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8篇
工业技术   6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1.
鉴于水声信号处理系统向更大的数据量、更大的数据带宽发展现状,现有的数据处理节点无法直接接入万兆网络的情况下,提出了一种基于FPGA的万兆转SRIO的改进方案,该方案以FPGA作为核心,PowerPC作为辅助核心,通过将DDR划分多个数据通道的方式,实现万兆网络数据和SRIO数据的双向交互.该方案将2 GB容量的DDR划...  相似文献   
12.
文中对存储装置采集的异常冲击波信号进行峰值压力提取.数据通过频谱分析后,采用凯泽窗滤波和平移压力基线的方法进行处理,有效滤除了自激振荡和高频噪声,对比同距测试点冲击波压力峰值,两者一致,有效提取了异常超压的峰值压力.  相似文献   
13.
采用硅压阻式绝压型压力传感器SM5420、精密传感信号调理器MAX1452和微处理器C8051F410,共同构成一体化气压测试系统。利用串口通信模块将被测气压值一路通过LCD液晶显示屏显示,另一路通过RS232通信接口发送给上位机。实现了被测气压实时准确读取和分析处理的功能。通过标准压力泵对其进行静态标定得出其静态特性指标。该系统具有:体积小、频率响应高、精度高、灵敏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为给飞行器与卫星的高效通信选择合适的通信天线,介绍了一种基于浮点运算DSP-TMS320F28335的天线切换算法,算法以天线对星角度作为天线切换依据。分析了浮点运算的结构和精确度,提出了坐标转换过程中提升计算精度和速度的措施。通过DSP测算结果与STK软件仿真结果的对比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试验表明:该算法能高精度、实时、可靠、稳定的处理导航信息,天线对星角度误差小于0.05°。  相似文献   
15.
常用数据无损压缩算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数据采集和数据传输系统中常运用数据压缩技术,数据压缩通常可分为无损压缩和有损压缩两种.结合常用数据无损压缩算法原理,给出了实现流程图,并着重讨论各算法的优缺点,最后分析了在实现与优化算法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针对火炮膛压测试的特点,采用MEMS加速度计MMA8453Q和MSP430单片机研制了一种新的膛压测试系统。实现了单个芯片的存储测试,具有倒置上电,红外收发等功能。利用ANSYS对电路模块的缓冲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并利用马谢特锤对测试系统进行了抗过载测试。结果表明:在受到4.5×104gn冲击后仍能正常工作,满足火炮等高冲击场合的测试要求。  相似文献   
17.
针对高精度的存储测试系统中很少利用实时记录的实验环境参数对其进行校准,文章设计了一种利用MSP430FG4618单片机采集与实时显示实验环境参数如温度、湿度、大气压、风速及风向的超低功耗实验环境记录仪;详细介绍了记录仪的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对温度、湿度、大气压、风速及风向等多通道数据进行通道选择、数据采集、数据处理以及液晶显示;该方案设计的记录仪功耗情况比较理想,在上电初始化进入低功耗模式时,系统电流不超过25μA。测试结果可为高精度存储测试系统数据校准提供依据,并对提高监测系统便携性、降低成本和功耗,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针对同时采用放入式电子测压器和铜柱测压器测量一批弹药的膛压时,出现电子测压器所测压力峰值一致,而铜柱测压器所测的峰值个别出现超差的问题,在分析电子测压器测压和铜柱测压器原理的基础上,建立了铜柱测压器的ANSYS模型,并采用铜柱动态校准数据修正了铜柱JC模型参数。分析了铜柱压力出现偏差时的电子测压器测量的P-t曲线变化率,将电子测压器获得的P-t曲线作用到铜柱模型上仿真得到的变形量与实际测试一致,电子测压器测得的压力曲线更准确地反映了压力的变化过程和压力峰值。研究表明测量一批弹药时,铜柱测压器出现压力峰值偏差大的原因是由膛压上升过程变化率不同导致铜柱的应变率不同造成的。  相似文献   
19.
设计了一种基于Altera Cyclone IV系列FPGA的128通道数据采集及传输方案,使用FPGA作为16个AD芯片的采集控制和数据缓冲并以GMII接口方式连接到以太网芯片,使用Marvell公司的千兆以太网芯片88E1111作为上位机与下位机之间数据传输的桥梁,在数据传输速度上比采用传统的芯片有了飞跃。该设计对数据传输与并行处理完全可以满足系统的实时性要求。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一种应用于冲击波超压测试中的无线监控负延时存储测试系统,它由传感器、模拟适配调理电路、A/D变换器、存储器、控制电路、接口和电池组成,其存储装置由AVR单片机与CPLD共同控制两片NAND闪存,使用负延时功能实现高速完整存储.该系统具有可无线遥控、体积小、微功耗及抗高冲击等特点,适合于恶劣环境下数据记录和及时回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