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50篇
工业技术   23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应是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较高的综合素质和具备很强的实践应用能力的技术应用型人才。根据高职数学教学大纲的要求,要办出职教特色的现代化专业教学。为此高职数学教学应以突出应用意识为主,根据目前高职数学教学的现状,高职数学教学还要适当降低理论难度。  相似文献   
102.
对红外透射光谱法测定HgCdTe液相外延材料纵向组分分布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红外透射光谱的理论计算采用了王庆学提出的组分分布模型,并考虑了光穿越组分梯度区时产生的干涉效应.通过测量同一样品在不同外延层厚度下的一组红外透射光谱,该方法的有效性得到了实验验证.进一步对组分模型中参数(即外延总厚度、组分互扩散区厚度、材料表面组分和HgCdTe层组分梯度)的拟合方法进行了讨论,并确定了各拟合参数的拟合精度.结果显示,该方法可作为测定HgcdTe液相外延材料组分特性的一种有效的测试评价技术.  相似文献   
103.
分子束外延HgCdTe薄膜位错密度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报道在晶格失配GaAs衬底上分子束外延HgCdTe薄膜的位错密度研究结果.用位错腐蚀坑密度(EPD)、X射线双晶衍射以及透射电子显微镜方法,对CdTe缓冲层以及HgCdTe薄膜的位错密度、其纵向分布及与工艺条件的相关关系进行了评价、分析.研究发现退火可以有效地降低HgCdTe薄膜的位错密度.  相似文献   
104.
本文以裂褶菌(Schizophyllum commne)为菌种,系统研究了生附子固体发酵炮制的工艺,并通过动物实验对发酵产物进行了毒性评价。结果表明,生物转化后的制附子中有毒成分双酯型生物碱含量降至0.000 9%,远低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版)》规定的0.020%;其有效成分单酯型生物碱含量增加至0.032 5%,远高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版)》规定的0.010%。生附子和市售药用制附子能够引起动物俯卧不动、体重减轻等反应,且生附子可以引起动物死亡。发酵后的附子组动物未发现上述毒性症状,行为学观察及体重指标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未见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05.
项目组针对我国绿色建筑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标准体系不完善、技术碎片化、全过程协同难等关键问题,紧密围绕"顶层设计-关键技术-工程应用"的技术路线,建立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绿色建筑性能提升技术体系,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建筑技术标准体系,研发了以性能优化为导向的多维多元、协同共享的系列软件和大数据管理平台.相关研究成果在全国进行了示范应用,支撑了我国绿色建筑实现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个别城市到全国范围、从单体到城区、城市的规模化和从高速度转向高质量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6.
107.
论述了体育课程资源的概念和分类,对甘肃省中专学校体育课程资源现状进行分析研究,为甘肃省中专体育课程资源的改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8.
计算机系统和计算机网络在企业经营管理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信息资源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也得到企业愈发的重视。容灾备份是在发生灾难时保障数据安全和继续提供服务的重要技术手段。本文重点分析客灾和备份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建设数据容灾方案的方式以及其性能的评估标准。  相似文献   
109.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对于城市建筑来说就必须由传统高消耗型发展模式转向高效生态型发展模式。绿色建筑正是实施这一转变的必由之路,是当今世界建筑的研究热点和必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0.
针对上海市生态住宅示范楼中的家用太阳能热水系统的瞬时热效率进行了实验测量,并通过全年不同季节的长期跟踪测试,分别对雨蓬一体化和阳台挂板一体化真空管式集热器这两种安装形式的热水系统的瞬时效率和日平均效率进行了测试,对比实际运行效果,分析影响集热效率的关键因素,从而探讨上海地区太阳能热水系统建筑一体化利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