:距离污染源80~98cm处的氧还原环境较强;60~80cm之间硝酸盐还原环境较强;35~60cm之间以铁还原环境为主;24~50cm之间形成硫酸盐还原环境;0~30cm处HCO-3的浓度最低则产甲烷作用较明显。BTEX各组分从模拟柱底部至顶部呈急剧减少规律,其中苯、甲苯、乙苯、对二甲苯和间邻二甲苯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9.94%、99.96%、99.94%、99.49%和98.3%。  相似文献   
34.
针对利用单个观测站接收多个外辐射源信号从而实现对运动目标定位的问题,以直达信号和目标回波信号之间的到达时差和频差为观测量,采用Taylor迭代方法,得到了目标位置和速度估计。迭代的初值由最小二乘方法得到。最后,推导了算法的克拉美罗界和理论误差。仿真结果表明,算法仅需1次迭代即可收敛至全局最优解;在一般测量误差条件下,算法的实际定位误差逼近克拉美罗界;对系统几何精度因子图的分析表明,目标及外辐射源位置也是影响定位精度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5.
对三维空间中联合角度、时延和多普勒频率的分布式MIMO雷达运动目标定位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目标位置和速度估计代数解算法。通过借助方位角和俯仰角测量,对时延和多普勒频率方程进行线性化处理,然后通过加权最小二乘解算目标的位置和速度。与现有基于多步骤加权最小二乘思想的定位算法相比,该算法无需引入冗余参数,仅需一步加权最小二乘即可实现目标定位,避免了步间误差传递,减少了定位所需的发射/接收单元数量,并且考虑了发射/接收单元位置-速度误差的影响,提高了算法对发射/接收单元位置-速度误差的稳健性。理论分析证明,该算法的定位误差可以达到克拉美罗界。仿真结果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以及相比于现有算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36.
柴油污染包气带环境的自然衰减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定量研究柴油污染包气带环境的自然衰减过程中吸附、生物和挥发作用,通过吸附实验确定细砂和亚黏土对柴油饱和溶液的吸附平衡时间均为24h,对总石油烃的理论最大吸附量分别为234和430mg·kg-1.经6个模拟柱的淋滤对比实验,建立总石油烃生物降解作用和挥发作用的一级衰减动力学方程:在细砂中分别为ρ(TPH)=25.48e...  相似文献   
37.
本实验采用96孔板培养阪崎肠杆菌,然后由微孔板实时监测阪崎肠杆菌的生长.采用微孔板光谱分析仪和传统的平板方法测定阪崎肠杆菌数量之间具有非常好的相关性(R2=0.92),且可缩短测定时问(由至少24h,缩短为小于10h).阪崎肠杆菌菌株36℃培养末期数量相近,但生长曲线不同.进一步研究17株阪崎肠杆菌菌株42℃生长情况,发现微孔板光谱分析仪方法不仅能快速简便测定生长,且可以一种实时的方式知道阪崎肠杆菌在整个培养过程中的生长情况.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可将阪崎肠杆菌菌株根据生长曲线的差异进行表型分类,该表型与阪崎肠杆菌菌株生化反应表型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38.
临近空间战是在临近空间层面发起、展开或终结的,以临近空间飞行器为主要作战载体的,以争夺临近空间控制权为主要目的的作战行动。介绍了飞艇作为未来临近空间战的一种主要作战武器平台所具有的能力以及能满足的军事效能。  相似文献   
39.
利用观测井检测土壤和含水系统中不溶解的石油产品和圈定油流边界时,发现观测井中的油位和水位都与周围地层介质中的水位高度不同。经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得出油流进观测井所需要的条件,并采用一种方法,根据观测井中的油层厚度预测介质中饱和油层厚度,为地下环境中石油污染的预测、控制和治理提供重要的数据资料与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0.
研究了克罗诺杆菌标准菌株和样品中分离菌株的分子特征,为克罗诺杆菌的种间鉴别和分子溯源提供一种有效手段。采用随机引物扩增多态性DNA分析对38株菌株进行基因分型。筛选出1条随机引物,每一菌株可扩增出1~7条DNA片段,片段在400-3500bp,可将8株标准菌株的种间区分开来。以相似性50%为标准,38株克罗诺杆菌按照其遗传差异可以分为8个基因型类群。所建立的RAPD技术可用于克罗诺杆菌的种间鉴别和分子溯源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