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工业技术   29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以云南各产地褐煤为原料制备硝基腐植酸,对褐煤水分、灰分、总腐植酸、游离腐植酸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给出了各种原料煤腐植酸中总酸性基、羧基、酚羟基的分析数据。采用云南罗茨褐煤进行催化氧化,由氧化褐煤制备硝基腐植酸,对制备工艺进行了考察,并对产品质量进行分析。试验结果对腐植酸资源和硝基腐植酸生产工艺的选择利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2.
文章依据GB/T 3923.1—2013测试织物断裂伸长率,对测量过程中不确定度的来源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影响断裂伸长率测量结果准确性的主要因素,并对不确定度各个分量进行了评定、合成,最后得出了合成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为相关检测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3.
为了追溯性检测神经性毒剂沙林(GB)和梭曼(GD)暴露染毒,以染毒白蛋白上的特异性加合位点-411位酪氨酸加合物为重要生物标志物,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LC/Q-TOF MS)分析动物血液中神经性毒剂GB和GD酪氨酸加合物的检测方法。在采用不同样品处理和仪器条件的基础上,确定了最佳实验条件。血液经离心后,取50 μL分离的血浆加入到50 μL 10 g/L链霉蛋白酶的NH4HCO3(50 mmol/L)水溶液中,于37 ℃孵育2.5 h,用0.5 mL 10 ku超滤管以16 000 r/min离心15 min,LC/Q-TOF MS电喷雾正离子模式分析滤液。应用本方法进行GB半致死剂量(LD50)动物施毒实验,在施毒的动物血样中检测到膦酰化酪氨酸加合物,证明了该方法快速、简单、可靠。  相似文献   
24.
对Unity500核磁共振波谱仪^1HNMR内标法用于纯度定量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建立了用于禁止化学武器公约附表及相关化合物的纯度分析方法,方法简单、准确、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25.
甲板起重机底座上都开有人孔,其尺寸较大,对底座结构强度有很大影响,因此对开孔部位进行应力分析、强度校核并进行优化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实际尺寸和设计要求,建立了带有人孔的新型甲板起重机底座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底座开孔周围区域的应力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底座在相应载荷作用下满足强度要求。通过改变人孔的位置,得到了底座应力变化规律,提供了底座人孔位置的设计原则。在此基础上,把钢板厚度和人孔圆角半径作为设计变量,对底座作轻量化研究,使得材料的性能得到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26.
27.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HPLC/Q-TOFMS)分析动物血液样品中芥子气(HD)染毒烷基化白蛋白加合物(半胱氨酸-34加合物)的方法。在采用不同样品处理和仪器条件优化的基础上,确定最佳实验条件。HD染毒全血首先离心分离成血细胞和血浆,然后取50μL血浆加入50μL的10mg/mL链霉蛋白酶NH_4HCO_3(50mmol/L)水溶液,于37℃孵化酶解2.5h,酶解后的样品用0.5mL10KD超滤管超滤,在滤液中成功检测到S-[2-[(巯乙基)硫]乙基]半胱氨酸-脯氨酸[(S-HETE)Cys-Pro]二肽加合物。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灵敏。  相似文献   
28.
针对大米中痕量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采用气相色谱质谱-选择离子检测法对目标物进行检测。试验以异丙基二硫醚作为内标物,分别建立2种目标物的GC-MS (SIM)分析标准曲线, 2种农药的定量线性范围分别为40~1 500μg/L及35~1 500μg/L。对液液萃取与快速溶剂萃取-固相萃取法进行对比,并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样品制备条件等。结果表明,液液萃取法回收率72%~88%(加标浓度60~500μg/kg),但是操作复杂耗时;快速溶剂萃取-固相萃取法能够同时处理多个样品,对大米中异丙威和乙硫磷的最低检测限分别为27μg/kg及28μg/kg,精密度(RSD)为2.9%~4.5%,加标回收率为92%~103%(加标浓度60~500μg/kg)。快速溶剂萃取-固相萃取法的检测结果重现性好、检测限低,适用有条件的实验室选择使用。  相似文献   
29.
正新华社伦敦3月31日电一个国际团队最新研究发现,一种基因变异可增加黑素瘤发病风险。新发现有助于医学界开发出防治这种恶性皮肤癌的更有效方法。这项研究由英国、荷兰、澳大利亚和美国等国研究人员共同完成,研究结果发表在英国新一期《自然·遗传学》杂志上。研究人员对184名黑素瘤患者进行了基因测序,结果发现,名为POT1的基因如出现变异会显著增加患上黑素瘤的风险。分析显示,该基因变异会抑制与之相应的蛋白质发挥作用,而这种蛋白质的主要功能就是保护染色体,防止其受损。皮肤癌等癌症与染色体受损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