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工业技术   10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合成了一种希夫碱配合物[ErL(H2O)2]NO3·C2H5OH,通过元素分析、IR、UV和摩尔电导分析等,对其进行了表征,用非等温热重法研究了它的热分解反应动力学,推断出配合物的第3、4步热分解动力学方程均为:dα/dt=A·e-E/RT·3/2(1α)4/3[1/(1-α)1/3-1]-1。并计算出活化熵△S≠=103.0J/mol·K,活化吉布斯自由能△G≠=243.9kJ/mol。  相似文献   
82.
利用手性色谱柱SumichiralOA4400,及流动相正己烷:二氯乙烷:乙醇=87∶10∶3(v/v),在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54nm,柱温15℃的分析条件下,成功实现了对映体(氰基3苯氧基苄醇的手性分离和定量分析,(S)异构体和(R)异构体的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81和0.9975,变异系数分别为0.63%和0.64%,回收率分别为98.7%~101.3%和99.1%~99.9%。  相似文献   
83.
介绍了投资体制改革后的项目行政许可链及前期咨询成果报告的主要类型,对核准制项目申请报告与可行性研究报告、资金申请报告在编制目的、角度及内容等方面的差别及侧重点进行了比较。对政府核准投资项目的范围、项目申请报告的研究思路与内容进行了介绍,对电子行业项目申请报告应研究的重点内容进行了较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84.
响应面法优化烯丙醇酮乙酸酯水解酶的产酶条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响应面方法对一株能够选择性水解(R)-烯丙醇酮乙酸酯的菌株的发酵产酶培养基进行了优化。首先考察了不同碳、氮源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Plackett—Burman设计法时发酵培养基主要因子进行筛选,确定主要影响因子为橄榄油的质量浓度,黄豆饼的质量浓度和K2HPO4的质量浓度。用最陡爬坡实验逼近以上三因素最优水平,行用中心组合设计以及响应面分析确定主要影响因子的最佳浓度。在优化培养条件下,发酵液巾酶产量从94U/L提高到了358U/L,增加了281%。  相似文献   
85.
利用固定化的南极假丝酵母脂肪酶B(CAL-B)实现外消旋底物1,2,3,4-四氢异喹啉-1-羧酸酯[(±)-1]的动态动力学拆分高效制备(R)-1,2,3,4-四氢异喹啉-1-羧酸[(R)-1-TIC]。考察了不同来源CAL-B制剂的催化效果,以及关键反应条件对底物稳定性和酶催化速率的双重影响。结果表明:商品化脂肪酶制剂QLlip-9提供了最佳的催化效果;反应温度提高至30℃、醋酸铵缓冲液的初始pH值提高至8.0时,虽然底物稳定性略微下降,但完全转化所需时间大幅缩短,整体催化效率明显提高;pH值恒定控制策略则加快了反应后期无效底物的消旋化速率,从而进一步提高催化效率。当(±)-1浓度为20 g/L时,QLlip-9浓度降至10 g/L基本不影响催化效果,最佳酶/底物比率(酶与底物的质量比)达到1:2。在上述优化条件下,反应时间缩短至6h,转化率不低于99%,产物的对映体过量值(enantiomeric excess of product, e.e.p)为96%,生产速率达到0.24 g/(h·g酶),为目前文献报道最高水平的8倍。在此基础上,实现了8批次的重复利用,并在300 mL,1 000 mL和20 L体系中实现了逐级规模放大,最终通过浓缩结晶法提取获得e.e.p≥99%的(R)-1-TIC晶体(分离收率不低于80%)。以上研究不仅大幅提高了该反应的整体催化效率,并且降低了酶的使用量。  相似文献   
86.
以高炉渣纤维(BFSF)为载体,采用溶胶凝胶法,在BFSF表面先后负载Si O_2和Ti O_2制备Ti O_2/Si O_2/BFSF光催化材料,考察了Si O_2负载,Ti O_2溶胶浸渍次数、煅烧温度和重复利用次数等对材料光催化活性的影响。利用SEM、XRD等测试方法,对所制备样品的显微形貌和相组成进行了表征。以亚甲基蓝(MB)为光降解物,评价样品的光催化活性。试验结果表明,BFSF表面负载Si O_2可以抑制Ti O_2晶粒长大,增加Ti O_2负载量和提高样品的光催化活性。Ti O_2溶胶负载3次,煅烧温度为450℃时,Ti O_2/Si O_2/BFSF光催化材料表面形成均匀密实的锐钛矿型Ti O_2层,样品的光催化活性最好,紫外光照180 min时,亚甲基蓝的降解率为96.1%。Ti O_2/Si O_2/BFSF光催化材料重复利用4次,亚甲基蓝的降解率依然能够达到67%。  相似文献   
87.
杨立荣  封孝信  李红英 《广东化工》2013,40(11):204-205
结合我校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实习教学的实际,从培养学生的实习兴趣、合理组织实习、加强学生的管理及学生实习状况的监督等方面对如何提高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学生在水泥厂实习的效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8.
制备了已经发生碱-硅反应(ASR)并已膨胀的砂浆试件,将其在Al(NO_3)_3溶液中浸泡一段时间后,再次放入80℃、1 mol/L的NaOH溶液中养护。研究了Al^(3+)对试件膨胀的阻止作用,并利用SEM和EDS分析了浆体与骨料交界面处产物的形貌及化学成分。结果表明:Al^(3+)对正在发生的ASR膨胀有明显的阻止效果,其机理可能是Al^(3+)使碱-硅酸凝胶向沸石类矿物转化。  相似文献   
89.
参照ASTM C1293-08b,采用混凝土棱柱体试验法,以膨胀率作为比较对象,研究了Al2O3和Al(OH)3对混凝土中碱-硅酸反应的抑制效果,并结合混凝土试块的强度试验,得出Al2O3和Al(OH)3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内掺30%Al(OH)3在短期内会降低混凝土强度,但是可以长期有效地抑制混凝土中的碱-硅酸反应膨胀;Al2O3对碱-硅酸反应的抑制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90.
利用无机络合溶胶-凝胶法制备多孔ZnO薄膜,同时利用多种测试手段对薄膜的晶体结构、表面形貌、多孔和光学性能进行了研究.XRD和SEM的测试结果表明,ZnO薄膜的晶体结构为六方纤锌矿,薄膜表面呈多孔状.由孔径分布曲线得出薄膜的孔主要集中在介孔2.02nm和4.97nm;500℃煅烧得到的ZnO薄膜的比表面积是27.57m2/g;在不同温度下煅烧的薄膜在可见光区域透射率均高于85%,光学带宽为3.25eV.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