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8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41篇
工业技术   50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4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71.
云南昭通-待补高速公路(11合同K314+550~K314+700)红石岩段边坡加固中,因地质特殊,边坡高陡,在处治中采用预应力锚杆、抗滑锚杆桩、格构护坡、高压注浆等的混合式锚固结构.运用G-slope软件对加固前和加固后的路堑边坡的稳定性进行模拟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文中的加固方法,加固后的坡体稳定性较好,各种加固结构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从而使坡体的稳定性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72.
 滑坡灾害危害程度评估需要掌握滑坡运动特征,而目前的研究主要基于定性分析模型,很难进行定量预测。为克服这一困难,建立一种简化的三维弹簧变形块模型,定量预测滑坡失稳后滑体运动过程。假设滑坡的运动形式是连续的,且滑体是可变形的,将滑体分为侧面竖直的三维条柱。考虑滑体内在变形,对三维运动方向受力和变形进行分析。根据作用于条柱侧面的力–变形关系,获得条柱在滑动过程中的变形与受力状态。考虑到条柱中能量的积累和释放,同时考虑摩擦引起的能量耗散,建立任意时刻滑体的加速度、速度和位移计算公式,获得滑坡在三维滑动过程滑动的最大距离、运动的最大速度及滑动历经的时间等。为实现滑坡滑动过程的三维可视化,基于Visual Basic语言程序编制滑坡失稳后运动过程分析程序,分析武隆鸡尾山滑坡的滑动距离、滑动的最大速度以及滑动历经的时间,对比分析表明,该模型与现有的软件模拟结果比较吻合。  相似文献   
73.
基于分布式工作流平台的ERP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提出了一个基于分布式工作流平台的ERP系统的开发方法、协同建模机制以及柔性执行等机制、这些机制改变了现有的工作流平台的集中式建模的约束以及业务流程固化的运行模式一最后给出了一个基于分布式工作流平台My—Workflow开发的ERP系统的实例。  相似文献   
74.
板壳式换热器采用波纹板作为传热元件,板束安装在壳体中.冷态的循环气体与进料混合后.自板束下端向上流动,和向下流动的热态反应油气均匀地在板程流道纯逆流换热.板壳式换热器板束装在压力壳内.提高了其安全可靠性.因此板壳式换热器既具有板壳式换热器传热效率高、结构紧凑、端部温差小、压降低、质量轻的优点.同时又继承了管壳式换热器承高压、耐高温.密封性能好、安全可靠等优点,采用板壳式换热器后,可节省占地面积、减少设备质量、降低设备造价、节约设备操作费用。  相似文献   
75.
连续重整装置压缩机气量调节系统节能改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小平 《中外能源》2011,16(2):107-110
上海高桥分公司800kt/a连续重整装置,再接触部分采用美国UOP公司第二代连续重整工艺技术,三台往复式压缩机采用两段式压缩,通过级间回流调节控制系统压力,该调节系统(即旁通调节)无用功耗大,尤其工况耗气量低时,造成能量浪费,且人工调节复杂,系统可操控性较低,只适用于偶尔调节或调节幅度小的场合,无法根据实际工况逐步加、降载荷,不能避免开停机过程中大幅、快速升降压对机组及系统压力的冲击,影响压缩机机组及系统压力控制的稳定。改造中,增压机(K202C)新上一套HydroCOM无级气量调节系统,该系统运用"回流省功"原理,除了能改善压缩机的可操控性,满足复杂多变的工艺需求外,还能节省能源。在装置满负荷运行工况下,压缩机(K202C)运行负荷为50%,系统压力控制稳定,且调节速度快,满足生产要求。2010年10月10日,在压缩机一级负荷率为45%,二级负荷率为50%工况下,经标定,压缩机(K202C)运行电流由原来的250A下降至120A,减少电耗约1300kW.h/h。同时,HydroCOM系统投用后,有效降低了压缩机机组级间冷却器负荷,为装置的系统节能提供了补充。  相似文献   
76.
笔者从方案论证、项目实施及运营管理等方面全过程参与了厦门市内数条隧道的建设,包括人行隧道、城市道路隧道及普通公路和高速公路隧道,涉及了诸如小间距双向隧道、浅埋大跨、深埋涌水、围岩夹泥沙等一些隧道施工中较为突出的问题,对隧道开挖技术有一定的思考和探索。现结合某工程实例对不同级别围岩地段的隧道开挖施工技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7.
