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2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根据湖南省1956年底的统计,在全省丘陵地区的3,408万亩灌溉面积中,依靠山塘灌溉的为1,826万亩,占53.5%。这说明在南方丘陵地区,主要的灌溉水源是山塘。但是过去我们对于这个重要的水源所作的工作很少。1957年5~10月我们在湖南省醴陵县新联农业社选择了一口独立的山塘——清水塘进行了水量平衡各项因素的观测,这里仅将其初步成果和工作中的几点体会介绍如下:希望大家批评和指正。  相似文献   
22.
MAP法处理焦化废水中氨氮的pH值影响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采用化学药剂Na2HPO4·12H2O和MgCl2·6H2O与焦化废水中的高浓度氨氮反应生成磷酸铵镁(MAP),着重探讨了pH值对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Mg2+,HN4+,PO43-物质的量比为1.3∶1∶0.9,得到最佳pH为8.5~10,原废水中的NH3-N可由2380mg/L降到100mg/L以下,生成的MAP晶体纯度较高,对废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无吸附,并具有良好的沉降性能。  相似文献   
23.
国外公交导向开发研究的启示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蒋谦 《城市规划》2002,26(8):82-87
介绍国外城市用地布局和公共交通建设的相互影响研究 ,以及在倡导公交导向的土地开发方面的策略。结合广州市轨道交通的现状和规划情况 ,分析我国城市规划在系统的协同性、资源的有效利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倡导通过公交导向开发策略 ,提高城市规划的综合协同和正确导向能力。  相似文献   
24.
采用真空蒸镀法,制备了结构为ITO/2T-NATA(15nm)/NPB(25nm)/ADN:TBP(30nm,X)/Alq3(30nm)/LiF(1nm)/Al(100nm)的蓝光器件,X为TBP的掺杂浓度(质量分数),分别取0%,1%,2%,3%,4%,5%。实验结果表明:采用2T-NATA作为空穴注入层和掺杂TBP能够改善器件的发光亮度和发光效率,当TBP掺杂浓度为3%时,器件的效果最好,可获得稳定的蓝光器件,亮度最高达到5840cd/m2,比不掺杂TBP的亮度提高约0.7倍;7V时器件的最大电流效率为5.29cd/A,流明效率为21m/W,色坐标为(0.1529,0.2254)。  相似文献   
25.
为了提高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的发光效率,引入2T-NATA作为空穴注入层,制备了结构为ITO/2T-NATA(Xnm)/NPB(25nm)/Alq3:C545T(20nm:质量分数4.5%)/Alq3(30nm)/LiF(1nm)/Al(100nm)的绿光器件,其中X为空穴注入层2T-NATA厚度。分析了2T-NATA的蒸镀厚度分别0,5,10,15,20,25,30,35nm时器件的发光性能。结果表明,2T-NATA的HOMO能级较好的与ITO功函数匹配,降低了空穴注入势垒,引入空穴注入层2T-NATA提高了器件的发光亮度和效率。当2T-NATA厚度为15nm时,器件的效果最好,起亮电压只需2.87V,亮度最高达到18000cd/m2,是不引入空穴注入层亮度的5倍多,在12V时发光效率可达11.4cd/A。  相似文献   
26.
水稻湿润灌溉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湿润灌溉试验的简要过程 1957年开始在湖南醴陵县作水稻湿润灌溉(简称湿灌)与长期淹水灌溉(简称淹灌)的对比试验。当地因发展双季稻水源不足,试图探讨省水效果。1958年在天津团泊洼,除继续在大田作湿灌与淹灌试验外,还作湿润秧田与水秧田的对比。了解不同灌溉对大田高产与倒伏的关系以及培育壮秧与防止烂秧的作用。1959~1965年在广东珠江三  相似文献   
27.
自从公元1882年世界上第一座水电站——亚普尔顿水电站在美国威斯康星洲的福克斯河上诞生以来,水电技术在改造自然、造福人类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的作用。而水电技术本身也在人类的掌控下不断进步,她的内在特质也在不断丰富:她已不再被简单地归结获取水能资源和经济利益的生产手段,而是更多地被看作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方式,一种承载着理性诉求的中介。  相似文献   
28.
2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