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5篇
工业技术   20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钢卷重心偏离活动梁对称线和步进梁各配合面间隙过大是造成摆杆步进梁摆动的主要原因。改变钢卷摆放方向、增加滑板、控制配合间隙可减少摆动。  相似文献   
32.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SPME-GC-MS)技术结合主成分分析法(PCA)对银杏果酶解发酵前后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银杏果经不同酶解发酵方式制备后其挥发性风味成分的种类和相对含量差异明显。G、A、B、C、D、E样品中共鉴定出挥发性风味成分212种,分别为77、70、45、41、79、80种。银杏果经淀粉酶协同植物乳杆菌、酿酒酵母混合发酵(E)的风味最优,醇类、酯类化合物的种类和相对含量显著增加,烃类、醛类化合物的种类和相对含量显著下降;对银杏果青草味等不良风味起主要作用的壬醛、己醛、辛醛、癸醛、己醛、苯甲醛、2,2,4,6,6-五甲基庚烷、癸烷、二甲苯等挥发性风味成分,其相对含量显著下降或未检出;产生了令人愉悦的苯乙醇(25.79%)、异戊醇(15.56%)、2,4,5-三氯苯基肉桂酸酯(13.29%)、2,3-丁二醇(7.10%)、3-甲硫基丙醇(3.67%)、乳酸(3.00%)等主要的风味成分,相对含量共68.41%。主成分分析法将6种样品分成两类,E样品的综合评分较高,说明银杏果采用E方式对良好风味的形成最有利,为银杏果精深加工过程中风味控制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33.
本文旨在运用响应面法优化银杏果的酶菌协同发酵工艺,以期得到一种抗氧化活性高的银杏发酵粉。通过单因素实验探讨了料液比、复合酶制剂添加量、糖化酶和α-淀粉酶添加质量比、酶解时间、混合发酵剂添加量、植物乳杆菌和酿酒酵母添加质量比、发酵时间对银杏发酵粉可溶蛋白含量和DPPH自由基清除效果的影响;并以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指标,通过响应面分析对银杏果酶菌协同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复合酶制剂添加总量0.3 g/100 g,酶解2 h,发酵12 h的基础上,银杏果酶菌协同发酵最佳工艺为:料液比1:6 g/mL,糖化酶和α-淀粉酶添加质量比2:1,混合发酵剂添加总量3.12 g/100 g,植物乳杆菌和酿酒酵母添加质量比1:1,测得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69.7%±1.1%,与模型预测值基本一致。由最佳工艺制得的银杏发酵粉(GFP)与未处理的银杏粉(G)相比,DPPH自由基清除率增加了257.4%;可溶蛋白含量4.47±0.13 g/100 g,增加了330%;黄酮含量0.15±0.01 mg/g,增加了50%;多酚含量2.49±0.04 mg/g,增加了118%;银杏酸含量2.96±0.32 μg/g,脱除率达85.4%。说明酶菌协同发酵能显著(P<0.05)提高银杏果的抗氧化活性,制得的银杏发酵粉中可溶蛋白、黄酮、多酚等抗氧化成分含量显著(P<0.05)增加、有毒成分银杏酸含量显著(P<0.05)降低,为银杏果的精深加工提供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34.
刘红  姚芳 《国家电网》2011,(1):31-31
2006年上半年,国家电网公司提出"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战略。作为贯彻"三新"农电战略的举措,同年8月,启动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百千万"工程。  相似文献   
35.
以模糊理论和时间序列分析理论为基础,建立了参数的模糊概率加权移动预测模型.用该模型预测得到的预测值时间序列中的每个数据都能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一段时间内参数的平均水平,而且消除了奇点对预测值的影响,部分消除了样本数据中不确定成分对预测值的影响.对继电器触点闭合过程的静态接触电阻和弹跳时间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继电器的接触失效与触点闭合过程的静态接触电阻和弹跳时间的模糊概率分布密切相关.静态接触电阻和弹跳时间的模糊概率加权移动预测值时间序列能够明显反映触点的静态和动态接触性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36.
唐圣学  张继欣  姚芳  马强 《电源学报》2023,21(1):177-194
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模块在高压大功率电能转换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在这些领域人们对IGBT模块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归纳预测了IGBT模块及其模块市场规模与需求。然后从寿命预测机理角度,将IGBT模块预测方法归类为基于模型的预测方法和数据驱动的预测方法两大类,对每类的研究现状、基本原理、预测过程实施、适用范围和优缺点进行了分析、总结与归纳。最后统计分析了近十年研究成果,并讨论了IGBT模块寿命预测方法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7.
三向类网架结构弯曲和振动分析的分解刚度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文福  刘文洋  赵文艳  姚芳 《工程力学》2006,23(4):130-133,129
把三向类网架结构简化为夹层板,采用考虑剪切变形的具有三个广义位移的平板弯曲理论进行分析。基于分解刚度思想提出了三向类网架(三角锥网架、三向网架)静力分析和固有振动分析的方法,给出了简便实用的计算公式。通过有限元法的验证,表明了分解刚度法作为一种简化的计算方法,其精度是比较高的,绝大多数的误差都小于5%。可以应用于工程结构设计,便于快速得出网架结构挠度和内力的计算结果及分布规律。此外,与其它的计算方法相比其计算公式大大简化了。  相似文献   
38.
提出了运用自适应正交小波对织物图像进行三层分解的织物疵点检测方法。通过借鉴Daubechies的构造条件构造织物自适应小波,由自适应小波对织物图像进行三层分解,将疵点信息融合后设定固定的闻值进行二值化。同采用DB族小波分析结果比较与实验检测,表明此方法有效。  相似文献   
39.
目的 通过风味分析确定花露烧酒新品中银杏果的最佳添加量。方法 采用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solid phase microexte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SPME-GC-MS)和感官评价技术测定比较了不同银杏果添加量的花露烧酒的挥发性风味成分。结果 共鉴定出49种挥发性风味成分,各样品中香气成分的种类和含量有明显差异;经与糯米混合发酵后,银杏果中青草风味成分如壬醛、正己醛等显著下降或未检出;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出银杏花露烧酒香气与辛醇、八甲基四硅氧烷、乳酸乙酯、乙酸异戊酯等风味成分有关。由感官分析可知银杏果添加量为25%的样品C整体感官品质最佳,尤其是香气方面,产生了令人愉悦的正己酸乙酯、乙酸异戊酯等风味成分。结论 添加25%银杏果的花露烧酒的风味较好,为传统特色产品花露烧酒的创新提供了新思路,对银杏花露烧酒的风味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0.
针对光伏并网变流器故障预测问题,提出了基于鲁棒最小二乘-支持向量回归(RLS-SVR)的早期故障预测方法.从系统层面分析了光伏并网变流器脆弱元件退化互相耦合机理及对系统状态特征和早期故障特征选取的影响,进而提出了以特征相对变化量表征变流器状态的电路故障预测方法.为了减小工作条件对特征退化预测的影响,方法首先采用RL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