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6篇
工业技术   15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针对干灰化法消解样品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改进,加入硝酸镁和氧化镁克服了干灰化法低温灰化不完全、高温灰化存在损失的缺点。对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铅的酸度介质条件进行了研究,确定了pH在1.5~2.5范围内的最适宜的酸度条件,优化了氢化物原子吸收法测定日用化学品中铅的条件。试验方法经实测,铅检出限为0.4μg/L,定量下限为1.2μg/L。样品加标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5%,铅的回收率范围为93%~102%。  相似文献   
12.
针对现有文献方法中微波消解法测定砷时赶酸时间不确定、赶酸不完全等缺点,研究了尿素结合沸水浴加热消除微波消解液中亚硝酸根和挥发性氮氧化物的干扰,考察了微波消解液中剩余硝酸对测定的干扰情况.优化了微波消解-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法测定日用化学品中砷的条件.方法检出限为0.4 μg/L,定量下限为1.5 μg/L;样品加标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2%,回收率为91%~102%.  相似文献   
13.
以硬脂酸(S18)和十八醇(C18)为原料,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二元复合相变材料(PCMs)。复合后的相变材料克服十八醇二次相变的缺点,获得合适的相变温度。采用步冷曲线法测定不同配比下二元相变材料的结晶温度,共晶混合物的相变温度为51.6℃。T-History法和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测试结果表明,复合相变材料的相变热约为210 J/g。利用红外光谱(FT-IR)表征复配后材料结构,表明硬脂酸和十八醇是通过分子力结合。35~90℃冷热循环(800次)测试表明,复合材料未出现分层现象,相变热几乎无变化,相变温度变化区间不高于0.6℃,且400次热循环后相变温度不再变化,热稳定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4.
弓网系统静态接触电阻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弓网良好接触是保障机车稳定受流的关键,合适的弓网接触压力是弓网稳定可靠受流的基础。笔者研究了不同接触压力、牵引电流条件下的弓网静态接触电阻,并得到了弓网接触电阻的数学表达式。研究结果表明:弓网静态时接触电阻随接触压力、牵引电流增大而减小,接触压力小于70~80 N,接触电阻所接触压力的增加,接触电阻激剧减少;大于70~80 N后,接触电阻随接触压力的变化不明显,近似恒定关系。  相似文献   
15.
鄂尔多斯盆地大宁-吉县区块下二叠统山西组23亚段煤系地层致密砂岩气藏是目前该区块主要的天然气勘探开发层系。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储层非均质性强、横向变化大、单井生产效果差异大等问题凸显,落实优选“甜点区”成为提升该区勘探开发效益的核心问题。为此,基于野外露头剖面、地震、岩心、录井、测井、压裂试气及生产动态资料的系统分析,刻画沉积微相特征,对山23亚段储层特征和发育规律进行综合评价,预测“甜点区”。研究结果表明:①山23期发育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远砂坝、分流间湾等3种沉积微相,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是主要的储集体,其砂体叠置样式可划分为孤立型、垂叠型、侧叠型和空叠型等4种,其中以垂叠型为主,其余次之;②山23亚段储层以细-粗粒岩屑石英砂岩、石英砂岩为主,胶结类型主要为孔隙型、接触型和次生加大型,孔隙类型以岩屑溶孔、粒间溶孔和粒间孔为主,属于低排驱压力-细喉道储层;③山23亚段发育东西两条砂带,砂岩主要分布在东砂带内,主体砂岩厚度大于6 m,西砂带河道呈现窄条带状,主体砂岩厚度大于4 m;④山23亚段可划分为3类“甜点区”,其中Ⅰ类区位于水下分流主河道位置,地震响应明显,测井曲线以钟形-箱形为主,砂体厚度大,叠置样式以垂叠型为主,生产效果好;⑤研究区可优选出8个“甜点区”,合计面积为60.7 km2,其中Ⅰ类区1个,Ⅱ类区2个,Ⅲ类区5个。  相似文献   
16.
在深入剖析我国流程工业面临的发展现状以及数字化、网络化与智能化转型进程中遇到的共性问题基础上,提出以"工业操作系统+工业APP"的新型智能互联工厂建设架构,探索工业+互联网新模式,创新发展面向流程企业生产管控、安全环保、供应链管理、能源管理、资产管理等领域智能工业APP,实现工厂的持续改进与迭代优化,形成基于工业操作系统的智能制造工业APP生态体系,赋能流程工业、助力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7.
机载电子设备呈现出高性能、高可靠、低成本的发展趋势,而采用工业档器件进行低温加热以满足机载环境条件的要求是降低电子设备成本的一个关键途径。为了深入探讨低温加热技术在机载环境条件下的应用,文中对比了几种不同的低温加热方式。针对适合机载环境条件的电阻加热方式研制了一套低温加热智能控制电路,详细介绍了该电路的工作原理和组成部分。并在此基础上搭建了一套试验测试系统,对低温加热性能进行了试验测试,确定了低温加热时间和加热功耗的关系。结果表明:当加热功率为27 W和19 W时,元器件表面温度从-55℃加热到-35℃的加热时间分别不超过2 min和5 min,符合GJB对元器件启动温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针对射流雾化冷却技术的散热机理,从理论和测试实验方面分析供液流量对射流雾化冷却技术散热性能影响关系.在理论方面,分析得供液流量大小会影响到芯片的临界热流密度和散热效率.在测试实验方面,以芯片的表面温度作为衡量射流雾化冷却散热性能的评价依据,通过改变流量大小分析其对射流雾化冷却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在人工骨支架增材制造过程中,为了制造出具有不同力学性能的人造骨支架适合不同病患,提出利用分子动力学(Molecular dynamics,MD)模拟方法,研究所用基体复合材料(聚丙烯腈(Poly acrylonitrile,PAN)基碳纤维和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 HA))表面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力学性能。分别在原子模拟凝聚相优化分子势能力场(Condensed-phase optimized molecular potentials for atomistic simulation studies,COMPASS)和通用力场(Universal force field,UFF)下,对比计算HA和PAN基碳纤维/HA的力学性能,并比较其弹性模量和泊松比,证明羟基磷灰石是一种各向异性材料,并给出羟基磷灰石中添加PAN基碳纤维可以有效改善其力学性能。针对沿不同剪切方向上的PAN基碳纤维/羟基磷灰石进行动力学计算,表明在不同的力场下,羟基磷灰石均是在沿(110)剪切面上与聚丙烯腈纤维产生的结合能值较大。结合径向分布函数分析,揭示了PAN/HA复合材料主要是通过PAN中的N原子与HA表面发生强作用,从而提高PAN/HA基体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20.
眼晶体剂量限值的降低,引起了人们对眼晶体剂量监测、评价和防护的关注。通过近期国内外的研究工作,本文从蒙卡计算、基于人体模型或临床实践的实验测量深入调查了铅眼镜的防护效果,强调了铅眼镜对介入手术中职业人员眼晶体防护的重要性。基于铅眼镜防护效果的研究现状,分析了防护效果的影响因素:通过铅眼镜和眼睛间隙的射线,是眼晶体剂量的主要来源;决定铅眼镜防护效果的并不是射线能量、铅当量厚度、镜片面积等因素,而是眼镜结构、佩戴间隙、投照角度、位置布局、人员姿态等几何条件。调研分析铅眼镜防护效果旨在为眼晶体防护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