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1篇
工业技术   20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镁合金的耐蚀性差,严重限制了其在生物材料领域的应用。在镁合金表面采用化学还原法和溶剂热法复合制备了铁氧化涂层,利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和能谱(EDS)等对样品的结构与组成进行表征,分别采用Tafel测试和磷灰石诱导试验评价了样品的耐蚀性和生物相容性。结果表明:涂层的主要组分为Fe3O4、Fe2O3和FeO;随着乙醇浓度降低和溶剂热时间延长,涂层粗糙度先降低后升高;Tafel测试表明,随着乙醇浓度的增加,涂层的耐蚀性先增高后降低;在乙醇浓度为90%,溶剂热时间4 h时获得的涂层表面无脱落现象,微裂缝数量最小,具有最高的耐腐蚀性能,极化电阻达51 779.2Ω,并具有良好的生物诱导活性。  相似文献   
22.
Gd掺杂对PZT薄膜介电性能及极化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sol-gel法在Pt/Ti/SiO2/Si衬底上制备出高度(100)择优取向的Gd掺杂PZT薄膜(简写为PGZT); 介电测试结果表明, 1mol%Gd掺杂的PZT薄膜介电常数最大, 2mol%Gd掺杂PZT薄膜与未掺杂薄膜的介电常数相差不大, Gd掺入量>2mol%时, 薄膜的介电常数下降; 薄膜的不可逆极化值呈现与介电常数相同的变化趋势, 而可逆极化值变化较小. 在弱电场下(低于矫顽场Ec), 用瑞利定律分析薄膜介电常数随电场强度的变化规律, 1mol%Gd掺杂的薄膜瑞利系数α最大, 说明薄膜中缺陷的浓度最低. 1mol%Gd掺杂的薄膜介电和铁电性能的改善与Gd3+在PZT晶格中的占位情况有关.  相似文献   
23.
镁合金微弧氧化陶瓷膜的组织结构及耐腐蚀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镁合金的耐蚀性,采用氢氧化钠-六偏磷酸钠-醋酸钙电解液,利用微弧氧化技术在AZ91D镁合金表面原位生长含有钙、磷的陶瓷膜,研究了醋酸钙浓度对陶瓷膜的厚度、表面粗糙度、形貌、成分、相组成及其在模拟体液中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陶瓷膜主要为MgO相,且含有Ca和P;膜层表面具有多孔结构;增加电解液中醋酸钙浓度,膜层变厚,粗糙度先增大后减小,Ca含量增多;陶瓷膜使镁合金的耐蚀性提高;电解液加入醋酸钙后,制得的膜层耐蚀性下降,含0.4 g/L醋酸钙的电解液制得的膜层的耐蚀性在含Ca膜层中最好。  相似文献   
24.
本文采用原位乳液聚合方法制备了聚丙烯酸丁酯一有机蒙脱土/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衣康酸)(PBA—OMMT/P(MMA-1TA)纳米复合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热重分析(TGA)对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单体已插层进人有机蒙脱土层间发生聚合反应,使有机蒙脱土片层间距由原来的0.59nm增加到0.88nm以上,且有机蒙脱土的加入能够显著提高纳米复合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和热稳定性能。  相似文献   
25.
B2O3·TiO2/Ti催化剂对水中腐殖酸吸附行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iO2光电催化氧化有机物的反应被认为是表面反应,有机物在TiO2表面的吸附是其降解的先决条件,因此系统研究有机物在TiO2表面的吸附行为,可以为进一步的光电催化降解提供实验依据.现采用阳极氧化法在基体钛表面原位合成B2O3·TiO2/Ti催化剂为吸附剂,系统地研究了腐殖酸在膜催化剂上的吸附行为,探讨了温度、溶液pH值、腐殖酸初始浓度、外加偏压等因素对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酸性条件下有利于腐殖酸在膜催化剂上吸附,吸附量随初始浓度、外加偏压的增加而增大,B2O3·TiO2/Ti催化剂吸附腐殖酸的等温线数据可用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描述,吸附过程遵循Lagergren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26.
