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8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16篇
工业技术   31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31.
铸渗法制备钢铁基表面耐磨复合材料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介绍了铸渗法制备钢铁基表面耐磨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分类、铸渗机理和铸渗组织的新进展,总结了新近开发的一些改善铸渗效果的工艺措施,并提出了今后研究工作中值得重视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232.
颗粒体积分数对WC/铁基表面复合材料冲蚀磨损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蒋业华  周荣  张玉勤  邢建东 《铸造》2002,51(7):428-430
采用负压铸渗工艺制备了WC/铁基表面复合材料 ,分析其组织结构 ,着重研究了WC颗粒不同体积分数对WC/铁基复合材料抗冲蚀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适当的颗粒体积分数 (3 6%左右 )的复合材料因颗粒对基体保护好 ,起主要抗磨作用 ,因而抗冲蚀磨损性能高 ;较高或较低颗粒体积分数的复合材料因颗粒脱落或基体磨损严重使得其抗冲蚀磨损性能较低  相似文献   
233.
在模拟渣浆泵叶轮的工况条件的试验装置中,对比测试了高铬铸铁、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和聚氨酯弹性体3种耐磨材料的冲蚀磨损性能,讨论了它们的磨损机理。试验结果表明,聚氨酯弹性体的耐磨是高铬铸铁的5.3倍,高铬铸铁的耐磨性是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10.2倍。认为聚氨酯弹性体耐磨材料最适合做叶轮材料。  相似文献   
234.
B对白铜合金铸造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B变质处理对Cu-Ni白铜合金铸态组织、力学性能和其在模拟海水环境中的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B元素加入到Cu-Ni白铜合金中,能够显著地细化合金的铸造组织,有效地改善合金的塑性、强度和硬度,并能使腐蚀产物中出现有利于提高氧化膜致密度的化合物,从而阻止了腐蚀的进一步进行,提高了白铜合金的耐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235.
共晶硅形貌对ZL114A合金拉伸断裂机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扫描电镜金相观察,研究Al-10%Sr变质剂对ZL114A合金中共晶Si形貌的影响。对金属型铸造的ZL114A合金进行T6处理,并对其拉伸性能、断口形貌及拉伸断口纵剖面进行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Sr变质能够明显提高ZL114A-T6合金的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当添加0.03%Sr时,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分别从230 MPa和1%上升到最大值310 MPa和8%。未变质时ZL114A-T6合金拉伸断裂模式为穿晶断裂;经Sr元素变质处理后,合金拉伸断裂模式为沿晶断裂。  相似文献   
236.
蒋业华  周荣 《铸造》1999,(3):20-23
控制冷却贝氏体/马氏体球墨铸铁CCT曲线测定结果表明,控制冷却工艺可以获得B/M复相组织,此材料具有较高的贝氏体淬透性;贝氏体转变时以石墨球边界及石墨附近基体中奥氏体晶界为优先形核处;冲击磨料磨损试验表明,B/M复相球铁耐磨性与高铬铸铁相当,是高锰钢的2倍。  相似文献   
237.
控制冷却贝氏体/马氏体铸钢组织和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蒋业华  周荣 《铸造》1999,(5):13-16
用SEM、TEM对控制冷却获得的贝氏体/马氏体铸钢的组织进行分析,并与等温淬火、油淬试样的组织和性能相比较。结果表明,控制冷却贝氏体/马氏体组织中的贝氏体是典型的下贝氏体形态,马氏体为位错马氏体及少量孪晶马氏体的混合;强韧化方式以细晶强化和弥散强化为主,综合性能优于等温淬火贝氏体/马氏体组织和油淬马氏体组织。  相似文献   
238.
磁循环处理对珠光体相变的诱发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硅锰铸钢在A1点以上温度进行磁场等温处理诱发珠光体(P)相变的可能性进行了研究,探讨了P形核位置、领先相、核心形态及长大方式.结果表明,①磁场可在A1点以上的温度诱发P,随着磁场作用时间的延长,所诱发的P量的增加主要是P团长大所致,存在一定数量具铁磁性的先共析相、磁场作用时间及其强度的大小是决定在A1以上温度诱发P量的关键因素;②初期形成的P形态并不都呈现出两组成相的平行排列,而是受在晶粒交叉部位、晶界处优先形核的先共析相铁素体(F)形态的限制;③在P形核与长大过程中,P片间距并不是常数,F与渗碳体(Cm)的宽度均下降,降速以Cm为快;④P中Cm可在F片内沉淀析出.Cm的形核与长大速度是制约P形成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39.
倾斜板长度对过共晶高铬铸铁半固态组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倾斜板冷却体法制备过共晶高铬铸铁浆料,研究倾斜板长度对过共晶高铬铸铁半固态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倾斜板长度能够影响过共晶高铬铸铁半固态组织,板长小于300 mm时初生碳化物以形核和定向长大为主;300~900 mm时以初生碳化物相互碰撞产生撕裂、折断及尖角熔化而变得细小圆整为主;大于900 mm时以初生碳化物合并粘连为主.板长为900 mm左右时可得到细小、圆整、弥散分布的初生碳化物组织.  相似文献   
240.
通过对现代铸造发展新趋势和我国铸造实际的剖析.提出我国铸造如何由大做强必须解决的五条措施,尤其是创建绿色铸造学院与统筹宏观调控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研究与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