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3篇
工业技术   37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研究了设计更改控制实践中被广泛忽视了的连锁反应效应问题;从设计更改如何传播的角度,分析了各种技术条件下对此问题的处理方法和相应的设计更改传播机制;提出了在计算机辅助的设计更改控制系统中通过结合智能化的设计更改传播机制进行系统拓展以提高处理设计更改的效率和正确性的新思路;阐述了系统拓展后所具备的新的应用功能和系统实现的基本策略与方法,给出了一个在小批量单件生产的大型机械的再设计领域中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承包商的角度分析研究了施工合同谈判,认为施工合同的谈判应该持创造附加值的观点,并提出了施工合同谈判是一项过程性的工作,既有合同签订的谈判也有合同履行中针对合同变更的谈判,本文还分析总结了合同谈判的基本技巧。  相似文献   
13.
化学链燃烧(CLC)能够实现CO2的内分离,同时能提高燃烧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固体燃料储量丰富,研究固体燃料的化学链燃烧将有利于实现固体燃料的高效、经济、清洁利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介绍了固体燃料化学链燃烧的实现途径和技术路线,总结了反应器设计及载氧体的最新研究进展,并指出实现固体燃料化学链燃烧所面临的技术难题。最后,指出高温高压条件下的固体燃料化学链燃烧是未来研究的重要趋势。  相似文献   
14.
对螺旋雾化器在加装引射式喷射器前后的雾化效果进行对比实验研究.通过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比较,得出安装引射式喷射器后的雾化效果有了显著的提高.并从理论上指出,空气或者蒸汽与水组成的两相流中,气泡内能在水流的雾化中起了重要作用.最后得出,引射式喷射器应用于螺旋雾化减温器是可行的,此技术应用于工业实践后,将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时间序列分析采用ARIMA模型及干预模型对我国的GDP数据进行分析,引入干预变量,对其进一步建模,拟合出ARIMA(2,2,0)模型。利用干预模型来预测2017年中国GDP的均值。  相似文献   
16.
王国贤 《建筑电气》2014,(10):53-58
介绍某化工丙烯酸工程车间变配电所电气设计,包括:根据总图布置和环境场所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变配电所地址;根据负荷计算的结果,选择合适的变压器容量和台数;根据110 kV变配电站及用电设备情况,选择合适的配电装置和配电设备,设计合理的配电系统;根据配电装置的数量和分组,兼顾二、三期工程发展,合理布置变配电所。  相似文献   
17.
针对钢丝绳这一影响因素容易在力矩限制器取力装置的设计过程中被忽视,而导致起重机作业时钢丝绳发生经常性损伤的问题,分析如何在力矩限制器结构设计中考虑钢丝绳因素,保证设计方案能最大限度地满足钢丝绳的安全使用要求.研究钢丝绳通过该装置时的动力学特性,揭示钢丝绳由损伤导致失效的发展过程,以及设计缺欠如何导致钢丝绳寿命缩短的深层机理.总结力矩限制器取力滑轮串入钢丝绳系统的优化设计原理,并针对某港口门座起重机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一项设计缺欠,提出改进方案.经过实际检验,改进方案的有效性得到证明.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终端变电所短路电流估算时的假定条件。终端变电所短路电流计算时,忽略10 kV侧线缆、主断路器、低压母线等的阻抗,可根据变压器的容量和阻抗电压百分数,快捷、方便地估算出短路电流。最后,分析了终端变电所断路器的选用原则,以供电气设计人员在设计选型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周勇  王国贤  曹小华 《中国机械工程》2013,24(23):3240-3244
针对滚珠丝杠副驱动机构的扭转振动模态难以通过测量多点激励-响应的方式进行测量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测量与分析方法:在丝杠尾端安装高分辨率旋转编码器,利用高速计数卡分别测量该编码器及伺服电机码盘的角加速度信号,并进行频域分析;根据所建立的滚珠丝杠副驱动机构有限元-集中参数模型,通过数值计算并结合实验测量结果获得其扭转振动固有频率和振型。实例研究表明,所提出的测量和分析方法可精确获得驱动机构扭转振动模态的前两阶固有频率和振型。  相似文献   
20.
铜陵有色400 kt/a硫酸装置转化工序的设计及运行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介绍了铜陵有色400 kt/a硫铁矿制酸装置转化工序设计及运行情况,转化工序采用ⅢⅠ-ⅣⅡ"3+1"两次转化换热流程.针对实际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如总转化率偏低、转化器二段床层进口温度偏低等进行了技术改造,改造后转化工序各项工艺指标达到或优于设计值,总转化率维持在99.8%以上,尾气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