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7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0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废触媒再生制备ZnO/活性炭复合材料及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醋酸乙烯合成用废触媒为原料,在分析其热解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直接加热水蒸汽活化再生新工艺,得到了不同再生温度条件下的再生样品.采用N2吸附、碘吸附法等手段对样品的结构和吸附性能进行了表征,当废触媒在950℃处理40min时,所得样品的比表面积可达到1193m2/g,碘吸附值1080mg/g;同时采用XRD、SEM、FTIR对样品的结构和表面性质进行了分析,发现样品由活性炭(AC)和ZnO组成,且ZnO分散在AC中,表明再生的样品为ZnO/AC复合材料.新工艺为废触媒的综合利用开辟了新的途径,为ZnO/AC复合材料探索出了新的原料来源争制备方法.  相似文献   
22.
普遍应力状态下的内勒弹性非线性K-G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 在目前发展起来的有关土的应力-应变本构关系中,弹性非线性模型是工程实际中最流行的方法之一,而其中K-G模型以它的简洁和实验确定模型参数似乎更为工程师们乐于使用。内勒(Naylor)“K-G”弹性非线性模型相比之下又是K-G模型中简单的一种,模型参数容易由常规三轴试验确定,是一个值得推荐的模型。然而,与大多数其它模型一样,是基  相似文献   
23.
随着国内外对燃煤电厂汞污染的重视,大力开发和推广一种经济、有效的控汞技术具有重要意义。活性炭作为一种常见的高效吸附剂,也已在烟气脱汞中有了大量的研究。本文通过阅读大量的文献,针对目前国内外活性炭除汞的现状,介绍了活性炭脱汞效率的影响因素,归纳了活性炭对汞的吸附类型。通过对目前控汞技术的深入了解,发现改善烟气环境和改性活性炭都能较好地提升汞的脱除率。  相似文献   
24.
采用微波加热再生废弃针剂用活性炭, 通过响应曲面法中模型的优化设计和分析, 研究了再生过程中的3个影响因子(再生温度、再生时间以及物料厚度)对所再生活性炭亚甲基蓝值和得率的影响, 并通过方差分析(ANOVA)研究了各个实验因子或交互作用对活性炭性能的影响。得到实验优化工艺条件为:再生温度700℃, 再生时间18min, 物料厚度20mm, 所再生活性炭亚甲基蓝值和得率分别为187.5mg/g, 65.20 %。此外, 再生活性炭比表面积高达962m2/g, 总孔体积为1.02mL/g, 平均孔径为4.27nm。  相似文献   
25.
运动控制类课程在自动化专业课程设置中占有很大的比例。针对现在教学存在的问题,结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着重对该课程群体系建设、理论教学方法和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进行改革和优化,以寻求培养适应信息化时代工作要求的自动化专业人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6.
CO2活化烟杆制造活性炭及其孔结构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综合利用烟杆废弃物资源,以烟杆为原料,CO2为活化剂制备成活性炭。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CO2流量、活化时间和活化温度对活性炭得率及吸附性能的影响,同时测定了该活性炭的氮吸附等温线,并通过BET法、H-K方程、D-A方程和密度函数理论表征了活性炭的孔结构,还采用电子探针和透射电镜分析了活性炭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①适宜的工艺条件为活化温度800℃,时间30min,CO2流量3L/min,在此条件下制得的活性炭的得率为9.47%,碘吸附值为1079.26mg/g,亚甲基蓝吸附值为67.5mg/g;②所得活性炭为微孔孔型,BET比表面积为761m2/g,总孔体积为0.3521cm3/g,微孔体积占总孔体积的95.54%,中孔占3.85%,大孔占0.61%;③电子探针和电镜分析测定的活性炭的结构与氮吸附测定的结果较为一致。  相似文献   
27.
微波辐射-水蒸气法制备烟杆基颗粒活性炭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研究了以烟杆废弃物为原料,炭化过程中所产生的木焦油为主的复合粘结剂,采用微波辐射-水蒸气法制备颗粒活性炭的可行性。探讨了微波功率、活化时间以及水蒸气质量流量对颗粒活性炭吸附性能和得率的影响。得到了微波辐射-水蒸气法制备颗粒活性炭的最佳工艺:微波功率700 W,活化时间40 m in,水蒸气质量流量1.70 g/m in。此工艺条件制得的颗粒活性炭,碘吸附值1 060.81 mg/g,亚甲基蓝吸附值175 mL/g,得率30.83%。同时,测定了该颗粒活性炭氮吸附,通过BET法计算了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并通过DFT表征了活性炭的孔结构。结果表明:该活性炭为微孔型,BET比表面积为1 109.22 m2/g,总孔容为0.613 1 mL/g。  相似文献   
28.
废活性炭微波加热法再生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论述了微波加热技术的特点,初步探讨了微波加热再生废活性炭的原理,综述了国内外微波再生废活性炭的研究进展。与传统加热技术相比较,微波加热再生废活性炭具有耗时短、产品质量好、能耗低、污染少等优点,并且微波加热再生废活性炭产品有更发达的孔隙结构,吸附性能较好。影响微波再生废活性炭的因素依次是微波功率、加热时间、活性炭吸附量。展望了微波加热再生废活性炭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9.
微波加热制备烟杆基高比面积活性炭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农林废弃物--烟杆的炭化料为原料,采用微波加热氢氧化钾活化法制备了高比表面积活性炭.研究了微波加热时间和碱炭比对活性炭的得率和吸附性能的影响,得到了优化工艺条件,即当微波功率为700 W,加热时间为30min,碱炭比为4:1,所制备的活性炭碘吸附值为2 239.1 mg/g,亚甲基蓝吸附值为652.5 mg/g,得率为25.48%,产品的吸附性能超过了双电层电容器专用活性炭(LY/T 1617-2004)标准的要求,同常规加热相比,加热时间缩短了87.5%.同时测定了优化工艺条件下制备活性炭的氮气吸附等温线,通过BET法计算了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并通过非定域化密度函数理论表征了活性炭的孔结构.该高比表面积活性炭微、中孔发达,比表面积可达3 406 m2/g,总孔体积为2.157mL/g.  相似文献   
30.
针对直流电机控制系统容易受负载扰动和参数变化等影响的特点,基于H∞方法设计了鲁棒速度控制器,解决了传统控制器在满足系统跟踪性能和抗干扰性能要求方面存在的矛盾。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器可以很好地抑制负载的扰动及参数的不确定性,使控制系统具有很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