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58篇
  2024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41.
作为一项基础研究.提出了一种在陶瓷表面加工凹槽的新方法,利用光纤引导激光在陶瓷表面实现加工,并基于有限元分析法,对光通过光纤的电场强度进行了模拟,从实验和模拟两方面证明了光纤对激光具有光强增强效果,及其对光束的引导作用,能达到材料表面微结构的加工效果。与未用光纤引导激光加工的陶瓷表面做对比,光纤对光强的增强效应使得在具有高熔点、高硬脆物理特性的陶瓷表面产生刻蚀成为可能,小于聚焦光束直径(50μm)的增强区域尺寸保证了加工精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42.
陶瓷激光切割技术的研究现状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季凌飞  闫胤洲  鲍勇  蒋毅坚 《中国激光》2008,35(11):1686-1692
介绍了硬脆性陶瓷激光切割技术研究的若干新进展,着重从工艺角度系统地分析总结了激光加工陶瓷减少热损伤的4大类型:传统工艺的优化参数法、多道切割法、应力引导控制裂纹切割法以及辅助切割法.结合实际研究经验,针对陶瓷不同薄厚类型及三维切割需求,提出了目前该技术所需解决的主要问题及相关思考.  相似文献   
43.
随着陶瓷材料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激光在陶瓷材料加工方面的巨大潜力日趋显现。由于陶瓷材料本征的硬脆特性,使得该技术的发展中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根据近20年有关激光宏观加工陶瓷的论文和发明专利,从加工方法的角度系统地总结分析了激光加工陶瓷材料减少热损伤的8种常用方法,并讨论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对激光加工陶瓷材料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进行评述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4.
介绍了以Al2O3,Ta2O5,BaTiO3,Na0.5K0.5NbO3(NKN)等多种功能陶瓷为研究对象,在功能陶瓷激光烧结技术工艺特点及其特殊烧结效应等方面的实验研究结果。研究表明,采用激光烧结陶瓷技术的关键问题是建立合适的温度场,需要保证烧结时陶瓷径向温度场的基本均衡稳定及合适的轴向温度梯度;对于熔点接近2000 ℃的高熔点陶瓷,激光烧结功率密度上限为103~104 W/cm2;此外激光波长的选择定则、样品支架的选择及功率曲线调节方式的确定也不容忽视。激光烧结陶瓷具有特殊的物相和显微结构特点:易获得平衡相图中没有的新相,晶粒生长易具有取向性,可以在不添加烧结助剂的情况下通过液相传质完成高熔点陶瓷的致密烧结。该技术作为一项新型的陶瓷快速制备技术,有律可循,但还存在很多值得深入探究的地方。  相似文献   
45.
杜新宇  季凌飞  蒋毅坚 《中国激光》2007,34(s1):117-120
根据热传导理论,推导出了激光烧结陶瓷过程中的热传导方程;并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编写了基于有限差分法的计算机程序。在此基础上,分别模拟计算了在各种不同的烧结工艺条件下,CO2激光辐照Al2O3陶瓷的温度场,结果表明,采用激光辐照的办法烧结陶瓷可以使陶瓷在短时间内达到很高的温度。此外,还计算了烧结过程中材料的温度随空间的变化曲线,结果表明,平行于激光辐照方向的温度梯度大小不随烧结时间变化而只与激光功率有关,激光功率越大温度梯度越大。研究还发现:垂直激光辐照方向的温度梯度的大小取决于激光束的功率密度分布和光斑大小。  相似文献   
46.
姬亚玲  蒋毅坚 《中国激光》2007,34(s1):137-140
采用波长为248 nm的准分子激光辐照聚偏氟乙烯(PVDF)薄片,可使其表面电导率从10-13 (Ω·cm)-1上升到10-4 (Ω·cm)-1,实现了由绝缘到导电的转变。通过调整激光能量密度、环境气氛、脉冲频率和辐照脉冲数等参数,确定出激光辐照诱导PVDF导电性的最佳工艺条件。通过对被辐照样品进行X射线衍射谱(XRD)、拉曼散射光谱和显微分析可知:紫外激光打断了PVDF的C-F键,并在样品表面生成了石墨导电层是PVDF由绝缘态向导电态转变的原因。  相似文献   
47.
赵艳  蒋毅坚 《中国激光》2007,34(s1):206-209
采用激光烧蚀法,在不同功率条件下,制备出氧化锌纳米颗粒,并对其进行了尺寸表征、光致发光和拉曼光谱测量。结果表明:在不同功率条件下获得的氧化锌纳米颗粒尺寸分布均为10~50 nm,但是随着激光烧蚀功率的增加,颗粒的凝聚程度增大,导致其光致发光谱发生红移;而其拉曼光谱不发生变化。最后,对氧化锌纳米颗粒的激光烧蚀机制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48.
采用大功率CO2激光辐照制备高介电常数Ta2O5陶瓷,讨论了激光制备工艺参数如激光光束模式、功率密度、扫描速率、辐照时间、辐照方式等对制备材料介电性能和组织形貌的影响,分析了其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49.
用张量不变式方法(MTI),计算了所有晶体点群的旋声张量,首次得到了C_(4h)点群的电致旋声张量和含有五次对称轴的点群的介电、压电、弹性、弹光等物理性质张量。  相似文献   
50.
介绍了激光加热基座生长晶体技术(LHPG)的特色和最新进展.具体表现在:1) 所生长晶体的尺寸大幅度提高,横截面直径由0.5 mm左右提高到2.5 mm.运用该项技术,成功地进行了人工蓝宝石晶体的生长,并应用于装饰性人工宝石的生产过程中.对直径大于1.0 mm的铁电晶体,已可以系统测量其介电、压电、热释电、热膨胀性质以及电滞回线.2) 通过对LHPG生长装置的改进,使晶体生长的速度大幅提高.莫来石晶体的生长速度可达150 mm/小时.3) 通过对陶瓷源棒组分的调整和对生长温度、气氛的控制,成功地生长出了含有铅元素的晶体PSKNN和PMN-PT,使该方法在开发新型高性能压电换能器和电光器件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4) 实现了几种晶体共生于一体的共晶型晶体的生长,如微波介电材料MgTiO3-CaTiO3,大大拓宽了该方法的应用领域.5) 成功地生长出Ba(Mg1/3Ta2/3)O3晶体,使晶体生长温度提高到3100°C.(OH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