聚丙烯酰胺凝胶法制备Li2O-Al2O3-SiO2微晶玻璃超微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丙烯酰胺、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碳酸锂、硝酸铝和正硅酸乙酯为原料,首次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法成功地制备出多组分氧化物Li2O-Al2O3-SiO2(LAS)微晶玻璃超微粉末。用TG-DTA,IR,XRD,TEM对热处理产物进行了表征。实验表明:热处理温度在800~1000℃时,LAS凝胶粉以六方晶系的β-石英固溶体结构析出;热处理温度在1100℃时,β-石英固溶体开始转变成稳定的四方晶系β-锂辉石固溶体,到1200℃时已经完全转变为β-锂辉石固溶体。900~1100℃热处理后所获得的LAS粉末晶粒大小为30~50 nm。与传统方法相比,聚丙烯酰胺凝胶法是一种在低温下廉价地快速制备多组分氧化物微晶玻璃超微粉末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27.
聚丙烯接枝衣康酸增容PA6/PP共混物性能及形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反应型双螺杆挤出机和熔融接枝技术制备了一系列聚丙烯(PP)接枝物,包括单一单体接枝物PP接枝衣康酸(PP-g-ITA)和双单体接枝物PP接枝ITA和苯乙烯[PP-g-(ITA-co-St)],通过红外光谱和热分析研究了PP接枝物的结构,并研究了PP接枝物的接枝率和熔体流动速率与单体和引发剂用量的关系。通过反应挤出制备了PP接枝物增容PA6/PP共混物,研究了增容共混物的力学性能和形态结构。结果显示:加入接枝物后,共混体系的冲击强度明显提高;SEM观察表明,接枝物的加入能明显改善增容共混物的两相界面结合状况,降低共混物的分散相尺寸,改善体系的分散状况,共混物的两相界面变得模糊,相容性得到明显提高;DSC测试表明,加入接枝物后,共混物中PA6组分的结晶度下降,PP组合的结晶度上升。表明PP-g-ITA是PA6/PP共混体系有效的增容剂兼增韧剂。  相似文献   
28.
高温氧化对钛合金微弧氧化陶瓷膜组成与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钛合金不耐高温氧化的问题,在铝酸钠电解液体系中,利用双相脉冲直流微弧氧化技术,在TC4钛合金表面原位生长以Al2TiO5为主晶相的复合氧化物陶瓷膜,研究了1000℃高温氧化对陶瓷膜试样的相组成、结构的影响及膜层增重特点.研究表明,陶瓷膜层试样的高温氧化过程包括Al2TiO5分解、基体氧化和膜层表面形貌变化3个方面.高温氧化后,膜层的主晶相由Al2TiO5变为α-Al2O3和金红石型TiO2,同时,膜层的表面形貌发生显著的变化;由于膜层和基体的热膨胀系数不同和基体钛的氧化,使得高温氧化后膜层在冷却过程中表面出现裂纹和脱壳.陶瓷膜层极大地减少了TC4钛合金在1000℃高温氧化时的增重,因此,陶瓷膜层可用于TC4钛合金的恒温氧化防护.  相似文献   
29.
在铝酸钠溶液中,利用微等离子体氧化技术,在TC4钛合金表面原位生长复合氧化物陶瓷膜,研究了陶瓷膜的相组成、形貌和陶瓷膜对钛合金接触腐蚀的影响。陶瓷膜由Al2TiO5,α-Al2O3和RutileTiO2构成;整个膜层由致密层和疏松层组成。陶瓷膜层改善了钛合金与LY12铝合金和H62黄铜的接触腐蚀,陶瓷膜层使得钛合金与LY12铝合金电偶对的电偶电流降低为原来的1/7,使得钛合金与H62黄铜的电偶电流降低为原来的1/2。  相似文献   
30.
利用微等离子体氧化技术在LY1 2铝合金表面制备了氧化铝陶瓷膜。通过X射线衍射法研究了陶瓷膜的相组成 ,发现陶瓷膜由α Al2 O3和γ Al2 O3两相组成 ,α Al2 O3在陶瓷膜的外层含量高 ,γ Al2 O3在陶瓷膜的内层含量高。陶瓷膜的热膨胀系数为 7.3798×1 0 - 6 /K ,与α Al2 O3大块固体的热膨胀系数相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