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7篇
工业技术   5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21.
采用电路CAD技术,对3625型彩电的亮度通道进行了质量鉴定和改进设计,并安装了样机。  相似文献   
22.
23.
基于频-时域的非正弦波通信系统设计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突破正弦载波通信体制的约束,有效提高系统的频带利用率,提出了基于频-时域的非正弦波通信系统设计方法.采用从频域出发再到时域波形设计的通信系统设计思想,通过构建频域特性函数,反向设计时域脉冲波形;经时域正交脉冲组构建、非正弦时域正交调制,实现了信息的无载波传输.理论分析及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使已调信号具有较好的能量聚集性,无需滤波而直接送往信道传输,可有效减少对其它频段用户产生电磁干扰,且系统的频带利用率可快速接近2 bit/s·Hz-1.  相似文献   
24.
基于采样定理的椭圆球面波函数(Prolate Spheroidal Wave Functions,PSWF)脉冲重构求解算法具有适用范围广、误差可控的优点,对目前新兴的3种基于采样定理的PSWF脉冲重构求解算法即传统重构求解算法、勒让德—香农求解算法和改进的勒让德—香农算法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并从工程实现的角度,对3种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进行了比较,发现传统重构求解算法求解效率较高,而勒让德—香农求解算法更易于硬件实现。对于实际的PSWF脉冲产生过程中选用合适的算法,提供了有益指导。  相似文献   
25.
为了正确把握非正弦波通信的发展方向,从脉冲无线电技术和正交函数两个角度分析了非正弦波通信的发展历程,并对研究现状、待解决难点问题进行深入剖析;从信号设计、谐振理论、辐射理论和信号产生4个方面分析了非正弦波通信的关键技术,以此探索发展高能效、高频谱利用率的非正弦波通信体制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6.
设计了一种结构新颖的双频、双极化基站阵列天线并进行了仿真和实验研究。双频阵列由采用新型印刷金属圆弧耦合馈电的圆环天线(低频)与交叉微带印刷振子(高频)嵌套构成。首次采用印刷金属圆弧耦合馈电拓宽了圆环天线带宽,并利用反相馈电技术提高了端口隔离度(<-28dB)、加强了方位面方向图的对称性、降低了交叉极化电平;对在双频结构中受影响较大的高频阵元进行了相位误差分析;最后给出了整个双频阵列的实测结果,与仿真理论值吻合较好。该阵列天线具有宽频带(806~960MHz、1710~2170MHz)、低剖面(35mm)、高极化隔离、结构紧凑、方位面波瓣恒定(65±6°)等优点,适合用于双频基站系统或星载/舰载通信系统。  相似文献   
27.
正交椭圆球面波函数脉冲调制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提高通信系统的功率效率和频谱效率,该文提出正交椭圆球面波函数(PSWF)脉冲调制方法。该方法利用具有高能量聚集性的椭圆球面波函数作为传输波形来提高通信系统的功率效率,采用时域正交、频谱混叠或交叠的正交脉冲组传输信息,以减小信息传输带宽,提高通信系统的频谱效率。理论分析及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使通信系统的单位频带利用率快速接近2 Baud/Hz,且已调信号具有较好的频域能量聚集性,不仅有利于提高系统的功率效率,还可有效减小对相邻通信用户的电磁干扰。  相似文献   
28.
该文针对现有椭圆球面波函数(PSWFs)求解算法存在的效率低、硬件实现复杂度高,尤其是精度不可控的问题,结合线性时变系统理论,提出一种基于微分方程状态转移矩阵逼近的PSWFs求解方法。该算法通过求解小区间上的状态转移矩阵来逼近整个时间区间上的状态转移矩阵,进而求得离散时间点上的系统运动轨迹,即PSWFs数值解。理论推导了求解误差并修正了算法,修正后算法具有简明的误差表达式,与Parr算法和Legendre多项式逼近算法在求解精度和复杂度上进行了对照分析。结果表明,该文算法求解精度高且可控,时间和空间复杂度低,易于硬件实现。  相似文献   
29.
对于车身的内外覆盖件 ,拉深及拉延工艺的成形仿真尤为重要。它与产品设计、工艺规划和材料选择息息相关。车身制件的成形仿真分为两类 :概念设计阶段的单步法和生产阶段的精确有限元增量仿真法。若将仿真方法的使用集成在开发过程中 ,能大幅度地缩短总体开发周期 ,提高产品质量。该文讨论了车身开发过程中钣金成形仿真技术的应用 ,分析了汽车开发中的不同阶段 ,不同仿真方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30.
采用电路CAD技术,对3625型彩电的亮度通道进行了质量鉴定和改进设计,并安装了样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