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工业技术   12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通过对长山、白城两个电厂平原贮灰坝加固的工程实践,提出了降低浸润线、逆风放灰、利用灰格内的现有材料等进行灰坝加固的工程措施。运行实践证明:采用这些措施保证了加固质量,加快了施工进度,降低了工程造价,实现了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02.
多态并行处理器中的线程管理器设计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基于多态并行处理器提出了一种硬件线程管理器,支持MIMD模式8个线程管理操作和SIMD模式SC控制器统一管理两种工作模式,实现了线程级并行计算;可以监测各个线程的工作情况以及近邻通信寄存器和路由器的状态;能够在通信时停止、切换、启动线程,记录每个线程的工作状态,同时避免了因数据阻塞带来的等待问题,能够最大程度地提高单个处理器的执行效率。  相似文献   
103.
采用Klopman所给出的溶剂化能公式,计算了润滑油基础油络合脱氮中不同精制溶剂所产生的溶剂化能的大小。计算结果表明,在同一溶剂中,过渡金属离子所带的电荷越多,产生的溶剂化效应越大;当不同溶剂与同种金属离子相互作用时,溶剂的介电常数降低,对金属离子的溶剂化效应也相对减弱,有利于络合物的生成,亦即络合物有较大的稳定性。除了考虑溶剂化效应之外,还要求溶剂具有适当的选择性和一定的溶解能力。当用于工业化生产时,还需要考虑溶剂的价格是否适中。综合溶剂化效应、选择性、溶解能力、价格和实际的碱氮脱除率5个方面来看。糠醛是润滑油基础油络合脱氮的最佳精制溶剂。  相似文献   
104.
本文系统研究了杨梅单宁改性后和聚铝复合絮凝剂对活性印染废水的脱色处理,测定了最佳物料质量比,投加量等。在最佳条件下色度去除率可达99%。  相似文献   
105.
研究了 2 0Cr2Ni4A钢齿轮的热处理过程及其变形规律 ,并对齿轮使用后的磨损情况进行了检测  相似文献   
106.
分形分维在遥感图像纹理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分形几何学的影像纹理分类是以影像纹理的分维值为最基本的分类依据,影像分维值不同则属于不同的纹理类型。介绍了三种计算影像分维值的算法和数学模型,应用结果表明,综合运用三种方法进行纹理分析能得到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7.
膜分离技术在林可霉素发酵液分离浓缩中的应用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刘路  刘玉荣 《水处理技术》2000,26(3):169-171
应用超滤和纳滤的组合分离技术 ,纯化浓缩林可霉素发酵液 ,简化了提炼工艺过程。结果表明 ,该工艺可大大节省溶媒和能源 ,缩短并优化了传统工艺路线 ,提高了收率及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08.
利用氩离子束镀膜技术在 SiO2/Si 衬底上淀积 BST 薄膜,研究了氧气氛下退火对 BST 薄膜热敏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退火温度不太高时(≤600℃),薄膜热敏特性随退火温度升高而变差;但当退火温度较高时(>600℃),薄膜热敏特性随退火温度升高而得到改善。在室温至 200℃范围内 BST 薄膜具有较好的热敏特性,其温度系数最大值为–5.3 %℃–1。并利用 SEM 和 AES 分析了退火条件对薄膜电阻热敏特性的影响机理。  相似文献   
109.
文章基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发布的《无缝套管采购技术规格书》,针对热轧态J55钢级套管对冲击性能和晶粒度的附加技术要求,分析了试验钢的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提出了抑制奥氏体组织异常长大的微钛合金化钢种设计和热连轧温度控制协同方案.工业化生产了规格为Φ244.48 mm×8.94 mm的J55钢级套管,结果表明:钢管的晶粒度、冲击功及拉伸性能均满足《无缝套管采购技术规格书》要求.  相似文献   
110.
针对包钢生产的XCQ16-1车桥管在-5℃低温推方过程中产生裂纹的问题,利用稀土在钢中的有益作用,开发了低温工况用承重车桥管,并供用户试用.试用结果表明,完全满足-5℃低温工况生产需求,使用过程中未出现裂纹,并通过轴体疲劳试验,已批量稳定供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