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2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6篇
工业技术   31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01.
调浆是浆纱工艺中的一项重要环节,怎样正确的调浆使之达到工艺要求的浆液含固率,以满足上浆要求,是浆纱工作者十分重视的问题。特别是当今,为了充分发挥各种浆料的优良性能,常采用混合浆。由于各种浆料的含水量不一样,如不经过精确计算,易造成浆液含固率不稳定。因此,有必要有一个正确的计算方法,使混合浆液中各种浆料投放有一正确的比例,以使浆液含固率达到我们所设定的要  相似文献   
102.
评述了国内外SOI材料技术现状及发展动向,重点介绍超薄硅层SOI材料中进展最快的氧注入隔离和硅片直接键合基片的性能及制备工艺技术,初步探讨了发展SOI材料所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3.
现场可编程门阵集成电路有较高的实用价值。本文评述它的发展动向,其中包括产品主要的结构特点,产品发展综述,设计使用技术及应用领域,介绍这类产品的现实应用意义与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04.
<正> 集成温度传感器是利用集成电路工艺开发出的一种固态温度敏感器件,由于将基准电压、线性放大、温度补偿等电路集成在同一芯片上,因而具有输出特性好、灵敏度和测量精度高、外围接口简单、功耗低、线性优良、稳定性好、体小量轻等等特征,并得到迅速推广应用。就集成温度传感器的输出方式而言,国内市场上有电流型、电压型、电容型、频率型等多种,但其用途广泛的产品却是AD590电流  相似文献   
105.
快讯一则     
AT—BKW程序及AT—SIN程序是1987年2月2日~16日在美国洛杉矶举办的“炸药与推进剂的数值模拟计算”讲习班授课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当代本领域中应用最广,实用性最好的一种计算程序。最新版本AT—BKW程序可计算CHNO,CHNOB,CHNOSiW,CHNOS,CHNOFB,CHNONa,CHNOFCl,CHNOFAl,CNO,CHNONaAl,CHNOCl,HNO,CHNOClP,CHNF,CHNOAl,CHNOF以及CHNOClAl等各种系统的火炸药性能。  相似文献   
106.
针对导弹套筒式级间分离方案,建立了风扰动下导弹六自由度运动模型,分离过程中两级相互作用模型和气动力计算模型,分别对常值风和随机风扰动影响进行了仿真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常值纵风使分离时间推迟,增加了过程时间和完全分离距离;常值横风使分离提前,且减小了过程时间和完全分离距离.随机横风会引起真实攻角和真实侧滑角的较大振荡,不利于导弹操纵飞行.  相似文献   
107.
本文简要介绍了PTC热敏电阻的应用特性,给出了它的一些典型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08.
分别采用高速铣削加工和3D打印成形技术进行弧面凸轮的制造。实验结果表明:3D打印技术制造的凸轮在韧性上要优于高速铣削加工方式,而在硬度上略低;高速铣削加工的凸轮表面沿切削沟槽呈现脆性-延性混合断裂形貌,3D打印技术制造的凸轮加工表面相对平整,其表面粗糙度要小于高速铣削加工的凸轮试样的粗糙度;抗冷热疲劳性能及耐磨损性能,3D打印技术制造的凸轮要优于高速铣削加工技术。3D打印技术为型面结构较为复杂的、性能要求高的关键构件的制造提供有效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09.
对宝钢管线钢精炼和连铸过程钢中夹杂物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系统评估,得出了LF、RH、中间包和连铸坯过程中夹杂物的特点及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通过工艺技术的改进,使钢中夹杂物的尺寸、形貌和化学成分等得到了有效控制。10μm以上尺寸的稍大颗粒的夹杂物去除效果较好,铸坯中夹杂物的平均尺寸达到2μm以下;夹杂物的数量明显降低;夹杂物成分更集中于Ca系夹杂;高等级管线钢中间包成品氧含量平均达到11×10-4%。  相似文献   
110.
为了解决转向节箱体在铸造成形过程中废品率高,主要是强度低的问题,把铸造工艺改为模锻工艺.通过对转向节箱体成形工艺的有限元模拟,研究了成形过程锻件的应力、应变、温度及模具载荷分布情况,最终锻造出了良好的锻件,满足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