目的研究Mg_3Sb_2含量对Al-Mg_3Sb_2复相涂层组织、耐蚀性和硬度的影响,对比纯Al涂层和添加不同含量Mg_3Sb_2涂层性能的差异。方法采用氧乙炔火焰喷涂技术和自制的Mg_3Sb_2粉末,在AZ31B镁合金表面制备不同成分的Al-Mg_3Sb_2复相涂层。采用扫描电镜(SEM)观察了涂层的微观组织,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分析了球磨粉末和涂层的物相组成,通过电化学工作站(CHI660e)对试样在3.5%Na Cl溶液中进行电化学腐蚀性能测试,并用显微硬度计测试了涂层的硬度。结果经火焰喷涂之后,获得了不同成分的Al-Mg_3Sb_2复相涂层,涂层中的物相主要为Al和Mg_3Sb_2。当Mg_3Sb_2的质量分数为40%和60%时,涂层组织致密,气孔、裂纹等组织缺陷较少。Tafel极化曲线测试中,随着第二相Mg_3Sb_2质量分数的增加,涂层的腐蚀电位逐渐正移。当质量分数达到80%时,其腐蚀电位为-0.9819 V,比纯Al涂层正移417.3 m V,腐蚀电流密度为0.048×10-3 A/cm2,约是纯Al涂层的1/2。显微硬度结果显示随着Mg_3Sb_2含量的增加,涂层的硬度逐渐提高,当质量分数达到80%时,涂层的平均硬度达到334.2HV,是纯Al涂层的6.79倍。结论Mg_3Sb_2的加入可以获得组织较好的涂层,随着其含量的增加,涂层的耐蚀性和显微硬度逐渐提高。  相似文献   
78.
采用机械合金化方法制备Mg_3Sb_2金属间化合物,研究了摩尔比为3:2的Mg、Sb混合粉末的机械合金化过程,通过改变球磨转速和球料比找到制备Mg_3Sb_2的最佳工艺参数,对球磨后的粉末进行了X射线衍射(XRD)、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扫描电镜(SEM)测试分析。结果表明,机械合金化方法可制备出细小的Mg_3Sb_2粉末,最佳球磨工艺参数是500 r/min的球磨转速、15:1的球料比。由热力学计算可知,Mg-Sb二元合成反应的绝热温度Tad=2149.5 K。DSC分析知,随球磨时间的延长,燃烧反应的临界温度会下降。经Kissinger公式计算原始混合粉末的激活能为94.45 k J/mol,球磨2 h之后的激活能为82.23 k J/mol,说明球磨使粉末内部产生大量晶体缺陷和位错等,体系能量增加,反应激活能降低,从而促进合金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79.
基于随机场理论,考虑了岩石材料属性的空间变异性对岩石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将边坡主滑面上的摩擦系数和粘聚力视为高斯随机变量,确定了主滑面上的摩擦系数和粘聚力的均值、方差和协方差,获得了两个随机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和互相关长度。在此基础上,对岩石边坡进行了三维稳定性分析,确定了岩石边坡的稳定系数和失效概率。数值计算结果表明,摩擦系数和粘聚力的空间变异性对边坡稳定性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0.
张晓然  周小平  赵慧  王文博 《信号处理》2011,27(8):1147-1152
针对多输入多输出系统中常用的非线性检测算法,如排序QR分解(Sorted QR Decomposition,SQRD)、球型译码(Sphere Decoding,SD)、K-Best或QRM(QR Decomposition and M algorithm)等,提出了一种具有最优检测顺序的QR快速分解方法,作为检测前的预处理操作。该算法首先对信道矩阵进行第一次QR分解,根据所得上三角矩阵R可确定最优的检测顺序,并按该顺序对R进行列重排。然后对R进行第二次QR分解,即得具有最优检测顺序的QR分解结果。与现有的基于R对角元素的模值排序的QR分解算法相比,本算法可保证检测顺序最优从而性能最优。仿真结果表明天线配置为4*4和6*6时,在误码率10^-3处可节约信噪比分别为:1dB和2dB;与现有的基于信干噪比排序的QR分解算法相比,本算法与其性能一致的基础上可节约25%的复乘法次数和33%的复加法次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