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5篇
工业技术   19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介绍了吸丝枪的工作原理及应用性能要求;综述了国内外吸丝枪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吸丝枪的现状与不足,通过改变流体分布和提高表面加工精度可以提高吸丝枪的性能;指出今后吸丝枪的研究重点是在气道结构、流体分布、纱线运动形态、材料表面加工精度及其性能的评价方法等系统研究,高性能、低能耗、环保是吸丝枪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2.
首先介绍了短波无线接入网的网络结构及其抗干扰需求,针对其链路层抗干扰迫切需求,将智能跳频技术引入短波无线接入网,替代短波无线接入网中传统的定频通信;阐述了将两者结合之后的网络模型及具体使用方法,并对其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所提方法有望在继承短波无线接入网现有可通率的基础上,满足链路层抗干扰的迫切需求,改善通信频率静态分配,适应动态变化电磁频谱环境能力弱等问题,以期为台站间的智能跳频组网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53.
为探究磁性四氧化三铁(Fe3O4)纳米微粒的合成过程,采用溶剂热法制备Fe3O4纳米微粒并对其反应条件进行调控,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分别对其表面形态、成分结构和晶体结构进行表征,利用振动样品磁强计测试其磁性能;研究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聚乙二醇(PEG)用量的调控机制。结果表明,反应时间12 h、反应温度200℃、PEG含量1 mmol为最优合成条件;在该条件下制得的产物尺寸均一、形态稳定且具有良好的分散性,主体粒径在400 nm左右,且具有良好的磁性能。  相似文献   
54.
以过硫酸铵氧化微晶纤维素得到纤维素纳米晶(CNC),与二乙烯三胺在N,N-二甲基甲酰胺(DFM)中发生缩合接枝反应,制备胺化纤维素纳米晶(ACNC)。采用溶液共混法,分别将CNC和ACNC与环氧树脂复合得到纤维素纳米晶/环氧树脂复合膜,纤维素纳米晶不仅起到增强剂的作用,还起到固化交联剂的作用,进而改善环氧树脂的性能。利用万能力学试验机、动态热机械性能、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热重分析等对复合材料的性能加以表征分析。结果证明,当CNC和ACNC的添加量均为0.1%时,环氧树脂复合膜的机械强度最大;纤维素纳米晶的加入不仅能够提高环氧树脂的力学性能,还能显著改善其柔韧性,ACNC对环氧树脂复合膜的增强作用高于CNC,CNC的增韧作用强于ACNC。  相似文献   
55.
以单一脂肪酸癸酸(CA)、月桂酸(LA)、肉豆蔻酸(MA)、棕榈酸(PA)和硬脂酸(SA)为原料,使用Schrader公式和MATLAB软件分析了脂肪酸二元低共熔物(CA-LA和CA-MA)、三元低共熔物(CA-LA-PA、CA-LA-SA、CA-MA-PA和CA-MA-SA)和四元低共熔物(CA-LA-PA-SA和CAMA-PA-SA)的共晶相图。确定了以上8种脂肪酸低共熔物的共晶质量比例。采用差热扫描仪(DSC)测试了脂肪酸多元低共熔物的储热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脂肪酸低共熔物的相变温度明显低于脂肪酸的相变温度,且随着低共熔物中组分的增加而降低。制备出的脂肪酸低共熔物的融化温度和融化焓值分别为15~31℃和127~155kJ/kg。  相似文献   
56.
战场电磁环境的快速、准确感知对于提高战术无线通信系统的时变电磁环境适应能力和抗干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跳频通信信号、扫频干扰信号等战场常见的多种通信信号与干扰信号的动态稀疏特性,构建了动态稀疏信号检测的统一框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非重构压缩采样的动态稀疏信号快速检测技术的基本思路,并分析了该方法的检测性能界。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能够充分利用动态稀疏信号的稀疏特性,大大降低采样速率和后续分析与处理中的数据量,而且避免了复杂的信号重构,能够有效降低动态稀疏信号检测的处理时延,提高了战场电磁环境感知的实时性。  相似文献   
57.
葛明桥  曹远虑  李永贵 《合成纤维》2006,35(11):24-27,31
为了提高聚丙烯纤维的吸附性能,采用热致相分离和共混纺丝方法制备了改性烟用聚丙烯纤维。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视频变焦显微镜观察了改性烟用聚丙烯纤维的形态结构,用纤维表面动态张力仪测定了其对水的接触角。研究表明:改性烟用聚丙烯纤维具有类似于醋酸纤维的结构形态,对水的接触角降低,纤维的极性增加,有利于提高其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   
58.
传统的电磁屏蔽织物常用机织方法实现,其服用性较差且功能单一,因此,开发出舒适性好且具有阻燃性能的电磁屏蔽织物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文章采用芳纶不锈钢复合纱进行针织面料设计,通过改变织物组织结构、层次配伍的方法,使用电脑横机编织了不同的针织组织,测试并分析织物电磁屏蔽效果及影响因素,同时测试织物的阻燃性和耐水洗性。实验结果表明:芳纶不锈钢复合纱针织物具有优良的阻燃性和耐水洗性,织物的结构是影响电磁屏蔽效果的主要因素,且通过结构优化的织物其电磁屏蔽效能得到了提升。  相似文献   
59.
随着人们对运动和健康的需求与日俱增,市场对运动服装的舒适性与智能化要求不断提升,智能运动文胸研发应需而生。为采集人体在运动过程中的各项生理参数和运动信息,在集成各类微小的传感器和低功耗控制芯片基础上,提出了智能运动文胸的电子监测系统方案和工作流程。围绕此方案,优化传统运动文胸设计,开发了一款基本的智能运动文胸,可采集穿用者的位置、运动状态、体温、心率和排汗参数等信息。通过无线方式上传数据到终端,分析穿用者当前的生理和运动状态,判断健康状况,并通过智能终端向用户展示信息和预警。  相似文献   
60.
采用色母粒法制备蓝色锦纶6 FDY。通过对原液着色锦纶6 FDY的纺丝工艺探讨。结果表明:含水率0.02%以下、色母粒质量分数0.5%~4.0%、纺丝温度265~275℃、喷丝板长径比2.5、测吹风温23℃、牵伸比1∶1.5∶2.5、超喂率4%、卷绕角度7°可得到色牢度良好、物理性能优异的原液着色蓝色锦纶6 FD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