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1篇
工业技术   19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1.
镁合金微弧氧化陶瓷膜的组织结构及耐腐蚀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镁合金的耐蚀性,采用氢氧化钠-六偏磷酸钠-醋酸钙电解液,利用微弧氧化技术在AZ91D镁合金表面原位生长含有钙、磷的陶瓷膜,研究了醋酸钙浓度对陶瓷膜的厚度、表面粗糙度、形貌、成分、相组成及其在模拟体液中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陶瓷膜主要为MgO相,且含有Ca和P;膜层表面具有多孔结构;增加电解液中醋酸钙浓度,膜层变厚,粗糙度先增大后减小,Ca含量增多;陶瓷膜使镁合金的耐蚀性提高;电解液加入醋酸钙后,制得的膜层耐蚀性下降,含0.4 g/L醋酸钙的电解液制得的膜层的耐蚀性在含Ca膜层中最好。  相似文献   
12.
聚丙烯酰胺凝胶法制备Li2O-Al2O3-SiO2微晶玻璃超微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丙烯酰胺、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碳酸锂、硝酸铝和正硅酸乙酯为原料,首次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法成功地制备出多组分氧化物Li2O-Al2O3-SiO2(LAS)微晶玻璃超微粉末。用TG-DTA,IR,XRD,TEM对热处理产物进行了表征。实验表明:热处理温度在800~1000℃时,LAS凝胶粉以六方晶系的β-石英固溶体结构析出;热处理温度在1100℃时,β-石英固溶体开始转变成稳定的四方晶系β-锂辉石固溶体,到1200℃时已经完全转变为β-锂辉石固溶体。900~1100℃热处理后所获得的LAS粉末晶粒大小为30~50 nm。与传统方法相比,聚丙烯酰胺凝胶法是一种在低温下廉价地快速制备多组分氧化物微晶玻璃超微粉末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3.
聚丙烯接枝衣康酸增容PA6/PP共混物性能及形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反应型双螺杆挤出机和熔融接枝技术制备了一系列聚丙烯(PP)接枝物,包括单一单体接枝物PP接枝衣康酸(PP-g-ITA)和双单体接枝物PP接枝ITA和苯乙烯[PP-g-(ITA-co-St)],通过红外光谱和热分析研究了PP接枝物的结构,并研究了PP接枝物的接枝率和熔体流动速率与单体和引发剂用量的关系。通过反应挤出制备了PP接枝物增容PA6/PP共混物,研究了增容共混物的力学性能和形态结构。结果显示:加入接枝物后,共混体系的冲击强度明显提高;SEM观察表明,接枝物的加入能明显改善增容共混物的两相界面结合状况,降低共混物的分散相尺寸,改善体系的分散状况,共混物的两相界面变得模糊,相容性得到明显提高;DSC测试表明,加入接枝物后,共混物中PA6组分的结晶度下降,PP组合的结晶度上升。表明PP-g-ITA是PA6/PP共混体系有效的增容剂兼增韧剂。  相似文献   
14.
为实现光催化制氢,通过模板剂水热合成和浸渍还原法制备出Ag负载ZnS光催化剂.利用XRD、SEM和UV-vis对样品进行结构和光学性质表征,利用光催化分解Na2S+Na2SO3溶液制氢评价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在酸性条件下,模板剂质量浓度较低而硫源和锌源较多时,样品为棒状,主要以立方闪锌矿结构存在;反之,样品主要为球状...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原位乳液聚合方法制备了聚丙烯酸丁酯一有机蒙脱土/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衣康酸)(PBA—OMMT/P(MMA-1TA)纳米复合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热重分析(TGA)对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单体已插层进人有机蒙脱土层间发生聚合反应,使有机蒙脱土片层间距由原来的0.59nm增加到0.88nm以上,且有机蒙脱土的加入能够显著提高纳米复合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和热稳定性能。  相似文献   
16.
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在边坡稳定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了传统边坡稳定分析方法的缺点和不足,重点分析了有限元强度折减法的理论背景、突出优势、计算结果的影响因素、边坡失稳判据方法.采用15节点三角形单元,应用广义米赛斯屈服准则、非关联流动法则,基于有限元强度折减法逐步进行强度折减,直至满足位移不收敛的失稳判据,从而得到强度折减法的边坡稳定安全系数.  相似文献   
17.
高温氧化对钛合金微弧氧化陶瓷膜组成与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钛合金不耐高温氧化的问题,在铝酸钠电解液体系中,利用双相脉冲直流微弧氧化技术,在TC4钛合金表面原位生长以Al2TiO5为主晶相的复合氧化物陶瓷膜,研究了1000℃高温氧化对陶瓷膜试样的相组成、结构的影响及膜层增重特点.研究表明,陶瓷膜层试样的高温氧化过程包括Al2TiO5分解、基体氧化和膜层表面形貌变化3个方面.高温氧化后,膜层的主晶相由Al2TiO5变为α-Al2O3和金红石型TiO2,同时,膜层的表面形貌发生显著的变化;由于膜层和基体的热膨胀系数不同和基体钛的氧化,使得高温氧化后膜层在冷却过程中表面出现裂纹和脱壳.陶瓷膜层极大地减少了TC4钛合金在1000℃高温氧化时的增重,因此,陶瓷膜层可用于TC4钛合金的恒温氧化防护.  相似文献   
18.
用微等离子体氧化法能在钛基体上原位生长多孔TiO2膜,方法简单而且膜层与基体结合牢固.本文研究了反应时间(10、30、60、90min)对所得膜层光催化活性的影响.通过SEM和XRD分析膜层表面形貌和结构,发现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所得膜层微孔增大而且膜层中二氧化钛含量增多.用所得膜层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发现当反应时间为60min时,所得膜层具有较高的光催化活性,这归功于所得膜层比表面积增加而且膜层是由以锐钛矿型为主晶相同时含有少量金红石型二氧化钛组成.  相似文献   
19.
利用微等离子体氧化技术在LY1 2铝合金表面制备了氧化铝陶瓷膜。通过X射线衍射法研究了陶瓷膜的相组成 ,发现陶瓷膜由α Al2 O3和γ Al2 O3两相组成 ,α Al2 O3在陶瓷膜的外层含量高 ,γ Al2 O3在陶瓷膜的内层含量高。陶瓷膜的热膨胀系数为 7.3798×1 0 - 6 /K ,与α Al2 O3大块固体的热膨胀系数相近  相似文献   
20.
吴振东  张剑  胡冰  姚忠平  姜兆华 《硅酸盐通报》2013,32(11):2206-2211
在NaAlO2-K2ZrF6组成的电解液体系中,利用微弧氧化的方法在LY12铝合金的表面制备陶瓷膜.结果表明,膜层由α-Al2O3、γ-Al2O3和分布于膜外层的c-ZrO2组成,沿膜层截面由内向外α-Al2O3减少,γ-Al2O3和c-ZrO2增加.8 g/L NaAlO2-1 g/L K2ZrF6体系与NaAlO2体系的膜层比较,具有更大的硬度和更好的耐磨性及耐腐蚀性能:最大硬度提高了25.69%,磨损率下降了64.29%,摩擦系数略有下降,腐蚀电流密度降低了96.3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