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96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四瓣高斯光束经过偏心圆孔限制的矢量非傍轴传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矢量瑞利-索末菲衍射积分,建立了非傍轴条件下四瓣高斯光束经过偏心圆孔光阑在自由空间传输的矢量场模型。选取倾斜光轴作为参考光轴,借助于硬边圆孔的复高斯级数分解,得到了近场模型下衍射场分布的矢量解析式。通过数值计算和模拟,详细讨论了f参数、光束阶次、衍射孔位置和截断参数对像场分布的影响,包括衍射场主瓣强度的位置和光束宽度。这些结论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四瓣高斯光束在离轴非对称光学系统中的传输特性。  相似文献   
62.
掺Yb光纤激光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掺Yb光纤激光器最近,我们成功地用国产掺Yb光纤,采用不同的波长泵浦,获得了在1μm附近的光纤激光。实验用的光纤由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研制。光纤拉制采用MCVD工艺,采用溶液法掺入Yb离子,Yb3+浓度为2000ppm。光纤芯径为4.3μm,数值孔径为...  相似文献   
63.
20TW亚皮秒激光系统(SPS)与中子产生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利用啁啾脉冲放大技术 ,建成了一台基于钕玻璃放大器 10 5 3nm波长的亚皮秒超短脉冲激光系统 (SPS)。系统的输出峰值功率大于 2 0TW ,靶面最高能量可达 16J ,采用离轴抛物面反射镜聚焦 ,在靶面上获得 2× 10 18W /cm2 的激光功率密度 ,以此激光脉冲轰击氘化聚苯乙烯平面靶 ,获得单次发射最高 2 4× 10 4个中子产额。对中子产生的机理进行了相关的讨论  相似文献   
64.
用45mm半波片计算机自动控制系统对神光Ⅱ装置分光系统输出的 8路光束能量进行精确平衡控制 ,并给出平衡控制的结果。  相似文献   
65.
一种新的脉冲同步CCD数据处理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凌鸣逸  林尊琪 《中国激光》1996,23(10):947-950
介绍了用于激光参数测量CCD数据系统特有的同步要求及CCD的改装方法,着重介绍了最新研制的脉冲同步CCD数据系统及相应软件。  相似文献   
66.
本文用宽频带、窄频带激光打靶产生3W_0/2谐波空间分辨光谱,并提出有质动力对等离子色散关系的修正来解释已观察到的实验结果。 1、双等离子衰变(TPD)与3W_0/2谐波的产生一直是一个富有理论与实际意义的难题,已经确认由TPD产生的超热电子预热靶心对惯性约束聚变十分有害,而入射激光与TPD的等离子体耦合产生的3 W_0/2谐波具有十分复杂的时间、空间和光谱结构,给理论分析带来困惑。实验中观察到的某些特征,一直到现在为止还未能作出令人信服的理论解释,其物理机制仍在探索中,较为突出的有:很早就观察到3W_0/2有红移与兰移两个峰,两  相似文献   
67.
我国首台皮秒级X射线分幅相机试用成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最近,在中科院上海光机所高功率激光物理联合实验室,对我国首台X射线皮秒分幅相机进行实用检验,初步完成一轮激光球靶内爆过程分幅照相的物理实验,取得满意结果。 X射线皮秒分幅相机由西安光机所研制。它利用了光学分幅/偏转快门的新原理。工作时,先由双针孔相机将拍摄物成像在变像管光阴极的两个部位,经分幅变像管的作用,在管子的荧光屏上输出四幅图像,相机的主要性能参数如下:  相似文献   
68.
用高功率激光加热微管靶,观察到在软X光波段的Mg~(+10)能级粒子数反转.对微管靶作的二维诊断,得到了维管靶等离子体电子温度和密度的空间分布.  相似文献   
69.
为提高国内惯性约束聚变(ICF)装置的焦斑平滑能力,在对光谱色散平滑(SSD)技术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开展相关实验并研究其平滑机制。实验结合另一种焦斑平滑技术———分布式相位板(DPP)比较分析光谱色散平滑技术应用下的焦斑均匀性的变化。实验表明,利用光谱色散平滑技术中的正弦相位调制对光谱展宽并色散后,在色散方向上的焦斑均匀性有明显改善,120μm内的光强调制被平滑,其平滑能力依赖于光谱色散平滑技术参量的选择;焦斑的低频光谱强度变化很小,但中高频光谱强度下降,焦斑质量有良好的改善,焦斑的不均匀性从40%降低到12.5%。结果还表明,光谱色散平滑技术中的关键是色循环的产生,光谱本身加宽产生的平滑作用非常有限。  相似文献   
70.
分析了布里渊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原理,采用自行研制的光纤单纵模分布反馈(DFB)激光器结合电光调制技术,利用相干检测技术,对布里渊微弱后向散射信号进行检测。通过改进滤波放大技术,对微弱后向散射光信号进行有效放大,再用扰偏技术及信号采样平均处理,实现对光纤传感器后向布里渊散射信号在11 GHz高频段直接采集显示。结果表明,探测所得布里渊散射信号峰值功率可达50 mV,能有效降低解调系统信号检测难度,改善了系统信噪比(SNR)。初步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