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7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28篇
工业技术   58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3 毫秒
571.
脂蛋白亚类作为血液中水不溶性脂质载体,在了解脂质的营养、代谢和疾病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食品科学、营养学研究和临床疾病诊断中,血液脂蛋白亚类的精准、方便和快速分离检测及其数据标准化至关重要。但现有的分离检测方法对脂蛋白的分类标准和脂蛋白亚类的检测水平存在差异,导致数据缺乏参比性。因此,为更好地实现对脂蛋白亚类的定性定量分析,建立可靠的分离检测方法。本文对现有脂蛋白亚类分离检测技术进行了综述,总结了包括超速离心法、核磁共振波谱法、凝胶电泳法、离子迁移率分析法、光谱法和质谱法等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进展。通过比较以上分离检测技术原理的差异以及技术的优势和不足,为血液脂蛋白亚类的检测提供理论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72.
为了优化冬枣变温压差膨化干燥的最佳工艺,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采用三因子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分析预干燥时间、膨化温度和抽空时间3个因素对产品硬度脆度、色泽△E值和含水率这4个指标的影响及其交互作用.根据试验数据得到描述这4个指标的二次回归模型,并进行响应面分析.采用因子分析法确定4个评价指标的权重,并通过综合评分得出冬枣优化膨化工艺参数.结果表明:预干燥时闻、膨化温度和抽空时间对产品硬度脆度、色泽△E值和含水率影响显著,三因子间的交互作用显著;冬枣变温压差膨化干燥工艺是:预干燥时间5.56~6.44 h,膨化温度90.78~101.04℃,抽空时间1.56~2.44h.  相似文献   
573.
为了确定香蕉变温压差膨化干燥最佳工艺条件,采用三因子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分析膨化温度、膨化压力差和抽空温度3因素对产品L*值、脆度、硬度和含水率4个指标的影响及其交互作用。根据试验数据得到4个指标的二次回归模型,并进行了响应面分析,采用因子分析法确定4个评价指标的权重,通过综合评分得出了香蕉优化膨化工艺参数。结果表明:膨化温度、膨化压力差和抽空温度对产品的L*值、脆度、硬度和含水率影响显著,三因子间的交互作用不显著;最佳工艺范围是:膨化温度86-91℃;膨化压力差0.16-0.24MPa;抽空温度83-87℃。  相似文献   
574.
采用微波法合成银纳米颗粒,通过化学自组装技术将银纳米颗粒吸附在玻璃基片上,制备了银纳米颗粒的局域表面等离子体传感器。在纯水中,紫外可见光消光谱表明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位于428nm处。随外界折射率增加,共振峰发生红移,其折射率灵敏度达到173±6nm/RIU。在350oC温度下退火处理后,改变银颗粒在基片上的形貌,峰位发生约65nm的红移,灵敏度下降约20%。理论分析表明,银纳米颗粒形状和基底的相互作用影响折射率传感的波长响应和灵敏度特性。  相似文献   
575.
超分辨近场结构之纳米光刻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超分辨近场结构(Super-RENS)是在传统的超分辨光盘技术和近场光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技术.介绍了超分辨近场结构的基本原理及其在纳米光刻方面的应用,拓展了超分辨近场结构的外延:在近场范围内,能实现超过衍射极限的纳米多层膜结构.局域表面等离子体效应在高密光存储、纳米光刻等纳米光子学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76.
独立分量分析是盲源分离的主流技术.自然梯度算法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算法之一.介绍一种最大似然框架下的Pearson系统模型.该方法的优点是无须知晓信号的概率分布,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地分离随机混合的信号,特别对于非对称源有比同类算法更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577.
An SOI LDMOS with a compound buried layer (CBL) was proposed. The CBL consists of an upper buried oxide layer (UBOX) with a Si window and two oxide steps, a polysilicon layer and a lower buried oxide layer (LBOX). In the blocking state, the electric field strengths in the UBOX and LBOX are increased from 88 V/μm of the buried oxide (BOX) in a conventional SOI (C-SOI) LDMOS to 163 V/μm and 460 V/μm by the holes located on the top interfaces of the UBOX and LBOX, respectively. Compared with the C-SOI LDMOS, the CBL LDMOS increases the breakdown voltage from 477 to 847 V, and lowers the maximal temperature by 6 K.  相似文献   
578.
不同升温速率下炸药烤燃模拟计算分析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王沛  陈朗  冯长根 《含能材料》2009,17(1):46-49
为了研究不同升温速率条件下炸药热反应规律,建立了炸药烤燃模型,利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对固黑铝炸药(GHL)在不同升温速率下的烤燃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采用Arrhenius定律描述炸药自热反应,根据在1 K·min-1升温速率下固黑铝炸药烤燃实验测量的温度-时间曲线,确定了固黑铝炸药的活化能和指前因子分别为180.2 kJ·mol-1和2.1674 s-1; 分别对3.3 K·h-1,1 K·min-1,3 K·min-1和10 K·min-1四种不同升温速率下固黑铝炸药烤燃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升温速率对炸药点火时间和点火位置有很大影响.升温速率增大,炸药点火时间缩短,点火位置从炸药内部移向炸药边缘.升温速率对炸药点火温度影响很小,但慢速烤燃下炸药点火时的环境温度比快速烤燃低.  相似文献   
579.
针对动力煤湿法分选存在的高灰低质细泥问题,以淮南矿区的动力煤分选为例,研究了现有分选工艺情况,并分析了存在的矸石泥化、高水低质细泥、运行成本等问题,提出了应用干法选煤技术进行全粒级分选的可行性。同时,通过研究干法选煤技术发展历程、技术方法原理,对比分析了干法选煤与湿法选煤的优势。最终,提出未来动力煤分选应大力使用干法选煤技术,实施“大精煤”战略,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实现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580.
1,3-丙二醇氧化还原酶(1,3-propanediol oxidoreductase, PDOR)是甘油生物合成1,3-丙二醇(1,3-propanediol, 1,3-PD)的关键限速酶之一。使用PoPMuSiC 2.1计算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来源PDOR(KpPDOR)突变的折叠自由能,结合HotSpot Wizard 3.0对催化中心附近氨基酸的功能热点分析和保守残基鉴定,理性选取突变位点,构建定点突变。经诱导表达、蛋白纯化和酶学性质研究,获得催化性能、热稳定性和pH耐受性提高的突变体。V155N突变体在37℃,pH 7.5下的还原活性为KpPDOR的1.7倍,pH 4.0时是KpPDOR的2.5倍。N262E突变体37℃下半衰期为KpPDOR的1.4倍。分析蛋白结构,发现Val155突变为Asn导致新形成两个氢键,稳定了Val155所在的β-折叠结构。而Asn262突变为Glu形所成的两个氢键,可增强催化中心刚性,提升酶稳定性。静息细胞转化甘油合成1,3-PD,发现突变体V155N工程菌株1,3-PD产能为1.16 mmol/L/O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