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6篇
工业技术   8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由于目前大部分用户终端系统仍采用标准TCP协议,用户无法对TCP协议相关参数进行设置和调整,短期内新的改进协议也很难大规模应用于终端系统,因此针对TCP传输性能的优化只能在卫星段进行,最常见的是性能增强代理(PEP,Performance Enhancement Proxy)法,即通过增加硬件设备,将TCP端到端语义连接断开实现协议性能的增强。PEP的实现方案有很多,根据层次不同可分为基于链路层PEP、基于运输层PEP、基于应用层PEP。其中基于运输层PEP应用最为广泛,主要通过TCP进程之间的交互实现对TCP性能的增强;根据实现方式不同还可以分为TCP欺骗(TCP spoofing)和TCP分段(TCP splitting)两种。PEP的优势在于,终端系统感觉不到PEP的存在,也无需针对PEP做任何改动。  相似文献   
52.
宽带多媒体卫星通信系统组网方式多种多样,并与系统的应用模式、网络拓扑及转发器类型密切相关。本文对宽带多媒体卫星通信系统的组网方式进行了综述,将组网方式分为双向通信组网和单向通信组网两类,其中双向通信组网侧重描述不同场景下星状组网和网状网两种基本组网形式的实现和特点,单向通信组网侧重对广播及组播两种基本应用形式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53.
对宽带多媒体卫星通信系统的需求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基于星载ATM交换的Ka波段宽带多媒体卫星通信系统的技术特点、系统组成、协议栈结构及工作模式进行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54.
由于篇幅关系,“宽带多媒体卫星通信系统中的多址接入技术”分为上下两个篇次。上篇主要是明确多址接入体制在宽带多媒体卫星通信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在简述基本多址接入方式的基础上,对几种多址方式应用在宽带多媒体卫星通信系统中的可行性进行简要分析和比较。本篇主要对当前宽带多媒体卫星通信主流技术体制-MF—TDMA进行详述,并对在将来宽带多媒体卫星通信系统中十分具有应用前景的对称载波多址接入(PCMA)技术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55.
卫星DVB在因特网接入业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卫星DVB接入因特网的应用模式,采用卫星回传信道时的系统组成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并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6.
以水杨酸为原料经氯化制得 3,5-二氯水杨酸 ,所得产物在酸催化下与异戊醇进行酯化反应得到中间体 3,5-二氯水杨酸异戊酯 ,该中间体再与高活性的草酰氯反应获得高效化学发光材料双 ( 6-甲酸异戊酯 -2 ,4 -二氯苯基 )草酸酯。这种方法实验条件温和 ,原料简便易得 ,步骤简单 ,收率高达84 % ,成本低。此外还对其发光现象进行了考察 ,结果表明 ,当过氧化氢浓度比草酸酯浓度过量 0 .6‰~1‰时 ,发光持续时间长 ,强度大。  相似文献   
57.
"宽带多媒体卫星通信(BSM)系统是以传输高速宽带多媒体业务为典型特征一种新型卫星通信系统,目前该类系统主要基于多频时分多址接入(MF-TDMA)体制和Ka频段,采用星上处理与交换技术,主要特色一是能够无缝承载地面网络中的各种多媒体业务(流媒体、视频、音频、Web、  相似文献   
58.
李仰志  程剑  吕晶  李广侠  李志强 《电子学报》2011,39(6):1384-1388
根据m序列的相移组合多项式,给出Walsh序列与m序列行对应关系的计算方法.利用Walsh序列与Gold序列的映射关系,提出利用移位相加电路减小矩阵运算量的方法,解决Gold序列的快速相关运算问题.采用连续帧相关的方法,消除导航信号符号跳变对相关运算的影响,同时,针对GPS卫星码字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多星捕获方法,利用第...  相似文献   
59.
本文对寻呼网的几种卫星同播方法进行了介绍 ,并分析了各自的主要特点 ,在此基础上 ,对这几种卫星同播方法的技术性能进行了简单的比较。  相似文献   
60.
针对网络拓扑动态变化和路由多重选择等问题,空间节点按其属性划分为3个不同的物理簇,各簇可按需要进行下一级子簇的划分,建立了基于多层分簇架构的动态网络拓扑演化模型,从MEO独立运行、GEO和MEO协同运行2个方面研究了导航系统的路由策略。设计了基于簇管理者、簇首和簇成员的三级信息传输与分发机制。通过分簇和子簇间边界节点的设置,实现了簇间的拓扑变化相互屏蔽、独立的组网路由策略和子簇间的信息交互,减小了网络管理和路由计算的复杂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