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6篇
工业技术   24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41.
王艳  尹超  戴明星  汪志东  奚文松 《陕西化工》2013,(11):2002-2004
以活性氧化铝为载体,制备了Fe/Mn/Al2O3负载型催化剂,用于催化H2O2氧化降解偶氮染料活性黑5,探讨了pH、H2O2投加量、染料初始浓度、催化剂投加量等对染料脱色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活性黑5的脱色率随催化剂投加量、H2O2投加量的增加而升高;而随活性黑5初始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当H2O2投加量的增加达到200mg/L后,H2O2投加量的增加对活性黑5脱色效果的影响不显著。Fe/Mn/Al2O3/H2O2体系下,活性黑5在pH为2~9之间均有一定的脱色效果,活性黑5的脱色率随初始pH的增加而先增加后减少,其中在初始pH为3时脱色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42.
针对传统机加产品生产质量统计效率低、无法动态监控及有效预警等问题,建立了一种可与检测设备集成、支持生产质量动态监控与预警、基于移动终端的机加车间生产质量信息实时管控支持系统的体系结构,并对基于移动终端的车间质量动态监控与预警实现技术框架、移动终端软硬件架构及与检测设备的集成技术、基于移动终端的多点实时智能Elman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及实现算法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该系统已成功应用于重庆市某制造企业,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243.
基于数值分析方法,以二维岩质边坡为例,通过布置在边界处的弹簧和阻尼器构成黏弹性人工边界条件,探讨边坡尺寸、形状以及地震波的类型对放大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地震波频率和坡角是地震响应的决定性因素,坡高对于边坡特征点(坡脚、坡顶)的变化敏感性较低。结论如下:对于同一地震波频率,不同坡高对于地震放大效应的影响较小,差别仅在于边坡越高,坡脚距离坡顶的距离越长,这部分的动力响应越明显;对于同一边坡角度,随着入射地震波的频率越高,坡面的放大系数逐渐增加;对于同一边坡高度,随着边坡的角度变陡,坡面的放大系数逐渐增加。综上所述,在岩质边坡抗震设计时应考虑放大效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244.
碳化物抑制剂的添加可细化WC晶粒,使合金获得优异的综合性能。本文围绕碳化物抑制剂在硬质合金中的添加展开文献调研,对碳化物晶粒抑制剂的种类、抑制机理、添加量和固溶量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对抑制剂元素在晶界处偏析行为及其三维模型、热力学计算和实验得到各抑制剂元素在Co相和Ni相中的溶解度做了重点描述。未来开展晶粒抑制剂抑制机理的研究应多考虑结合热力学计算,以期加快新型超细硬质合金的研发。  相似文献   
245.
为提升冷弯薄壁型钢(CFS)墙体的轴压性能,提出在CFS墙体中填充磷石膏的构造措施。以磷石膏填充区域及有无覆板为变化参数,设计制作了4片全尺寸试验试件,通过轴向加载试验,阐述了试件的破坏过程,分析了各墙体的破坏模式、轴力-位移曲线、应变曲线及承载力等。试验结果表明:试件破坏主要为方钢管墙架柱局部压溃破坏、墙面板破裂、磷石膏压溃,底导轨变形等;与空腔墙体试件相比,仅在墙架柱中填充磷石膏的覆板墙体承载力提升了37.4%,在墙架柱内与柱间均填充磷石膏的覆板墙体承载力提升了115.7%,表明磷石膏的填充可有效提升CFS墙体的轴压承载力;有无覆板墙体对比表明墙面板对竖向承载力略有影响。此外,还提出了墙体的轴压承载力计算式,验证结果表明,该算式具有良好的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246.
尹超 《硬质合金》2023,(3):171-180
本文以WC-10%Co为研究对象,添加质量分数1.0%的Cr3C2/VC复合抑制剂,在1 410℃下烧结1 h,制备了WC-10%Co-Cr3C2/VC超细晶硬质合金,研究了Cr3C2/VC复合抑制剂比例对物相组成、WC晶粒尺寸和粒度分布、WC三维形貌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Cr3C2含量的减少和VC含量的增加,WC平均晶粒尺寸先快速后缓慢减小,WC粒度分布不断变窄;WC形貌由三棱柱向台阶三棱柱转变,WC(0001)晶面上的台阶数量不断增加,这些台阶会显著降低合金的断裂韧性和抗弯强度;WC-10%CoCr3C2/VC超细晶硬质合金的硬度先快速后缓慢增加,而断裂韧性和抗弯强度先快速后缓慢降低;当w(Cr3C2)∶w(VC)=4∶1时,WC-10%Co-0.8%Cr3C2-0.2%...  相似文献   
247.
为研究纤维增强磷石膏的受拉应力-应变曲线,将磷石膏粉、水泥、纤维的质量比设定为90%、10%及0.2%,以水灰比(0.7、0.8、0.9)为变化参数,制作了12个棱柱体试块。通过轴向单调拉伸试验,分析了纤维增强磷石膏的受拉应力-应变曲线、抗拉强度、峰值应变等力学指标。对归一化曲线进行拟合,给出了应力-应变曲线的数学表达式。研究表明,受拉应力-应变曲线呈非线性变化,且水灰比越低,曲线越陡峭;当水灰比从0.7增加至0.8及0.9时,轴心抗拉强度分别降低了11.4%及34.3%;峰值拉应变受水灰比影响较小,应变测量值位于31.5με~54.8με区间。  相似文献   
248.
通过添加草酸氧钒替代碳化钒作为纳米硬质合金制备过程中的抑制剂添加剂,草酸氧钒在湿磨过程中溶解于酒精研磨液中,并在料浆中均匀分散,干燥过程中,草酸氧钒析出并吸附于碳化钨等颗粒表面。烧结过程中,草酸氧钒在400℃左右的温度下转化为氧化钒,在1000℃左右原位还原碳化为碳化钒,该碳化钒均匀分布于合金中,并在后续的液相烧结中抑制碳化钨晶粒长大。研究表明:添加草酸氧钒制备的硬质合金的矫顽磁力值高于添加碳化钒制备的硬质合金的矫顽磁力值;添加碳化钒,容易导致硬质合金中存在碳化钒聚集现象,而添加草酸氧钒制备的合金微观结构没有发现碳化钒聚集现象。  相似文献   
249.
为了分析爆破后裂隙内气体的返排规律,基于气液两相流规律,借助相场方法对两相流界面进行追踪,模拟了驱替压差、裂隙开度和接触角等对裂隙内气体返排过程中水气界面形态和位置的时空演化规律;通过响应面法,分析了各影响因素的显著性,最终建立了气体返排效果评价流程。研究表明,单因素分析裂隙内气体返排效率同驱替压差、裂隙开度成正比。通过多因素分析,以气体排出速率作为评价指标,建立了CO2气体返排效果评价流程。该研究内容对低渗砂岩型铀矿的爆破增渗后气体返排工艺具有一定的理论参考和现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